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大课堂)高三政治新课标一轮复习单元名师押题:第14单元_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含解析

(创新大课堂)高三政治新课标一轮复习单元名师押题:第14单元_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3 5:13:37

单元名师押题

押题一 尊重客观规律

1.“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提高了农田肥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解析 本题结合内蒙古草原地区生态建设的经验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及其要求等知识。一方面,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另一方面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必须认识规律、运用规律,把按规律办事与建设生态文明统一起来。

答案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新模式,恢复草原生态和农田肥力,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体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与利用,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这一新模式体现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生产模式,趋利避害地改造自然,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

押题二 辩证唯物论

2.材料一 近年来,王林这些大师们再次吸引住人们的眼球。看看大师们的神奇!

严新 闫芳 王林 宣称用气功支援大兴安岭森林灭火 被称为“最强太极推手”,其掌风能击倒人 以表演“隔空取物”“空盆取蛇”等见长,自称“气功大师” 具有“火云掌”“耳朵识字”“药片穿瓶”等众多“特异功能” 号称“神医”“盖世华佗”,据说包治百病,治愈率可达90% 张宝胜 胡万林 马悦凌 凭借《不生病的智慧》走红,被称为“养生教母”,教人“生吃泥鳅” 张悟本 绰号“绿豆小王子”,宣称吃绿豆可治百病 材料二 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司马南说,不是“大师”们有多高明,而是傻子太多;虽然这些“大师”在我面前,我打眼一看就知道是骗子,但一般老百姓很难辨识。为什么呢?因为“大师”们自己忽悠没有用,所以他们往往善于借力,孤假虎威,和名流权贵们搅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自身的“可信度”。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就如何识破大师们的骗局向社会公众提几点建议。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等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答题的知识界定是“辩证唯物论”,然后从“辩证唯物论”的三大概念“物质”“意识”和“规律”角度分别思考调用什么具体知识点组织答案。思考用什么知识点时,一定要抓住设问中“骗局”这个关键词,识破骗局要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抓规律,据此不难组织答案。

答案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我们要坚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没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能改变自然的规律。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了解事实,还原真相是识破骗局的有效途径。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识破骗局,必须发挥意识的作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按规律办事,也是识破骗局的有效办法。

押题三 求索真理的历程

3.科学与技术在争论中发展。阅读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在伽利略和牛顿发现惯性定理以前,亚里士多德的“没有力就没有运动”的说法在长达1 000多年的时间里被认为是“科学”的;在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时候,牛顿力学体系和万有引力定律被认为是认识宇宙的“科学”;在没有现代西医的时候,尤其是在巴门尼德发现细菌以前,放血疗法也被认为是“科学”的。“蛙腿论战”(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与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用青蛙腿做实验,分析引起蛙腿抽搐的生物电、静电等原因的论战)是科学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一次论战,它推动了电化学、电学、电磁学等科学的发展和生物电的发现及电池的发明。

我们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善纳争论的胸怀。一种观点、理论或者一项决议遭到公开的争论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相反是促进科学进步、决策合理、社会和谐的突破口。

为什么我们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真理的有关知识。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科学

与技术在争论中发展”科学争论的勇气”“实践的胆识”等。先对这些关键信息进行分析,用科学术语即认识的发展、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替代这些信息,再调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追求真理的过程等知识结合材料进行说明。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客观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要求我们不断探求知识、追求真理。所以,我们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所以要允许争论,真理越辩越明。③认识具有无限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④科学要求求真,即不断通过实践追求真理。我们既要尊重权威,又要不为权威所困,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开拓进取。

押题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会对震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11月27日18:21青海祁连县境内发生ML5.2级地震。大地震给人类带来的严重灾难,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报产生疑虑?科学家又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关系、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等。本题知识指向明确,“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即唯物论和认识论。回答本题考生首先要确定答题知识范围,然后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所以人们对地震预报会产生疑虑。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是因为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考生可以从意识的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等角度分析。

答案 疑虑的原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地震产生的真正原因的准确全面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持乐观态度的原因:①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发现和把握地震运动规律。②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工具和手段,是可以认识和把握地壳运动的规律的。③实践决定认识,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找到一种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单元名师押题 押题一 尊重客观规律 1.“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提高了农田肥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解析 本题结合内蒙古草原地区生态建设的经验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及其要求等知识。一方面,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另一方面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必须认识规律、运用规律,把按规律办事与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