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二年级语文《论语》选读单元测试题与参考题答案

高中二年级语文《论语》选读单元测试题与参考题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2:04:10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36分)

1 下列加点的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怃然wǔ 木铎然kuì 以俟君子cì ..duó 喟..C 八佾 岑寂cén 恶乎成名wū .yì 畏葸.s ī..2 下列选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B 角隅壶浆dān shí .yú 下乘.shèng 无適.dí 箪食..D 付梓 尺牍兽qiàng 锱铢必较zī .zī.dú 戗..

A 编篡 坐月子 人情事故 灸手可热 B 旋律 入场卷 谈笑风生 饮鸠止渴 C 坐镇 搔痒病 出其不意 趋之若鹜 D 亲睐 挖墙角 不能自己 磬竹难书 3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A. 夫(那个)执舆者为谁 趋(快步走)而辟之 ..B. 往者不可谏(劝谏) 见(介绍,引见)其二子焉 ..

C. 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 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哂之 ..4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D. 足食,足兵(军队),民信之矣 可使有勇,且知方(方向)也 ..A 使(让)民如承大祭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怨天尤人) ..B 请事(从事,实行)斯语矣 起(站起来)予者商也 ..D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类推) 闻斯(就)行诸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是鲁孔丘与 植其杖而芸 B 长沮、桀溺耦而耕 令之从政者殆而 C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尧舜其犹病诸

D 无欲速,无见小利 岁寒,然后之松柏之后彫也 6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举直错诸枉 B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如日月之食焉 C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而谁以易之 D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明日,子路行以告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 A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B 己欲达而达人 ....8 下列“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子路从而后 B 植其杖而芸 C 子路拱而立 D 杀鸡为黍而食之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贤哉,回也 亦各言其志也 B 求也为之 赤也为之小 ....C 其何伤于日月乎 如之何其可及也 D 舍瑟而作 咏而归 ....10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C 我欲仁,斯仁至矣 D 问知。子曰:知人 ....C 弃而违(违反)之 由也兼人,故退(后退)之 ..

1

A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B 异乎三子者之撰 C 浴乎沂,风乎舞雩 D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11 对下列句子句式特点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斯之谓与 ②何谓也 ③回也非助我者也 ④起予者商也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的用法,与例句“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中“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富而可求也 B 曲肱而枕之 C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D 任重面道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4题(6分)

孔子的“仁”到宋明理学的“理”(或“心”),再到现代新儒学的“心”、“性”等。这种范畴的演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思想资料上看,孔子的思想资料主要是《周礼》,而宋明理学除孔子著述、儒家经典外,还有道家、佛家的东西。现代新儒学除继承宋明理学的遗产外,还有西学的成份。这不同是思想资料多寡、丰贫的不同,更是社会时代的不同,因为这多寡、丰贫不是从头脑、观念中产生出来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变迁提供的。

孔子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礼崩乐坏”,周公那一套不再行于世。孔子虽四处奔走,讲学授徒,也没能奏效。持续到任用法家治国的秦始皇时代,儒学还处于低谷。孔子之被立为正统,是从汉代开始的。刘邦接受了陆贾马上取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建议,拉开序幕,到汉武时代推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文化策略奠定基础。但是,孔学并非像孔子儒家所创立的系统那样被原封接受,而是有一个从礼仪到其社会地位逐渐确立的过程。它适应建立新的中央集权和稳定社会的需要。刘邦刚当天子,君臣关系一如征战中的兄弟,一塌胡涂,是儒臣叔孙通制定的“朝仪”,才使尊卑贵贱的地位和交往通过法定的“仪”严格确立下来。刘邦之后,到文帝、景帝,礼仪虽有,但孔学不显,黄老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成为治国之道。到武帝刘彻时儒学才超越黄老诸家,成为“显学”。之后,代之而起的是魏晋玄学的兴盛和佛学的崛起。被称为“三玄”的《周易》、《老子》、《庄子》,登上了时代的祭坛。“独尊儒学”的外在束缚不再存在,自由“空谈”的风气油然而起。如果说先秦的儒道互补以儒为主,那么在魏晋则是以道为主,严分亲疏,位主贵贱的礼仪受到双重挑战,它一方面表现在曹操的实践中,如求贤非求德,有才可重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名士们不拘小节,非圣无法的言谈中。

从汉的外在宇宙论到宋的内在心性学,有唐一代是一个关键环节。表面上看,儒、释、道同尊共奉,既始于唐也终于唐,但从深层看,却是封建社会三教合流——合到统治主流的一个开端——儒治世、佛治心、道治身。大批经由考试而进入各级政权的世俗地主阶级分子在新的局势支配下,不能再作注经的事业,也不能清谈哲理,而要为新政权的巩固和意识形态的转换作工作。在这种潮流影响之下,鲜有绝世独立的人,于是,塑造了一个儒、释、道互补共济的人格化身——白居易。旧唐书本传说:白居易“放心于自得之场,置器于心安之地。优游卒岁,不亦贤乎?”所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种桃花》)云云,不就是宋代祥意甚浓的苏东坡所津津乐道的吗?其实,从此已开了宋学的先声。

宋学之所以能以理学(程朱)心学(陆王)为正统,自有其社会的本身特征的原因。自北宋起,中国形成了权力空前高度集中的绝对君权,已没有别的力量能制约它。于是“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和“明天理灭人欲”就成了制约君权、训导百姓的不二法门。理学汲取了唐代盛行的佛教,融化在变 “外王”为 “内圣”的张力中。一切 “外王”都只是为了“内圣”,外王便成为次要的了。

新儒学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的被动、挨打的局面刺激造成的。新儒家尽管利用了西方的分析方法,对中国思想史粗疏笼统方面进行了改造,使之趋于明晰准确,

2

但他们要求回到宋明理学、心学以“返本开新”,强调可从“内圣”(道德)“开”出“外王”,民主、科学却是南辕北辙。

13 对文中有关语句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范畴的演变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的“这种范畴”指的是孔子的仁学、宋明的理学和新儒学;“原因”有思想资料的不同和社会的变迁两个方面。

B.“‘独尊儒术’的外在束缚不再存在,自由‘空谈’的风气油然而起”意思是说“独尊儒术”的一切障碍不再存在,自由“空谈”的风气盛行,形成了儒道互补的局面。

C.“鲜有绝世独立的人”是说很少有只信奉一教教义的,大多数是像白居易一样儒释道互补共济,思想信仰三教兼容。

D.“一切‘外王’都只是为了‘内圣’,外王便成为次要的了。”这里指宋学强调“内圣”,一切“外王”只是为了“内圣”,而新儒学则强调由“内圣”开出“外王”,两者强调的重点完全不同。

14 下面的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的儒学被社会接受“有一个从礼仪到其社会地位逐渐确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春秋到西汉时期才完成。

B.孔学在战国和秦代并不被社会接受,就是刘邦之后的文景之治的时期也没有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C.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来源于孔子的著述,而新儒学思想资料来源于宋学。 D.唐代白居易是儒释道互补共济的人格化身,但个人生活态度仍以儒为主导。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2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之迂也!奚其正 正:正确。 .C. 无所苟而已矣 苟:马虎。 .B.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兴:兴办。 .D. 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违:违抗。 .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师不必贤于弟子 ..B.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D. 必也正名乎 徒慕君之高义也 ..

C. 言不顺,则事不成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7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是( )

3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

B.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国家的礼乐制度兴办不起来,刑罚就不会公正。 C.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所以君子对于自己的名声一定要大力宣传。 D. 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说话不可以这样简单机械。 18 下面对于节选的这三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作为一上执政者,他处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B.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首先要使名分正当,这是执政者正确说话、办事的前提。 C. 孔子主张刑罚要公正,而实现刑罚公正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兴办国家的礼乐制度。 D.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国君,他最大的快乐就是无论说什么话都没人敢违抗。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9—22题。(12分)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媪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

【注】①冠雄鸡.佩瑕豚:头戴雄鸡似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 1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路性鄙,好勇力 鄙:质朴。 .B. 片言可以折狱者 狱:诉讼案件。 .

C. 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 造:找麻烦。 .

2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因门人请为弟子 不如因善遇之 ..

4

D. 宽以正,可以比众 比:使……亲近。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36分) 1 下列加点的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怃然wǔ 木铎然kuì 以俟君子cì ..duó 喟..C 八佾 岑寂cén 恶乎成名wū .yì 畏葸.s ī..2 下列选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B 角隅壶浆dān shí .yú 下乘.shèng 无適.dí 箪食..D 付梓 尺牍兽qiàng 锱铢必较zī .zī.dú 戗..A 编篡 坐月子 人情事故 灸手可热 B 旋律 入场卷 谈笑风生 饮鸠止渴 C 坐镇 搔痒病 出其不意 趋之若鹜 D 亲睐 挖墙角 不能自己 磬竹难书 3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