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专用)2016-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读”出散文有效信息,善于加工提炼讲义

(江苏专用)2016-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读”出散文有效信息,善于加工提炼讲义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8 1:51:54

爱看书的康强

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以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某一方面内容)和整体概括(主旨概括)。每一种类型的考查形式,又有许多命题角度,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概括×××的原因或理由; (2)概括人物或作者的情感经历;

(3)概括某一事物在文中多方面的特征或作用; (4)概括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的丰富内涵; (5)概括文章的主旨或创作意图; (6)从不同方面解读文章主旨或内涵。 思维建模

概括内容要点

第一步:定位。审清题干→认准对象。

第二步:筛选。①寻找区域。找到相关材料的位置范围,要点要么在关键段中(总起总结段、过渡段),要么在主体段中,局部的要点一般在题目提示的限制段中。②切割分块。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段落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 第三步:整合。①“三法”整合。a.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语句,重点理解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b.对没有明显中心句的语段,对每个独立句意或对重要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c.把写相同内容的句意合并为一类。②“抽条”分点列写。在归纳整合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

概括文章主旨

1.解读题目法

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题,是对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主题,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法

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

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主题。 4.知人论世法

了解文章的作者和写作时间,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并联系作品的社会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有些文章,只有了解了它产生的背景,才有可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中心意思。

答题范式:(文章主旨)分两步走:一是要概述文章内容,通过叙述(描写、塑造等)……;二是要表明写作意图,表达(表现、寄托等)了……,抒发了……情感(愿望)。

爱看书的康强

爱看书的康强

(归纳要点)审清题意,确定范围+借助标志,抓住关键+认真比较,去伪存真+归纳综合,重组输出。

[即学 即练]

见本节《课时作业本》第7题。

考场问题聚焦:满足于抄录,丢失关键信息

[阅卷 现场]

(2014·北京卷)阅读《废墟之美》(文本见本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考点一),回答问题。 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6分)

现场答案采样: 爱看书的康强

爱看书的康强

答案问题找一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求满分做一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看书的康强

爱看书的康强

答案问题找一找:该采样能够依据文本前四段的总分关系列举三点作答,值得肯定,但仔细分析却发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一是审题不仔细,只注意了题干当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却忽视了后一句中的不同“审美感悟”一词。答案第①、③点脱离了这一核心,只有第②点勉强扣住了“审美感悟”;二是答案的三点内容都是抄录的文本中句子,稍加组合,这怎么算是“概括”? 概括应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加工、提炼;第三,即便是抄录,该考生也未能抓住关键信息,“从废墟中受到极大的震撼”“保护废墟成为一种文化行为”这能算是“审美感悟”吗?审题粗疏遗漏,阅读文本不加分析、不深入,导致该答案严重失分。该采样得1分,丢5分。 追求满分做一做:(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废墟中引发了思古的幽情和创造的热情,生成了残缺美意识。 (浪漫主义运动阶段)人们在废墟中寄托了缅怀田园,喜好远古,追求神奇和神秘的审美理想。 (1820年“断臂维纳斯”的发现)使人们深化了对废墟残缺美的认知。 满分策略想一想:1.审清题意,明确概括的方向、对象、范围、角度。 2.读透文本,披沙拣金,抓住关键词、关键句。 3.整合信息,归并、组合、提炼,依据要求形成判断,分点表述。 4.善于分析所概括对象特征:时间、空间、性质、情感、程度等。 [矫正 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精神的树,神幻的树

杨文丰

胡杨可谓“沙漠活化石”。地球村的胡杨,绝大多数分布在我国的塔里木河流域。 胡杨仿佛是长在艺术殿堂里的树,超现实的树。在环境最恶劣的地方,灰褐色的树皮粗裂如沟壑的胡杨树,虬曲苍劲,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曲踞,有的如骏

爱看书的康强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爱看书的康强 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以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某一方面内容)和整体概括(主旨概括)。每一种类型的考查形式,又有许多命题角度,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概括×××的原因或理由; (2)概括人物或作者的情感经历; (3)概括某一事物在文中多方面的特征或作用; (4)概括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的丰富内涵; (5)概括文章的主旨或创作意图; (6)从不同方面解读文章主旨或内涵。 思维建模 概括内容要点 第一步:定位。审清题干→认准对象。 第二步:筛选。①寻找区域。找到相关材料的位置范围,要点要么在关键段中(总起总结段、过渡段),要么在主体段中,局部的要点一般在题目提示的限制段中。②切割分块。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段落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 第三步:整合。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