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个人要成功,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试想,如果汪涵取得成就后,就开始追逐名利和享受,他还能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主持界的精英吗?如果老一辈革命家不坚守节俭底线,而是贪图享乐,我们国家还能历经艰险成长起来吗?
⑦ 。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7 年 04 期,有删改)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3分)
19.文章第④、第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0.下面四个例子均来自课文,能够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3分) ( ) A.在买牡蛎时,我给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母亲吓了一跳,骂我是疯子。——《我的叔叔于勒》
B.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
C.在鲁镇,只有阔绰的穿长衫的人才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
D.杨二嫂由于生活不景气,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走碗碟等小东西。——《故乡》
21.请在第⑦段的横线上给文章补写结尾,回应论点,总结全文。(4分)
三、写作(40分)
22.一位著名的运动员曾经说过,人都可能遭遇挫折,面临低谷,那就让人生最昏沉的时刻,变作永存的精神遗产。
请以“修炼‘挫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1.D【解析】A项,“仆”应读pū;B项,“折”应读zhé;C项,“恒”应读hénɡ。
2.B【解析】视查——视察 3.C【解析】“走投无路”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多用于贬义,用在抗震救灾队员身上,感情色彩有误。4.D
【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与失败”;B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应添加“青睐”;C项,重复赘余,“谈论”“热议”只留其一。5.D【解析】A项,“想想以下这种可能”后面的逗号应用冒号;B项,“十四、五”中的顿号删去;C项,引号中的逗号应在外面。6.C【解析】英国应为美国。7答:示例:(正方:)大家好!我支持正方观点,认为碎片化阅读优势明显: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大量信息;有效提供零散时间的利用率。(反方:)大家好!我支持反方观点,认为碎片化阅读存在极大弊端,理由如下:一是降低阅读效果;二是缺乏深度思考;三是阅读者获得的信息是零星的,不系统,不严谨 问候1分,观点明确1分,两条恰当的理由各1分) 8. 答:强调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是这三个事实论据无法证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观点。 自欺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内容的分析。本文第①段三次强调是事实,实则是在强调对方论据是事实的基础上,来反驳对方的论点,指出这三个事实并不能证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从本段的三个事实的内容来看,表现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自信,他们一味地相信神佛,相信别人,就是在自欺欺人,用下文出现的短语来表述,就是论证了“中国人”具有的“自欺力”。9. 答: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筛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可以看出文章第④段的“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一句,暗示了自信力的重要。
10.D【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正史”是指官修的纪传体史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而前一句所列举的四类人,是无法进入正史记载的,但作者认为他们所具有的精神品质,虽然无法记载入“正史”但却为人们所熟知,为人们所敬佩,可以判断前后两句之间应是转折关系。 11. 答:反问,肯定“这一类的人们”人数很多。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与作用。从句子内容来看,这个句子运用的是反问的修辞,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肯定的语气,强调现在“这一类的人们”有很多。
12答:示例:国产飞机C919成功研发,C919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客机,一举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大飞机行业的垄断,展示和提升了我们民族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的自信力。
【解析】本题考查论据的补充。补充论据需要明确需要论证的观点,然后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选择合适的事例,即可解答。补充时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只能从“当代中国”的事例中选择。 13. 答:我们要走出阅读的“舒适圈”。
14. 答:举例论证或对比论证,用自己学习“走出舒适圈”的阅读事例前后对比,具体突出地论证了努力跳出阅读舒适圈的必要性。(意对即可)
15. 答:首先开篇提出不能一直抱着享受的态度去阅读,指出一部分人在阅读时贪图享受带来的局限;然后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谈阅读体验,与部分人不肯跳出阅读的舒适圈进行对比;最后得出我们要走出阅读的“舒适圈”的结论。
16. 答:示例一: 有的人认为不需要学习目前还用不上的知识,有需要时再临时抱佛脚。示例二:有的人也想过走出舒适圈,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但常被晦涩难懂的理论给吓回“圈内”。17. 答:略。(提示: 观点正确,结合实际)
18. 答:俭以养德。(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9. 答:第④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云南省省委书记白恩培这一典型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不能坚守节俭的底线,最终害人害己”的论点。
第⑤段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了《左传》和白居易的名言警句有力地论证了“节俭可以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奢侈会把人推向犯罪的深渊”这一论点。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论证方法,结合两段论述内容,分析其论证作用。 20.B【解析】理解选项内涵,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台阶》中这一材料有力地论证了“俭以养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