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课堂笔记期末整理

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课堂笔记期末整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3:52:11

政治学期末整理 一. 导论

1. 政治

a.

政治的涵义 I) 非马

a) 社会价值追求,规范性的道德。孔子(政者,正也);亚里士多德。 b) 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者外化。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托马

斯*阿奎那,奥古斯汀;董仲舒

c) 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韩非子;马基雅弗利,MW,拉斯维尔 d) 管理活动:孙中山

e) 法律现象:国家本身是法人,国家是为执法而设计的

II) 马哲: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

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a) 特定的社会关系 b) 经济的集中体现

c) 国家政权是主要和根本的问题 d)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III) 政治的界定:

a) 卡尔·多伊奇:政治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公共方式所进行的决策。 b) 戴维·伊斯顿:政治是有关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是人们之间的互

动关系 c) 布莱克·威尔:一群在观点和利益方面很不一致的人们做出集体决策

的过程。

2. 政治学

a.

政治学的涵义 I) 非马

a) 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b) 研究社会公共权力的获得和应用的科学(拉斯维尔:政治研究是对权

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 c) 对众人之事管理的研究 II) 马哲

研究上述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学的内容 I) 战前

a) 政治理论 b) 本国政治制度 c) 比较政治管理 d) 国际政治 II) 战后

a) 政治理论 b) 政治制度

c) 政党、社团、舆论

b.

c.

d.

时期 d) 国家政治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I) 马哲

a) 哲学方法:唯物辩证法 b) 研究角度 i. 历史唯物主义 ii.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分析 iii. 阶级分析(连接前后的纽带) iv. 利益分析 c) 调查研究 II) 西方传统

a) 哲学思辨 b) 历史研究

c) 机构、制度研究 III) 西方现代

a) 社会学研究(政治精英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政治文化分析、政治角

色分析)

b) 经济学研究(理性选择、博弈-联盟、公共政策分析) c) 心理学研究

d) 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系统论、政治沟通分析) 政治学发展史 I) 西方 代表人物其作品 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方法 哲学思辨 经验研究 哲学思辨 奴隶社会 柏拉图《理想国》 奴隶制下的国家治理问题; 亚里士多德《政政治的目的与价值取向 治学》 奥古斯汀《上帝之城》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让*布丹《共和六论》 霍布斯《利维坦》 洛克《政府论》 卢梭〈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汉密尔顿等《联君权神授,神创等级制 信仰高于理性 封建社会 自由资本主义 政治权力,开创了资产阶级政治学以及主权理论 理性 从人性论的角度开创了自然法理论,强调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理论 从政治权力的角度,提出了三权分立等配制权力,构建政体的若干原则 邦党人文集》 边沁《道德与立进一步阐释了个人利益与政治权力;资产阶级利益和法的原理》 社会之间的关系; 穆勒《功利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诞生 孔德《实证政治体系》 斯宾塞《社会静力学》 托马斯*摩尔《乌托邦》 垄断资本主义 罗尔斯《正义论》 政治哲学式微 参见 行为主义兴起,以政治行为以及行为互动为研究对象,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 强调定量研究,经验研究,价值中立,多角度,实然性。 60年代以来,两者出现合龙的趋势。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II) 我国 时期 奴隶 春秋战国 封建时期 两半社会 内容 《尚书》,神权政治,王权专制,明德慎罚 百家争鸣,礼与法,神与人,君与国,君与民 废除百家,独尊儒术 蒋介石为代表的三纲五常的封建政治 孙中山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政治 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二. 政治体系 1. 国家

涵义 I) 非马

a) 社会共同体说: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在一起生活的群体 b) 国家契约说:自然状态下人们根据理性订立的契约 c) 国家统治说:

d) 国家要素说:人民,土地,主权,(国家)

II) 马哲: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按

照区域划分的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III) 民族国家

a) 要素:民族(多个民族构成的国族),人口、独立的主权

b) 构建危机:认同危机(民族间的认同以及人民对于国家的认同);合

法性危机;权力的渗透性危机;参与性危机(暴动vs.合法性的来源);国家的分配性危机

b. 产生的原因

社会分工——利益集团分化——分裂为不可协调的对立面——需要一个“超越”的a.

力量把冲突控制在“秩序”范围内以避免相互毁灭。 c. 分类

I) 历时,略 II) 共时(形式)

a) 政权组织形式(国体与政体)

政体

共和 贵族

民主

议会 总统 委员会 b) 国家结构形式 内容 法律 单一制 一部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 最高权力收归中央政权机关 统一的立法、行政、司法体系 按地域划分,地方权力不受法律保护 一个 联邦制 联邦地方两套法案,但是后者必须在前者范围内 邦联制 没有制约隶属关系,平等国家; 没有统一的最高权力各自行政区域内行使机关、军队、国籍、赋税 独立的政治权力 国家地方有独立的立设协商机关 法、司法、行政机构,共同活动已共同签署的协议为基础 两者没有隶属关系 一个 专制

贵族 等级 君主

立宪

巴黎公社

社会主

苏维埃

人民代表

二元 议会

国家权力 国家机构 行政区域 国籍 外交权 d.

由中央机关统一行使 分享 国家机构

I) 定义: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

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 II) 特性:阶级、实体、严密组织、特定职能 III) 形成因素:国体、政体、社会 IV) 原则:集权,分权,议行合一 V) 主要国家机构

a) 国家首脑: i. 定义:一个国家实际上或者形式上的对内对外最高代表;国家

主权的实际掌握着或者象征;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者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政治学期末整理 一. 导论 1. 政治 a. 政治的涵义 I) 非马 a) 社会价值追求,规范性的道德。孔子(政者,正也);亚里士多德。 b) 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者外化。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托马斯*阿奎那,奥古斯汀;董仲舒 c) 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韩非子;马基雅弗利,MW,拉斯维尔 d) 管理活动:孙中山 e) 法律现象:国家本身是法人,国家是为执法而设计的 II) 马哲: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a) 特定的社会关系 b) 经济的集中体现 c) 国家政权是主要和根本的问题 d)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III) 政治的界定: a) 卡尔·多伊奇:政治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