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粮、米粉、小米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杂粮、米粉、小米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加快发展服务业》一篇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
2、国务院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11年—2020年)指出:要?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与设备。开发粮食、油料、果蔬、肉类、奶类等大宗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与设备,发展农产品专储、专运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建立新型农产品加工业。采用‘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培育大宗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开发国内外市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3、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促进我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联合编制了《全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粮食局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为加快推进我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实现以粮食散装、散卸、散储、散运为标志的粮食储运方式的变革,着力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山东省粮食厅也组织制定了《山东省粮食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
1.5.3地域背景
某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全年降雨量平均565.5毫米,约67%集中于夏季。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适合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种植,全县现有耕地83万亩,人口50万,其中农业人
9
杂粮、米粉、小米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口44万,当地农民多年来有种植小麦、玉米的习惯和种植经验,小麦、玉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2010年某县小麦、玉米总产量30多万吨。
1.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伴随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特别是人们的主食结构调整变化较快,从单纯追求食用细粮向粗细搭配和粗粮细做转变,人们需要丰富多样或具有食疗功能的主食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杂粮等农副产品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国内外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消费量逐渐上升,绿色农副产品的消费群体将越来越大。而我县自然条件优越,境内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2)农副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保障农副产品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发展农副产品现代物流,实现农副产品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即?四散化?)的变革,大力提高农副产品物流业的自动化、系统化和设施现代化水平,对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顺利推动新农村建设,必须建设起现代化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在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的保障下形成一套科学的农副产品物流体系。
2、项目建设的意义
(1)本示范项目的实施,是更好的挖掘产品潜力,开括市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绿色食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本示范项目的实施,不仅可直接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而且可以通过项目带动及产业关联,带来大批的就业机会,是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因
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