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数学高考二轮复习考点57 推理与证明-2020年高考数学(理)
1n?n?1??2n?1?1n?n?1?1????=n?n?1??n?2?, 26226?当n?5时,Sn?故答案为:35;
1?5?6?7?35. 61n?n?1??n?2?. 6【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推理,累加法求通项,分组法数列求和,考查图形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找到数字的演变规律是解题关键.求解时,通过观察图形,先将图形的规律转化为数字规律,通过观察发现,相邻的数字差分别是3,6,10,……,即第n项应为1?3?6?10?L,那么就把问题转化为求数
a2?a1?3?1?2,3,6,10,……, a3?a2?3,……, 列?an?的和,根据这些数字可以发现,?an?为1,
an?an?1?n,利用累加法可以得到an?12n?n?,再利用题目所给已知,求出前n项和,即为第n个?2四面体数,当n?5时,即为第5个四面体数. 3.【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用演绎推理即三段论形式推导一个结论成立,大前提应该是结论成立的依据, ∵由四边形是矩形,得到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的结论, ∴大前提一定是矩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故选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演绎推理的定义,关键是掌握演绎推理的形式,属于基础题.根据题意,用三段论的形式分析即可得答案. 4.【答案】A
【解析】首先考查选项A:
若今天是周四,A,B,C,D,E五辆车分别在周一、周三、周二、周五、周四,满足题意, 据此可排除B,C,D,故选A.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推理案例的处理方法,特殊值法处理选择题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5.【答案】(1)a?2;(2)证明见解析. 【解析】(1)∵a3?2, ∴a3?a22??2, 2a22∴a2?4?4a2,解得a2?2,
同理解得a1?2,即a?2.
(2)要证n?2时,an+1?an(an?0),
an2?an?112?12a只需证,只需证,只需证?2?1, n?12ananan2只需证an?4,只需证an?2,
an?12an?1an?122???2??2,当且仅当根据基本不等式得an?,即an?1?2时等号成立. 2a2an?12an?1n?1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实数值的求法,考查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思想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求解时,(1)推导出a3?a22a2??2,解得a2?2,从而a2?1??2,由此能求出a的2a22a1值;(2)利用分析法,只需证结果.
6.【答案】(1)an?12?2?1,只需证an2?4,只需证an?2,根据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到2an1;(2)见证明. 2n?11an, 2【解析】(1)当n=1时,a1+S1=2a1=2,则a1=1. 又an+Sn=2,所以an+1+Sn+1=2,两式相减得an?1?所以{an}是首项为1,公比为所以an?1的等比数列, 21. 2n?1(2)(反证法)假设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记为ap+1,aq+1,ar+1(p<q<r,且p,q,r∈N*),则2aq+1=ap+1+ar+1,即2?所以2·2r-q=2r-p+1.① 又因为p<q<r,r∈N*, 所以r-q,r-p∈N*.
所以①式左边是偶数,右边是奇数,等式不成立. 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
111??r, qp222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通项的求法,考查反证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属于中档题.求解时,(1)利用项和公式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利用反证法证明. 7.【答案】(1)a?1,f(x)max?0;(2)见证明.
【解析】(1)函数f(x)的定义域为(?1,??).求导数,得f?(x)?1?a. 1?x11?a?11由已知,得f?(?)?1,即,∴a?1. 1?(?)221?x?1?此时f(x)?ln(1?x)?x,f?(x)?, 1?x1?x当?1?x?0时,f?(x)?0;当x?0时,f?(x)?0. ∴当x?0时,f(x)取得极大值,该极大值即为最大值, ∴f(x)max?f(0)?0.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n?1时,左边?1?lne,右边?ln2,∴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
111??L??ln(k?1). 23k11111?ln(k?1)?那么1???L??,
23kk?1k?1②假设当n?k时,不等式成立,即1?由(1),知x?ln(1?x)(x??1,且x?0).
111k?2?ln(1?)?ln,则,
k?1k?1k?1k?11k?2?ln(k?1)?ln?ln(k?2), ∴ln(k?1)?k?1k?11111?ln(k?2). ∴1???L??23kk?1令x?即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根据①②,可知不等式对任意n?N*都成立.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函数求函数的最值,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求解时,(1)求出函数的导函数,利用
1f?(?)?1即可求出a的值,再利用导函数判断函数的增减性,于是求得最大值;(2)①当n?1时,
2不等式成立;②假设当n?k时,不等式成立;验证n?k+1时,不等式成立即可.
专题冲关 1.【答案】A
【解析】在推理过程“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平面?,直线a?平面
?,直线b∥平面?,则直线b∥直线a”中,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为大前提,由
线面平行的性质易得直线平行于平面,则直线可与平面内的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这是一个假命题,故这个推理过程错误的原因是:大前提错误. 故选A.
【名师点睛】由三段论的一般模式,可得结论.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 (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3)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 2.【答案】D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为“一个也没有”即“三【解析】根据反证法的步骤可知,假设是对原命题结论的否定,角形三个内角都大于60度”,故选D.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的概念,以及命题的否定的应用,着重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求解时,根据反证法的定义,假设是对原命题结论的否定,即可求得,得到答案. 3.【答案】A
【解析】证明函数y?x是增函数,依据的原理是增函数的定义,因此,用演绎法证明函数y?x是增
3函数时,大前提是:增函数的定义;小前提是函数y?x满足增函数的定义.
33故选A.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演绎推理,熟记概念即可,属于基础题型.大前提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原理,小前提提出了一个特殊的对象,两者联系,即可得出结果.
【名师点睛】(1)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会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由合情推理的性质决定的,但演绎推理出现错误,有三种可能,一种是大前提错误,第二种是小前提错误,第三种是逻辑结构错误.
(2)在使用三段论推理证明中,如果命题是错误的,则可能是“大前提”错误,也可能是“小前提”错误,也可能是逻辑错误.仔细分析“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平面?,直线
a?平面?,直线b∥平面?,则直线b∥直线a”的推理过程,不难得到结论.
4.【答案】C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