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实验讲义
徐州工程学院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自编讲义
发布时间: 2011-11-18 11:00:00
编写:高兆建
2010
年10月
目 录
实验一 细菌基因组提取
实验二 目的基因的克隆 实验三 质粒载体的制备
实验四 基因及质粒载体的酶切及鉴定 实验五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实验六 目的基因同载体的连接、转化及鉴定
实验一 细菌基因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细菌基因组的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
DNA是一个环形的大分子DNA,真核生物的DNA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不同种属的生物,以及不同形式的细胞(如菌类、培养细胞、植物组织,动物组织)基因组提取的方法是不同的,但其基本原则是类似的,即既要将DNA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分离,又要保持DNA分子的完整。提取DNA的一般过程是将分散好的组织细胞在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蛋白酶K的溶液中消化分解蛋白质,再用酚和氯仿/异戊醇抽提分离蛋白质,得到的DNA溶液经乙醇沉淀使DNA从溶液中析出。SDS的作用机理是由于其能结合蛋白,中和蛋白的电性,使蛋白质的非共价
键受到破坏,失去二级结构,从而变形失活,蛋白酶K的重要特性是能在SDS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存在的情况下保持很高的活性。在匀浆后提取DNA的反应体系中,SDS可通过失活蛋白破坏细胞膜、核膜,并使组织蛋白与DNA分离;而蛋白酶K可将蛋白质降解成小肽或氨基酸,使DNA分子完整地分离出来。CTAB(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是一种去污剂,可溶解细胞膜,它能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0.7 mol/L NaCl)是可溶的,当降低溶液盐浓度到一定程度(0.3 mol/L NaCl)时,从溶液中沉淀,通过离心就可将CTAB-核酸的复合物与蛋白,多糖类物质分开。最后通过乙醇或异丙醇沉淀DNA,而CTAB溶于乙醇或异丙醇而除去。 三、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DH5α菌液
三、实验试剂
LB液体培养基,TE溶液,10%SDS,蛋白酶K,5mol/L NaCl, CTAB/NaCl溶液,酚/氯仿/
异戊醇,异丙醇,70%乙醇 四、实验仪器与用具
微量移液器,低温离心机,水浴锅,eppendorf管,恒温摇床 五、实验步骤
(1)将2mL培养至对数期的大肠杆菌DH5α菌液5000rpm冷冻离心10min弃上清;
(2)加190μL TE悬浮沉淀,并加10μL 10%SDS,1μL 20mg/mL蛋白酶K,混匀,37℃保温1h;
(3)加30μL 5mol/L NaCl,混匀;
(4)加30μL CTAB/NaCl溶液,混匀,65℃保温20min;
(5)加入300μL酚/氯仿/异戊醇(25:24:1)抽提,5000rpm离心10min,将上清液移至干净离心管;
(6)加入300μL氯仿/异戊醇(24:1)抽提,取上清液移至干净管中; (7)加300μL异丙醇,颠倒混合,室温下静止10min,沉淀DNA;
(8)5000rpm离心10min,沉淀DNA,加入500μL70%乙醇,5000rpm离心10min,弃乙醇,吸干;
(9)溶解于20μLTE,取3μL 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其余-20℃保存。 思考题:
1. 2.
细菌菌体破碎的原理是什么? 提取过程中如何去除多糖?
实验二目的基因的克隆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习PCR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PCR的基本操作技术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二、实验原理
PCR用于扩增位于两端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即通过引物延伸而进行的重复双向DNA合成。基本原理及过程如下:
PCR循环过程中有三种不同的事件发生:(1)模板变性;(2)引物退火;(3)热稳定DNA聚合酶进行DNA合成。
1.变性:加热使模板DNA在高温下(94-95℃)变性,双链间的氢键断裂而形成两条单链,即变性阶段。
2.退火:在体系温度降至37-65℃,模板DNA与引物按碱基配对原则互补结合,使引物与模板链3’端结合,形成部分双链DNA,即退火阶段。
3. 延伸:体系反应温度升至中温72℃,耐热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在引物的引导下,利用反应混合物中的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按5’到3’方向复制出互补DNA,即引物的延伸阶段。
上述3步为一个循环,即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3个阶段。从理论上讲,每经过一个循环,样本中的DNA量应该增加一倍,新形成的链又可成为新一轮循环的模板,经过25~30个循环后DNA可扩增106~109倍。
典型的PCR反应体系由如下组分组成:DNA模板、反应缓冲液、dNTP、MgCl2、两条合成的DNA引物、耐热DNA Taq聚合酶。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琼脂糖是一种天然聚合长链状分子,沸水中溶解,45℃开始形成多孔性刚性滤孔,凝胶孔径的大小决定于琼脂糖的浓度。DNA分子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向正极泳动。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与分子筛效应。不同DNA,其分子量大小及构型不同,电泳时的泳动率
就不同,从而分出不同的区带。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DNA,主要是利用分子筛效应,迁移速度与分子量的对数值成反比关系。溴化乙锭(EB)为扁平状分子,在紫外照射下发射荧光。EB可与DNA分子形成EB-DNA复合物,其发射的荧光强度较游离状态EB发射的荧光强度大10倍以上,且荧光强度与DNA的含量成正比。用肉眼观察,可检测到5 ng以上的DNA。 三、实验材料及相关试剂
基因组DNA,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关试剂 等 四、实验步骤
1.模板DNA的抽提:实验一所得的水稻基因组DNA。 2.PCR操作 (在冰上操作):
(1)PCR反应混合液的配制:反应体系25 μL, 在无菌的0.2 mL离心管中按下列操作程序加样:
以质粒或提取的基因组为模板,按顺序加入以下试剂,建立20μl PCR反应体系:
试剂(Reagent)
ddH2O 10 × PCR buffer
dNTP Mix (2.5 mmol/L each)
cDNA
上游引物(10 μM) 下游引物 (10 μM) Taq DNA polymerase (5 U/μl)
Total
体积(Volume,μl)
13.0 2 2 2 1 1 0.5 20
(2)将反应混合液混匀, 然后每个PCR管中分装24 μL反应混合液,再加1 μL模板DNA,最后加1滴石蜡油,防止水分蒸发, 然后稍离心。
(3)将PCR管放到PCR热循环仪中,按下列程序开始循环:
94℃ 4 min (预变性) 94℃ 30 sec, 60℃ 30 sec, 72℃ 2 min 72℃ 7 min
35个循环
(4)注意事项
由于PCR灵敏度非常高,所以应当采取措施以防反应混合物受痕量DNA的污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