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八、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第4课“造一艘小船”
3 第5课“浮力” 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4 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5 第1课“热起来了” 第2课“给冷水加热” 6 第3课“液体的热胀冷缩”
7 第4课“空气的热胀冷缩” 第5课“金属热胀冷缩吗”
8 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 第7课“传热比赛” 9 第8课“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1课“时间在流逝”
10 第2“课太阳钟” 第3课“用水测量时间” 第4课“我的水钟”
11 第5课“机械摆钟” 第6课“摆的研究”
12 第7课“做一个摆钟” 第8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3 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
14 第2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第3课“证明地球在自转”
15 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 第5课“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16 第6课“地球在公转吗” 第7课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第8课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17 复习考试 九、实验安排表
第三周:学生实验 做个橡皮泥小船 一课时 第四周:演示实验 浮力 一课时 第七周:学生实验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一课时 第八周:演示实验 固体的热胀冷缩 一课时 第十一周:学生实验 做一个钟摆 一课时 第十二周:演示实验 太阳钟 一课时 第十五周:学生实验 做三球仪教具 一课时 第十六周:演示实验 地球在自转 一课时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
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 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样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对待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变化所需的能量来源、科技与未来世界的紧密关系。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