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新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3:35:16

师:通过这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各种动物在自然界都会遇到敌害,凡是能生存下来的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请大家课后再深入地研究一两种动物自我保护的特点。

板书设计:

21、变色龙

变色龙 保护色 动物保护自觉的方法 毒箭蛙 警戒色 枯叶蝶 拟态 教学反思:

22、植物向那里长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2、能利用多种方式(包括文字、图画、照片、实物等)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变化。

3、通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

4、能归纳出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的习惯,能对他人的研究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 科学知识

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向性实验,如:向水性、向地性、向肥性、向光性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里。 难点:认识黄豆或其它植物的生存环境。 教学方法:

讲述、观察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浸泡过的玉米粒、培养皿、不透光的纸盒、纸巾、剪刀、透明胶带、粘土或橡皮泥等。

学生:平时的观察记录或植物生长各个时期的图片等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你都知道或种植过什么植物,能否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或种植过什么植物。

37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

指导学生认识植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出示一些植物挂图或图片。 思考:

1.柑橘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我国南方)苹果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我国北方)在北方有柑橘树吗?南方有苹果树吗?我国南北自然条件有什么不同?

2.仙人掌生长在什么地方?(沙漠)莲(荷花)生长在什么地方?(河湖、池塘里)把仙人掌种在水里、把莲种在沙漠中行吗?沙漠与池塘、河湖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3.月季花种在什么地方生长得好?(向阳地方)玉簪种在什么地方生长得好?(背阴地方)这两个地方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讨论: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 教师小结: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等。阳光、温度、水等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但是各种植物对阳光、温度、水的需要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有的植物喜光,有的植物喜阴;有的植物喜水,有的植物喜干;有的植物喜暖,有的植物喜寒。

活动(二)

指导学生认识绿豆或其它生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实验l--绿豆或其它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实验2--绿豆或其它生长与水的关系 学生根据课前的实验,进行汇报 活动(三)

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出示挂图或图片热带森林、沙漠植物、沼泽植物。 思考

1.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

沙漠、池塘、热带森林、沼泽。

2.沙漠、池塘、热带森林、沼泽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干旱、少雨) 干旱、少雨;水多;炎热、多雨;泥泞、多水。

3.在沙漠中、池塘中、热带森林中、沼泽中有什么特有的植物?

仙人掌、骆驼刺等耐旱植物;莲、水草、浮萍等喜水植物;高大、茂密、长绿的植物;多是喜水的草类植物。

讲解:因为各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植物。

观看植物的适应性的资料片,并由教师和学生介绍相关的资料。 巩固应用

1.植物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板书设计:

22、植物香哪里生长

植物的向性运动 向肥性

38

向地性

向水性

教学反思:

23、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2、能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能够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能够寻找、分析表达食物关系的成语。 4、能够了解缺少分解者的后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2、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3、培养学生吧所学科学知识用于生活中的能力。

4、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自觉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的意识;鼓励学生提倡生物防治,为生物防治方案献计献策。

科学知识

1、掌握食物链中各生物间的关系,学会正确书写食物链;认识生物天敌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能够运用食物链的原理和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绿色植物。

3、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了解自然界中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的获得方式,以及正确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自然界中生物都要从食物中获得能量 难点:认识什么叫做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生态系统的或挂图。

学生:有关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动物和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哪些方面?植物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阳光?

2、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食物,动物又是怎样来获取食物的? 3、动植物为什么必须获取食物?

4、讲述:动植物从“食物”中获得它们生存所需要的能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学习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链。

(1)提问:要研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你认为应从哪几方面来研究?

39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也可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图中的动植物谁吃了谁?

(3)学生叙述后,你能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顺序填写课文中的空格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强调指出要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描述。

(4)讨论:这五种动、植物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食物关系,连结在一起像什么?你能根据它们的形状取一个形象的名字吗?

(5)讲解:像稻谷被蝗虫吃,蝗虫被青蛙吃,青蛙被蛇吃,蛇被鹰吃这样的食物关系,把植物与动物连结起来,形成一个链条,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食物链。(板书课题)

(6)学生分组讨论:一条食物链通常是从什么开始,到什么终上? (7)师生小结:食物链通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2、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网。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也可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生物?

(2)讲述:利用食物链的知识,你能将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吗?注意画的时候要完整,即从植物开始到肉食动物结束。

(3)小组讨论:研究画图,写出食物链。

(4)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投影上画箭头表示,并且检查每条食物链画得是否完整,是否合理。

(5)提问:数一数,我们一共画了多少条食物链?

(6)找一找,这些食物链中,哪些生物能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哪些动物能吃不同的食物?这些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怎样?

(7)观察投影,并提问: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像什么样子? (8)小结:多种生物在取食关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的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食物网

三、生活实践与应用

1、食物链的破坏:杀虫剂

2、设计生物防治方案: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

3、小结:自然界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每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充当重要的角色。破坏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某个环节,就可能导致食物关系的中断,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板书设计:

23、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一、食物链:生物之间的生物联系 表示方法: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二、食物网: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相互交错

教学反思:

40

搜索更多关于: 新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师:通过这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各种动物在自然界都会遇到敌害,凡是能生存下来的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请大家课后再深入地研究一两种动物自我保护的特点。 板书设计: 21、变色龙 变色龙 保护色 动物保护自觉的方法 毒箭蛙 警戒色 枯叶蝶 拟态 教学反思: 22、植物向那里长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2、能利用多种方式(包括文字、图画、照片、实物等)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变化。 3、通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