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1思政课实践手册

2011思政课实践手册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32:35

淮阴工学院

“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

学 院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制

二〇一一年五月

内容与要求

一、目的意义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使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我校正式启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全校各本科专业必修课,学分为3分。

二、内容安排

“思政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根据新“思政课”课程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制定实践教学大纲(见附一),设计调研课题,建立选题库(见附三),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便于自己进行调研的选题。暑假开始后围绕所选题目展开为期3周的社会实践,搜集原始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写成不少于20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作为评定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成绩的主要依据。

三、工作安排

1、准备工作,思政教学部组织更新和充实选题库,编印“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对指导教师进行动员和培训,落实“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任务。

2、前期工作,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动员,发放“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选题,使学生明确暑期社会实践任务和要求。

3、中期工作,指导教师通过各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实践进程,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

4、后期工作,指导教师收阅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和“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做好总结,完善相关材料。

四、工作要求

1、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教师应按照“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政课”社会实践的组织动员和教育;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负责,与学生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联系,并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实践结束后,指导教师写出指导小结并提供实践教学的有关文件和资料,统一交思政教学部存档。

2、对学生的要求。参加“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学生应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布署,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认真完成实践任务;学生应根据选题选择适合的实践单位或调查地,实践或调研过程中学生应填写“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认真踏实,围绕选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所撰写的实践报告,必须是本人调研所得,严禁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成果;一经发现,实践成绩以零分计;社会实践报告必须按照统一要求打印、装订(具体要求见手册第2页);实践结束后,学生应在开学后的两周内统一上交社会实践相关材料给指导教师。相关材料包括:⑴ “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⑵实践报告及相关材料等。

3、考核与成绩评定,学生必须完成实践任务,写好“思政课” 社会实践报告,方可参加考核。实践综合成绩的评定由该班级的指导教师承担,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评定,评定的基本依据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和“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成绩的评定标准参见附一。

1

选题、实践过程和总结

一、选题内容及理由: 二、实践过程(包括实践时间与实践内容) 三、实践总结相关要求(1.实践报告,可以是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不少于2000字;2. 报告装订顺序:封面(统一封面格式见附二)、承诺书(见附三)、正文;3.正文格式要求:(1)题目——宋体、三号加粗,居中;(2)其他——宋体、四号;(3)行间距24磅;(4)A4纸打印,页码居中。

2

附一: 《“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 课程代码:5103573 实习周数:3周 学分:3学分

1.实习课程的性质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公共必修课,适用于全校各普通本科专业。

2.实习目的

本课程旨在于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社会,在接触、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观点的理解,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实习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3.1实习的基本内容

根据新“思政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形势政策》等课程的基本理论中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建立选题库,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行选择调研题目,学生的自行选题须经指导教师的认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便于自己进行调研的选题,围绕所选题目展开为期3周的实地调查,搜集原始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写成不少于20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或调查小结等),这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中心内容。 3.2实习的基本要求

3.2.1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教师完成理论教学之后,按照“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组织动员,并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对学生如何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具体指导。指导教师须对学生实践的全过程负责,与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与联系。学生成绩的评定由指导教师负责。

3.2.2对学生的要求:参加“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学生应严格按照学校关于思政课社会实践的统一布署,认真参加社会实践,按时完成实践任务。学生根据选题选择适合的实践单位。学生在实践期间,必须认真踏实,围绕选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必须遵守实践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要注意安全。学生所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要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行文规范,还应紧密结合实际并体现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运用,且必须是本人调查研究所得,严禁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成果。要按照统一要求打印和装订。

4.实习形式及进度安排

4.1实习形式:针对“思政课”社会实践自身的特殊性,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既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市场进行调研考察;也可以到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或社会工作;还可以结合暑假“三下乡”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活动。总之,应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本地和外地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一般情况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思政课”社会实践。

3

搜索更多关于: 2011思政课实践手册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淮阴工学院 “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 学 院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制 二〇一一年五月 内容与要求 一、目的意义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使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我校正式启动“思政课”社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