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X线三基

X线三基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7:04:30

(3)髋臼角:先作髋臼上缘的切线,再通过双侧“Y”形软骨作直线,两线的夹角即为髋臼角。正常时髋臼角在新生儿小于34。,3岁时为20。,成人为10。。先天性髋

关节脱位时,髋臼发育不良,髋臼角可达50—60。。

(4)髂颈线:髂前下棘下方外缘与股骨颈外缘正常连成一弧线,先天性髋关节脱

位时此线不连续。

32.脊椎滑脱X线如何诊断?

一般为第五腰椎向前滑脱,在腰骶椎侧位片上应用梅尔丁(Meyerding)法测量,将第一骶椎上缘平分为四等份,根据第五腰椎后下缘在第一骶椎上所处位置,分为一至

四度滑脱。 脊椎斜位上,根据椎弓有无崩裂可将脊椎滑脱分为真性和假性滑脱,后者由于椎间小关节松弛、脱位或破坏所致;真性脊椎滑脱存在椎弓崩裂,斜位片上显示椎弓峡部有

带状裂隙负影,有时候侧位及正位片亦能显示。

33.骨骼的基本X线病变主要有哪些?

(1)骨质破坏:局部骨质被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结构消失,X线表现为局限

性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结构。 (2)骨质增生硬化: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加,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硬化、骨

小梁增多、增粗,骨皮质增厚,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3)骨质坏死:局部骨组织代谢停止,坏死骨质称为死骨。早期因骨小梁结构和钙质含量正常,无异常X线表现;随后有新骨沉积和周围骨质吸收,死骨密度增高。

(4)其它:尚有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膜反应和周围软组织病变等。

34.长骨骨折移位如何判断?分析骨折应注意些什么?

(1)长骨骨折移位是以骨折近端为固定部分,来确定骨折远端的移位方向。 ①横行移位:向前、后、内、外平行移位。 ②纵行移位:沿纵轴方向包括重叠和分离移位。

③成角移位:骨折端纵轴线相交成角,角尖指示成角方向。

④旋转移位:骨折端沿纵轴旋转,可根据解剖标志判断旋转方向和程度。 (2)骨折分析应注意: ①骨折的部位和类型。

②骨折移位情况,是否累及关节。 ③骨折的性质是外伤性、疲劳性或病理性。

④新鲜或陈旧性骨折;陈旧骨折应注意有无骨痂形成,有否骨折愈合不良、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有无合并骨坏死或感染等。

35.简述儿童骨折的特点?

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结合,外力可经过骨骺板达干骺端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即青枝骨折。

36.椎体压缩见于哪些情况?如何鉴别?

(1)外伤:好发于腰椎,椎体呈楔形压缩,密度增加或有碎骨片分离,椎间隙正常。

(2)结核:好发于胸椎,其次为腰椎,相邻椎体受累,椎骨破坏,椎体压扁呈楔形,椎间隙变窄,椎旁或腰大肌可见冷脓肿形成。

(3)转移瘤:单个或多个椎骨破坏,多发呈跳跃式,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椎体压缩呈楔形,椎间隙通常正常。

(4)老年性骨松变:广泛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程度不一,由轻度楔形至典型鱼尾状,椎间隙正常。

(5)椎体骨软骨炎:好发于下胸椎,单椎受累,呈扁平银币状,前后径加宽,密度增高;椎间隙正常,修复期可变窄。

(6)其它:化脓性脊椎炎、嗜酸性肉芽肿、巨细胞瘤、血管瘤、骨髓瘤和骨肉瘤等,但很少见。

37.何谓颈椎病?X线表现如何?

颈椎病系颈椎退行性变,由于椎间盘、小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骨质增生和韧带钙化,压迫和刺激脊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产生相应的临床征候群。 颈椎病的X线表现:以颈5、6为明显,椎体缘及小关节突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变形,椎间隙变窄,椎管狭窄,项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者。

38.试述骨缺血性坏死的好发部位及其X线表现?

骨缺血性坏死常见于:股骨头骨骺、胫骨结节、月骨、舟骨、跖骨头、椎体和椎体骺板等处,其X线表现和病理有关。

(1)坏死期:早期局部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可稍宽,随后骨质密度增高。 (2)修复期:病骨产生裂隙、不规则分节或碎裂。

(3)愈合期:病骨密度和结构恢复正常,可遗留骨骼变形及继发关节病。 39.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如何?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10—14天内,X线表现正常,或有轻微的骨质疏松、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此后,在干骺端出现斑点状骨质破坏区,伴有薄层状骨膜反应。病变进展时骨质破坏区溶合扩大,广泛累及骨松质和骨皮质。由于骺板阻隔,骨骺很少受累。骨质破坏区有时可见小片死骨。骨膜增生反应明显,呈葱皮或花边状,少数呈垂直状或“袖口征”,骨质破坏区周围有轻度骨质增生反应。

40.关节结核的X线表现如何? 关节结核分为滑膜型和骨型两种。

(1)滑膜型:较常见,多累及大关节。早期表现为关节肿胀;病变发展时关节面边缘出现虫蚀状骨质破坏,上下关节面同时受累,进而整个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可发生关节脱位,邻近骨骼骨质疏松明显,肌肉萎缩。除非继发化脓感染,一般无骨质增生。晚期病变愈合后,多遗留纤维性关节强直。 (2)骨型:继发于骨骺或干骺端结核,故早期即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和关节肿胀;以后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关节面骨质破坏。

41.X线上如何鉴别脊椎结核和化脓性脊椎炎? 两者鉴别诊断如下表:

脊椎结核 化脓性脊椎炎 发病部位 胸腰椎交界区 腰椎常见 起病、病程 起病慢、病程长 起病急、病程短

骨质改变 骨质破坏为主,增生不明 骨质破坏迅速,骨质增生 显,修复期出现 出现早,为主要表现 椎骨病变 邻近两个或多个椎体病变 常为1—2个椎体受累 附件受累 少见 较为多见 椎间盘破坏 常见,间隙变窄 无或轻

死骨形成 可有砂粒状死骨 偶见大块死骨 椎旁脓肿 多见,明显 少见,不明显 临床症状 轻微 明显,发热,疼痛 血液化验 淋巴细胞增加 中性粒细胞增多 42.良性和恶性骨肿瘤如何鉴别? 良性和恶性骨肿瘤鉴别表:

良性骨肿瘤 恶性骨肿瘤 生长速度 缓慢 迅速

骨质破坏 膨胀性,边界清楚 浸润性,边界不清 骨皮质改变 变薄、连续 破坏、中断 骨膜反应 一般无 常有

软组织受累 正常或受推移 侵犯,形成肿块 转 移 无 有 43.骨囊肿与骨巨细胞瘤如何鉴别? 骨囊肿与骨巨细胞瘤鉴别表:

骨囊肿 骨巨细胞瘤 发病年龄 多见于20岁以下 20—40岁多见 病变部位 干骺端中心部位 骨端偏向一侧 形态特点 类圆或多囊状 不规则泡沫状 内部结构 无骨隔,可有粗骨嵴 纤细骨间隔

边缘情况 无硬化 无硬化环,常有筛孔样破坏 蔓延扩展 纵向为主 横向为主 病理骨折 常见 少见 44.骨肉瘤分为哪几型?各型X线表现如何?

搜索更多关于: X线三基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髋臼角:先作髋臼上缘的切线,再通过双侧“Y”形软骨作直线,两线的夹角即为髋臼角。正常时髋臼角在新生儿小于34。,3岁时为20。,成人为10。。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髋臼发育不良,髋臼角可达50—60。。 (4)髂颈线:髂前下棘下方外缘与股骨颈外缘正常连成一弧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此线不连续。 32.脊椎滑脱X线如何诊断? 一般为第五腰椎向前滑脱,在腰骶椎侧位片上应用梅尔丁(Meyerding)法测量,将第一骶椎上缘平分为四等份,根据第五腰椎后下缘在第一骶椎上所处位置,分为一至四度滑脱。 脊椎斜位上,根据椎弓有无崩裂可将脊椎滑脱分为真性和假性滑脱,后者由于椎间小关节松弛、脱位或破坏所致;真性脊椎滑脱存在椎弓崩裂,斜位片上显示椎弓峡部有带状裂隙负影,有时候侧位及正位片亦能显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