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理版授权签字人考试题
5 客户投诉处理率100%、客户满意率>95%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作用是什么?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管理体系的主体文件,表述试验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描述管理体系并实施质量管理,促进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法规性文件,同时又是向客户及第三方展示本中心管理体系、提供质量保证的纲领性文件。 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对质量管理、质量活动进行控制的依据。 操作性文件:
操作性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质量记录、技术记录、表格、报告等,是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有效实施的基础性文件及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见证材料。
什么是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内审:
是试验室按照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对试验室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组织开展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活动。即对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自我评价。
其目的是促进管理体系规范有序的运作,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 管理评审:
是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以及对试验室的适用性,组织进行的综合评价活动。是试验室发现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并借机进行改进的主要依据。
其目的是为了衡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自身实际状况,评价管理体系对自身管理工作是否真实有效,是否能够保证方针和目标的实现,确保管理体系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
内审员和监督员的岗位职责(佰美质量手册):
质量监督员的任职条件及职责
a. 质量监督员必须经过质量体系相关知识培训,了解本部门业务工作、熟悉检测工作程序、了解检测工作目的、任务,并能判定检测结果是否正确;
b. 协助部门负责人监督质量体系在本部门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部门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汇报并作书面记录;
c. 负责监督本部门范围内的检测活动,如检查本部门检测方法、规程和操作规范的有效性和正确使用,环境条件及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及检测人员的操作规范是否符合要求;当质量监督员发现检测人员使用了不正确的标准、操作不当、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或检测数据可疑时,有权暂停检测工作,并要求有关人员进行纠正。
内审员的任职条件及职责
a.内审员应是经过挑选,具备一定知识和技术,并受过相关的内审员培训,经考核取得内审员资格且得到任命的人员。
5
b.受质量负责人或审核组长委派分工完成准备工作文件;按审核计划安排进行内审工作;编制不符合报告并对不合格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按审核组长的需求完成内审报告和其他相关文件;对内审后的跟踪工作负责,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参与对质量体系有效性的判断。
其他单位
内部质量审核员
a.接受质量负责人的委派,对本检测公司内部的质量体系运行进行审核;
b.熟悉本检测公司的质量体系、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内部审核的方法、过程; c.按规定的程序,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审核; d.负责对纠正措施进行审核和跟踪验证。 质量监督员
a.了解检测目的、熟悉检测方法,能够正确评定检测工作的结果;
b.负责检查、督促检测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或技术规范进行检测工作; c.负责对检测结果进行检查;
d.有权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检测工作要求复检;
e.负责对本部门质量情况的收集和记录工作,按计划完成质量监督工 作;
f.对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要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汇报。
授权签字人七条考核理解要点: 一.具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利
1. 承担相应的技术责任和民事责任; 1)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产品质量法》第57条的法律要求--直接责任人行政处罚1-5万元,直接机构处罚5-10万元);
2)《计量法》第三十条;《计量法实施细则》第59条; 3)《合同法》第七章,造成违约的责任;
4)《民法通则》第134条中十种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停止侵害; 排除妨害; c. 消除危害; d. 返还财产; e. 恢复原状;
f. 修理、重作、更换; g. 赔偿损失; h. 支付违约金;
i.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j. 赔礼道歉。
5) 对知识产权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如:企业标准,专利,报告和被试物品的所有权,等)
6) 对其技术能力的有效性和检验活动的正确性负责;
6
7) 对所签发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2. 按照申请的项目和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实验室的检验能力; 1) 技术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 2) 评估设施和环境对检测的影响;
3) 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量值溯源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维护和期间检查来维护不确定度的B类分量,通过采用诸如统计技术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案的方法来控制B类分量中的主要成分)
4) 通过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来证实本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通过有效的评价比对结果来验证是否已经满足了客户的要求; 5)标准或规程的有效性;
6) 消耗性材料的控制;(必要时)
7) 掌握分包实验室能力的变化情况;(必要时) 8) 维护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 要求签字人熟悉检验方法及程序,了解检验目的,懂得结果评审; 4. 权力
1) 有权中止有违有效性和正确性和真实性的检验活动,扣发报告; 2) 有权抵制有违公正性和质量方针的不恰当的行政干预; 3) 对报告的结论可以提出意见和解释。 二.具有相应的工作经历
1. 介绍本人在相关领域里的技术经历; 2. 在本签字领域里应当持证上岗;
3.参加过本领域里的科研,标准的制修订等经历; 4. 介绍在本领域里工作了多少年,其中参加过哪些重大技术活动,取得哪些成绩; 5. 处理过本领域里的哪些重大技术问题; 6. 介绍所学专业和学历;
三.熟悉相应的检测管理程序及记录、报告的核查程序
1. 重点是对我方在报告中的责任和客户使用报告的风险进行把关; 2. 要掌握本实验室开展检测活动的各类作业文件和相关的程序文件,各类检测所对应的原始记录及填写要求;原始记录要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以达到可以追溯和再现检验活动,鉴别责任的程度;
3. 报告要核查的内容(按照认可准则第5.10条的全部要求),以及检验员和校核人员的签字;重点是:检验结论与检验目的是否一致,检验结果是否准确、清楚、明确、客观、是否符合检验方法(标准/大纲/细则)的规定、检验数据是否与原始记录相一致,重点是结论的正确性;对未经认可的检验项目和数据进行注明识别; 4. 对可疑或错误数据的处理方法,按照相关程序文件进行核查; 5. 应用反馈,对数据进行核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 [引用的检验方法正确性和有效性,使用核查手段或对已检保留样品进行重新检测的方法对仪器的准确性进行核查,掌握仪器设备的限制(段)点,环境与影响量的控制,计算公式和方法,数据修约和极限值的判定,引用的常数和系数,评估检测过程产生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等]; 6. 掌握分包方的情况;
7. 发现报告出现问题如何处理?
扣发报告□;建议中止合同□;召回报告□;修改报告□
7
8.对已发报告按照认可准则第5.10.9的要求进行修改; 9. 发现诸如仪器设备存在缺陷等问题时,要及时书面向用户通报,并反馈查找可疑点,致电XXXX老师;
10.注意区别认可的项目和非认可项目以及认可的范围和非认可的范围;对超出认可范围的项目和数据要加注说明,避免给客户造成误导; 11. 杜绝报告的使用风险。
四.掌握签字人签字领域范围内的检验标准:
1. 所用标准/规程中不能检验或限制检验的范围; 2. 检验参数中不能检验或限制检验的范围; 3. 及时掌握标准/规程/大纲/细则的变化动态; 五.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
1. 需要校准/检定的仪器设备和量具及校准的有效性(溯源途径和方法); 2. 不能校准/检定仪器设备的验证或自校方法和自校结果的水平; 3. 要求控制的量值及量值水平; 4. 校准标志:
(绿色----满足或符合使用要求)
(黄色----限制使用,要求给出限制范围) (红色----停止使用,封存或故障)
六.具有对相关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的能力:
1. 注意检验所用标准/规程/大纲/细则是否认可通过的,且应用是否得当; 2. 注意报告数据的有效位数与标准/规程/大纲/细则要求应一致; 3. 检验顺序和原理应正确 4. 对临界数据的审查;
5. 引用系数、常数和计算公式;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