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组织学教案
定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的持续提高,社会公正与平等等方面。 成功的绩效评估不仅仅取决于评估本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绩效评估相关联的整个绩效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同样是行政组织改革的重要战略。
二、 绩效导向的行政管理发展
1、克莱伦斯·里德利与赫伯特·A·西蒙1938年合著的《市政工作的测量:行政管理评估标准的调查》一书标志着对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研究的肇始。
2、1973年,美国尼克松政府首先颁布了《联邦政府生产率测定方案》,第一次系统和规范了对行政部门进行的绩效评估活动。 3、英国撒切尔政府于1979年启动了著名的“雷纳评审”,这是一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经验式调查。
4、20世纪80年代以日落法案为代表的政府绩效管理在西方国家得到全面推广。
5、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共部门管理在西方各国达到全盛时期。
绩效导向的行政管理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广泛研究和推行不是偶然的。 首先,财政方面的压力是导致行政组织推行绩效评估与管理的重要动因。
其次,激烈竞争的挑战也构成了行政组织推行绩效评估与管理方法的主要推动力。
最后,新公共管理理论也为绩效评估与管理提供了有力论证。
三、高效行政组织的一般标准
1、格尔德研究了美国十个成功的组织,其中五个是公共组织,五个是私人组织,发现这些组织有着下列共同特点:
(1)它们都强调清晰的任务和需要完成的工作,而这些任务和工作在组织上下都得以传达,并获得很好的理解。 (2)组织中的成员因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而把自己的组织视为特殊的组织,并以自己的组织为骄傲。
(3)管理层相当重视组织中的成员,注意公平和尊敬地对待他们,并与他们进行坦率、真诚和非正式的交流。
(4)管理人员并不认为其组织是极具创新性的,但是他们强调在管理组织成员时应当采用创新性的方法。(5)管理层强调应把责任和权威尽可能广泛而深远地下放到组织各级之中。这些组织都尽力吸纳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到决策和其他活动中来。(6)工作任务和目标都很清晰,雇员们能够获得很多反馈。良好的工作表现能够赢得承认和回报。(7)处理工作、参与和人事运作的目的在于对组织成员提出挑战,并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个人发展。 2、波特、萨哲特和司徒帕克在1986年对比了一系列有着良好声望和已经失去声
誉的美国联邦机构,他们得出的结论认为:
只要机构能够建立一个清晰的目标,明确自身的使命,拥有一个高效的高层领导团体,鼓励富有新意的人员和富有进取精神的行为,密切贴近雇员和顾客,不断发展处在管理位置的专业和技术专家的管理能力,并能做到强调文化甚于结构,强调过程甚于结果,那么优秀的管理就能够实现。
3、黑尔在1996年一篇名为《在公共组织中取得高效》的论文中认为,在表现出色的组织之中,领导者都认为他们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有利条件,以便帮助雇员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并帮助他们为组织的顾客服务,使顾客能够从组织中获得他们所想所需的东西。归纳起来,这些组织及其领导者一般都强调以下这些价值观: (1)学习。
(2)集中的使命。 (3)良好的群体环境。 (4)善于工作的领导。
第二节全面质量管理途径
一、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兴起
1、定义: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指在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层面的努力而实现质量持续提升的一种管理手段。
2、戴明的质量管理理论
一般认为爱德华兹·戴明(Edwards Deming)在这一领域最早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戴明14点
组织应该不断地在其原有的质量衡量方法基础上力求进步,也应力图找到比同类组织更好的质量衡量方法。最重要的是,衡量质量的方法应以组织服务客户的喜好和观点为指南。
为了使人们始终都能够专注于质量的提高,必须使人们毫无妨碍地提出他们有关问题和改良方案的见解。
3、除了戴明以外,菲利普·克罗斯比、约瑟夫·朱朗等人也为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关提高质量的颇具影响力的观点和方法。
4、劳伦斯·L·马丁以内容分析法对数位重要的全面质量管理学者的作品总结后,认为全面质量管理通常包括如下条件和原理,而组织则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对这些原理加以调整:
(1)品质:品质是组织的目标。 (2)顾客:顾客决定品质。
(3)顾客满意:顾客的满意感驱动组织的发展。 (4)变异:必须了解与减少过程中的变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