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一轮复习练习: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9年4月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单元质检卷第10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2018年5月3日和4日美国夏威夷州接连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震级最高达6.9级,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1 149 ℃,所到之处一切变成焦土。完成1~2题。 1.火山喷出物形成的岩石属于( ) A.砂岩 B.焦炭 C.岩浆岩 D.变质岩
2.有关此次地震和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两大板块碰撞地带 B.高温熔岩来自地球内部热能 C.不会影响美国的旅游业 D.岩浆喷发是地壳运动抬升形成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火山喷出物形成的岩石属于岩浆岩,也叫火山岩,C项对。砂岩属于沉积岩,A项错。焦炭不属于岩石,B项错。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D项错。第2题,此次地震和火山位于两大板块张裂地带,是板块生长边界,A项错。高温熔岩来自地球内部热能,B项对。火山、地震活动影响游客生命安全,会影响美国的旅游业,C项错。岩浆喷发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物质沿地壳裂缝上升,喷出地表形成,D项错。
(2018海南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
4.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 A.喷发物质差异
1
B.冷凝环境差异 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 答案3.D 4.C
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故D项正确,A、C两项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形变,因此不属于褶皱,故B项错误。第4题,图中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接近相同,说明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相似,因此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项正确。X区和Y区均为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两区喷发物质、冷凝环境、地壳运动应相似或相同,故A、B、D三项错误。
下图为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甲地的宏观地形是( ) A.海岭 C.地堑
B.海沟 D.裂谷
6.下列板块边界,最符合图意的是(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答案5.B 6.D
解+析第5题,甲处在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交界带上,是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俯冲形成的海沟;海岭是海底火山;地堑是岩层相对两侧岩层下降形成的凹陷带;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凹陷带。B项正确。第6题,图示是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俯冲,大陆地壳被抬升形成山地;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都属于大陆板块,与图不符;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形成的是岛弧链,与图示不符;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是海岭,与图不符;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都属于大陆板块,与图示相符。D项正确。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 (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2
图1 图2
7.图1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 ) 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8.图2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 )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答案7.B 8.A
解+析第7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故选B项。第8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选A项。
漫湾水库是澜沧江上第一座以发电为单一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回水可达60千米,建成后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自1993年水库开始蓄水发电以后,库区实际泥沙淤积量大于设计泥沙淤积量。洲滩位于水库坝前约30千米处。下图为洲滩附近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洲滩形成的原因是( ) A.河流挟带泥沙在凸岸堆积 B.河流挟带泥沙在左岸堆积 C.陆地断裂下陷与河岸分离 D.水面上升淹没周围的低地
10.漫湾水库“蓄清”的适宜时间是( ) A.1月 C.7月
B.4月 D.10月
B.水库防洪能力下降
11.漫湾库区泥沙淤积量大,最可能导致( ) A.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3
C.回水淹没范围增大 答案9.A 10.D 11.C
D.河口海岸崩塌后退
解+析第9题,洲滩是河流演变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河流有弯曲时,在河流的内部形成横向环流,横向环流对凹岸一侧不断侵蚀,挟带的泥沙在凸岸一侧堆积,形成了洲滩,所以A项正确。第10题,澜沧江上游地区6—9月为汛期,汛期蓄水防洪压力大,且含沙量大,不适宜漫湾水库“蓄清”。10月汛期过后,水库上游来水量较大,且含沙量小,适宜“蓄清”。1月和4月为旱季,降水少,上游来水少,不适宜蓄水。第11题,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是库区泥沙淤积量大的原因,A项因果倒置。漫湾水库以发电为单一目标。漫湾库区泥沙淤积使库区泥沙淤积加重,导致回水淹没范围增大,故C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河谷横剖面示意图(此时地方时为12时)。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数字表示河漫滩的是( ) A.1 A.a
B.2 B.b
C.3 C.c
D.4 D.d
13.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区最适合农耕的是( ) 14.下列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c处位于河流的凹岸 B.图中所示河流北岸为侵蚀岸 C.该河流剖面一定位于河流的上游 D.据图可判断此处河流自西向东流 答案12.B 13.D 14.B
解+析第12题,河漫滩是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的滩地。读图分析可知c地符合河漫滩形成的位置,故选B项。第13题,农耕区适合分布在地形平坦,接近水源,而且地势较高,且不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地方,结合图示,选D项。第14题,读图分析可知,c处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应该位于河流的凸岸,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正午时分太阳位于正南,因此判断南侧的河床以堆积作用为主,则北岸为侵蚀岸,B项正确;该河流的河床以堆积作用为主,应该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C项错误;无法确定河流的曲折,因此无法判断河流的流向,D项错误。
二、综合题(共44分)
15.(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河流与其流入湖泊的水位差影响河流流速,进而影响流水的搬运和堆积。辫状河多发育于冲积扇上和山前倾斜平原,河道多次分汊和汇聚呈辫状。曲流河多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地质科学研究表明,当滨浅湖水位上升时,辫状河可转变为曲流河。下图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地沉积模式图。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