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高院审理海事案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123456
(一)关于如何判定共同海损分摊主体的问题。签署共同海损担保函、自愿分担共同海损分摊金额的货物保险人是共同海损的分摊主体,应当按照共同海损理算书确定的分摊金额或《海商法》的有关规定承担分摊义务。
通常情况下,收货人或货物所有人是支付货物共同海损分摊金额的义务主体。但是,如果货物已经投保,而且保险范围包括共同海损分摊,则货物的分摊金额实际上是由货物保险人支付。发生共同海损以后,货物在目的港交付之前,收货人为了及时提取货物,往往请求货物保险人向船舶所有人提供共同海损担保函。货物保险人向船舶所有人出具的保证支付经过恰当理算的共同海损损失和费用分摊额的担保函,是货物保险人愿意自行分担共同海损损失及费用的承诺,是货物保险人直接将自己作为义务主体的特殊保证。
(二)关于承运人可能存在的过失是否影响其要求分摊共同海损权利的问题。承运人可能存在的过失不影响其要求分摊共同海损金额的权利,非过失方不得以此为由对抗承运人提出的分摊请求,但可就此项过失另行向承运人提出赔偿要求。
《海商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引起共同海损特殊牺牲、特殊费用的事故,可能是由航程中的一方过失造成的,不影响该方要求分摊共同海损的权利;但是,非过失方或者过失方可以就此项过失提出赔偿请求或者进行抗辩。该规定源于《1974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中的规则 D 规定:即使引起牺牲或费用的事故可能是由于航程中的一方过失造成,亦不影响在共同海损中进行分摊的权利;但这不应妨碍就此项过失方可能提出的任何赔偿要求或该过失方可能具有的任何抗辩。
据此,在尚未确定承运人有无免责过失的情况下,前提是先分摊,只有在分摊以后,分摊方才有权就此项过失提出赔偿要求。承运人亦有权抗辩,这里的抗辩是
承运人对分摊方提出赔偿请求的抗辩,并非是分摊方对承运人要求分摊共同海损金额的抗辩。从严格意义上讲,《海商法》有关共同海损的章节并不调整过失问题,即当事人之间就过失问题提出的索赔或抗辩不属于共同海损的内容,只能基于运输合同的责任条款而提出,属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关系的内容。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尚未审结、承运人是否存在过失未予明确的情况下,分摊方应在 共同海损分摊纠纷中先予支付共同海损分摊金额。
三、关于审理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案件的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三条已经明确了法院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设立申请的审查标准:设立基金申请人的主体资格、事故所涉及的债权性质以及申请设立基金的数额。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以不简称《海诉 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审查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申请主体资格。
(二)根据《海商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的四类限制性债权及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进行初步审查事故所涉及的债权性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设立申请的审查程序不同于对申请人能否享受责任限制的实体审查,申请人是否存在《海商法》第二百零九条规定的丧失责任限制的事实等问题,并不属于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程序的审查范围。
(三)行政机关因申请人需承担行政责任而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设立申请提出的异议不能成立。根据《海诉法》的规定,海事法院受理限制基金的申请后,应当向已知的利害关系人发出通知,同时发布公告,债权人应在公告期间进行债权登记。由此可见,在债权人登记之前,基金申请所针对的利害关系人应是涉案海损
事故所有可能存在的、不特定的债权人。申请人因海损事故所承担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是两种不同性质、互相独立的责任。行政机关不能因申请人需承担行政责任而排除申请人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权利。
二OO三年九月十二日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审理海事案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五)(试行) 沪高法民四 [2003]3 号
一、 出口收汇核销单的证据性质和证明力 (一)已核销的出口收汇核销单的证据性质
已核销的出口收汇核销单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出口货物的货款进行核销的证明,在性质上属于公文书证。
出口收汇核销单不具有绝对的证明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 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七十七条第(一)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的规定有两层含义:一是公文书证
具有相对于其他的一般书证的较高的证明力;二是公文书证在本质上仍属于书证的一种。用已核销的出口收汇核销单推定的出口企业已收悉出口货物的货款的事实并非绝对不能被否定。
(二)已核销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无单放货诉讼中的证明作用
已办理核销的出口收汇核销单表明出口企业收到核销单表面记载的由贸易合同买方支付的货款。在审理案件中,出口企业认为该项货款不是贸易合同买方支付,而是以其他贸易合同货款来核销,法院不能仅以核销单为证据必然得出出口企业已收到出口货物货款的结论。
因此,已核销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只是初步证明货款已经收到的待证事实。在无其他相反证据证明的前提下,可以将该出口收汇核销单作为间接证据,从贸易合同货款已被核销的事实推定出口企业已收到货款的事实。但是,出口企业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二、 出口企业否认已核销货款为涉案货款的举证责任
出口企业举证证明用于出口收汇核销的货款并非涉案货款,一般应提供下列证据:
1. 用于核销涉案贸易合同货款的案外出口贸易合同。出口企业主张用案外的出口贸易合同项下的货款核销涉案合同的货款,应当证明该案外出口贸易合同是真实存在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