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HIFI 音响 胆机 老沈 论 胆机
呵呵,您的意思我理解,我的机器有继电器的,开机后灯丝先亮,30秒预热后,高压再吃上去的,所以没有任何问题。高低压同时吃到功率管,当然不行。管子要损坏的。当然到底采用什么整流,还和设计者的理念有关,有些人就喜欢听电子管整流的声音。也无可厚非。各种玩法并存,也是hifi 市场存在的意义,我先前的观点只是从电路结构上来分析,实际听感是另外一回事情,毕竟,声音是主观的。
您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我个人的理解是音源和功放尽量中性点,这样才能反映和体现喇叭的“个性”,我个人偏向美国的解码,比较大气,中性,声音不特别偏,而拥有很好的音响性。特别适合古典。不需要象英国cd那样去美化声音,准确还原就可以了
中性和“没有有感情”是2个概念,中性是客观的再现录音的原貌,音染小,录音是怎么样的,他就怎么样的。并不是说没有感情,如果录音本身很有感情,那么它还原得也很好。
声音没有感情,这个是发烧友听感上的一种描述,我个人的理解是,声音不活泼,没有抑扬顿挫,死气沉沉,活生感不佳,这个主要有2个方面造成的,一是系统的瞬态特性不好,二是微动态对不佳。对作品的表现力不好。
我的器材都是中性风格的,但最后的听感却并不是没有感情。因为客观的再现了录音的原貌。当然也会暴露有些不良的录音。
你说的问题很好,因该不会的,晶体管整流其实在现在的胆机里使用也很普遍,如果要坏的话,早就坏了。其实所谓的屏极高压会对电子管造成损坏,是指在阴极没有充分加热的前提下,加高压会损伤阴极和电子管寿命。对屏极没什么太大影响,一般灯丝把阴极烧热30秒后温度就足够了。一般现在都在桥式整流堆和变压器高压绕组间插入了延时继电器,让高压晚30秒加上去。倒是为了保护整流2极管,在它两端并联一个0.005MF的足够耐压的电容,可以使整流管接通瞬间不受高压冲击而损坏。也可以消除接通高压瞬间的10多KZ的高频脉冲。
211确实是集合了2A3和300B的优点,2A3的声音平衡,饱满,质感好。300B高贵细腻飘逸。不过其实211/845/805,都可以做出好声音,虽然风格上有点区别,但总体的感觉都是直热三极管的味道。看你怎么设计了。我个人都很喜欢。
晶体管整流声音比较HIFI,音色比较中型,音染小。吸取了晶体管功放的声音优点,速度快(瞬态特性好),解析力高,动态大,低频深沉有力,信噪比高,功率管工作点稳定,波动小。胆整流声音温暖湿润,但瞬态特性不好,慢,规模感和气势也一般。内阻高,对电源的响应速度慢。双管整流可能是左右声道分开整流把。无非是声道分离度大点。减小串扰,但都是全波整流,不是说用一个胆管就是半波。胆整流如果采用旁热式整流管的话,效率就不高了,但可以防止电子管在足够预热前就受高压的冲击,造成损坏。但声音不如直热管整流的好。用胆整流无非是取其音色温暖,但缺点实在太多。音色要温暖的方法很多。关键要权衡利弊。
前后级分开当然是最理想的做法,电源全部独立了。但成本太高了。
这个牌子的机器,我一直觉得很奇怪,把功率标得很高,845的管子,除了2管并联外,无论采用什么电路,什么方法,都不可能获得单端甲类50瓦的功率,只有推挽方式才可以。这个机器电路的基本结构和我一样的。搞不懂,他的所有产品功率都标大一倍,300B 居然能获得15瓦的单端单管输出功率,怎么可能呢,你用什么管子啊。300B每声道单管最大也就10瓦,已经很伤管子了,估计只能用几个月就再见了。
这篇文章是天进厂家为了推广其211的机器而写的,我看过。厂家为了推销产品么,肯定是避重就轻,扬长避短的,可以理解。大家都是为了生存么。声音好坏随便他吹了。反正没有标准。也没办法量化。
但有些东西是可以量化的,每个电子管的参数是得到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认可的,并不是自己想怎么造就怎么造,如果不
是这个参数,就不是这个型号的管子了。211在最大屏极电压1250V的时候,输出功率为25瓦。最大屏极耗散功率是100瓦,最大阴极电流175ma,激励电压49.6v。但1250V的时候,管子寿命很短,失去了实际使用意义,一般成品电子管音频放大器的屏极电压取极限值的70-80%。既 保证了一定的输出功率,又不会严重缩短使用寿命。
这个文章最后说来说去,就是说他的输出变压器如何优秀,耐压如何了得,但其实耐压只是输出变压器素质里的一个方面,还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厂家并未提到:初级必须要有足够大的电感量,很小的分布电容,并尽量减小初次级之间的漏感。所以必须采用分层分段嵌绕的工艺,可以减小分布电容,拓宽频率响应,这个才是对声音有直接影响的地方。还有初级绕组尽量选用粗导线,最好是实际电流值3倍以上的,以减小直流电阻引起的损耗,能够采用银线或者高纯度的单结晶无氧铜是最理想了,但是代价巨大。绝缘材料可以用介电常数小的牛皮纸等材料,最好不要用聚脂合成塑料薄膜。
211作为单端甲类放大的机器,初级绕组因为有直流电流通过,所以铁心还要保留足够的磁间隙,增加磁阻,避免铁心产生磁饱和。减小直流磁化的影响,这点,对减小低频的失真有直接的意义。频率响应能够得到改善。
一台胆机,不管采用什么管子输出:电路结构设计,输出变压器的制作工艺,元器件(包括管子)的搭配和素质,是三大关键问题,各占了30%的重要性。业余条件下,电路结构,输出变压器的制作工艺 在出厂后对一般发烧友来说是无法改变了的,而输出变压器的素质是前提条件,这个不理想,靠后期换换元器件想根本性的提高素质是极其有限的。好的元器件是为电路服务的,纯讨论零件的优劣意义不大。关键看你怎么用。好的元器件可以调整功放的音色音质,还可以使电路工作更加可靠稳定,减少故障,而驱动力和控制力主要是靠电路结构和输出变压器的制作工艺。有条件懂电路的朋友可以先从修改电路缺陷着手,一味的更换高级元器件意义不大。电路是基础,输出变压器是保证。
声音是否贵气没有绝对标准,100个人有100个理解。每个人心里的“量感”都是不一样的。电声学上也并没有声音“贵气”,那么一说。好的声音的基本标准是:平衡,自然,融合,清晰。
我不是什么大师,只是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烧经验,肯定还存在片面和不妥之处。
同样类型的管子,比如同是束射四极管,不同型号的其实声音各有特点,很难说具体哪个管子比哪个好,关键还要看制作工艺和电路设计水平,元器件的优劣等诸多因素。比如KT88声音阳刚,宽广大气,力度好,气势动态大。但声音略显得粗硬,而参数相近可以直接代换的6550则显得比较文雅一下,细腻柔美一些。6 L6的声音则比较温暖柔软委婉,但力度和气势又不能和KT88比。所以,各个管子关键看你怎么搭配。都是各有特色。可以根据自己的听音习惯和欣赏音乐的类型来选择。相对来说,直热三极管全面些。失真也小些。但具体机器要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我说的中性可能和您理解的不是一个概念,我的意识是,失真小,相对音染就小,就显得中性了,“音染”其实从电声学上来说是一种失真。甲类单端的电子管在制作优良的前提条件下,各方面失真都相对较小,而其谐波失真的主要成分是“偶次波”失真,所以音色显得温暖,容易被人耳朵接受。音色虽然是温暖的,但其总体声音特点还是中性的。功放的失真越小,越能反映箱子本身的特点。我说的中性是这个意思。
哦,您的问题我初浅的回答一下,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单端和推挽是电子管音频放大器的2种不同的功率输出方式,其电路模式和输出变压器的结构有着较大分别。单端输出:一个功率管子完成一个完整的交流信号放大,包括上波和下波。而推挽工作,每声道里由2个管子分别对交流信号的上波和下波放大,结合起来完成一个周期的全波交流信号。2个管子是交替工作放大的,所以存在着时间差,有时间差就有交越失真,这个是推挽工作的一大缺点。而单端输出则没有这个问题。单端只能工作在甲类方式,工作在乙类则毫无
意义,而推挽输出,既可以工作在甲类,也可以工作在乙类。
功率放大器,不管是电子管还是晶体管,都是一个立体声,放大系统。立体声是由左右声道构成的,那么左右声道做在一个机器里,就是合并式功率放大器,至于他是什么输出方式,其实2种都可以。那么把左右声道分别做在2个机壳里,完全独立,互相彻底没有干扰,就是左右分体式功率放大器。也可以有2种放大方式。
总结:不管是合并功放还是分体的双单声道功放,其实和输出方式没什么关系,2种都可以。前后级是针对功率放大器的前级电压放大,和后级功率放大而言的,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并。取决于成本,那么,理论上来说,一台立体声功率放大器,最理想的可以做成4分体的,即前后分体,左右声道也分体。那么这样的话,成本是惊人的。虽然杜绝了各个放大部分的干扰。至于采用什么样的功率输出方式,是电路设计师的个人理念,还要结合成本和零售价格等系列问题。
朋友,为了响应版主的号召,创建论坛和谐气氛,我觉得您的发言不太妥当,也没必要,网络上向我发短信咨询音响的烧友不下几十位,我到底有没有向他们推销什么805,相信各位论坛朋友心里都是清楚的,我无需多解释。好了,鄙人不想和您有任何争论。日久见人心。相信您在该论坛一段时间以后,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的。再次感谢斑竹的出面,维护论坛秩序。
211 和845都可以。但要选择制作优良的,太便宜的不会有优秀的表现。89灵敏度,300B和2A3推起来是欠缺点的,不全面的,只听人声和弦乐可以。国内有很多制作不错的211和845胆机,可以尝试搭配,但关键是你自己听了喜欢。因为器材是卖给你自己听的。
这个机器我没有听过,对声音无从评价。
但就技术指标而言:MAX OUTPUT POWER: 35Wx2 ,这个是完全胡说八道。845,哪怕屏极高压吃到1250V的极限,也得不到35瓦的功率。就算能,那功率管子不到几个礼拜就报废了。
12AX7做电压放大,6SN7做推动级驱动845。常规电路,我估计功率不会超过22瓦。厂家乱标功率输出是对烧友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说的严格点,是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行为。电子管的最大输出功率,电子管手册上都有明确表示,是得到国际电工委员会认可的,不是哪个厂家想最大做多少瓦就多少瓦的。好比一个数码相机,写是1000万像素的,但实际测量下来只有800万,就是严重的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845胆机单端输出,如果是合并机的话,国产的要做的基本到位,零售价格不会低于8000,分体的不应该底于15000,就他这个价格,其偷工减料的程度可想而知。不是做响了就能解决问题的。
国产机器不是做不好,关键是成本太有限了。不过MELODY的机器制作水平还算上成。但同样价格不菲。就说明只要足够投入,国产机器也能做出高质量的胆机。
为了不引起其他朋友的误会,我只能给你购买原则,不能推荐你具体的厂家型号,否则又要有人说我是枪手了
一般你买价格在8000-12000,之间的845,或者211的机器,就可以了,太便宜的,制作肯定不到位的,超5是不错的喇叭,推好了,放人声,弦乐很毒。
功率大有什么关系,开轻点不是就ok 了么,开轻了,相对来说,失真还降低了。功放越接近最大不失真功率,失真也相对越大。
功率大有什么关系,开轻点不是就ok 了么,开轻了,相对来说,失真还降低了。功放越接近最大不失真功率,失真也相对越大。
美星MC3008-A 的电路结构的设想是不错的,比较讨巧,但前级的很多工作点的设置过于书本概念化,造成前级推动力不行,频率响应很有限,我的机器前级是全部重新设计了工作点,并换了一个推动管的型号,使输出电流提高,但增益降低。后级没什么太大问题,该机器的输出变压器不要说在国内产品,就是和同档次的进口产品比,频率响应也很优秀,我拿到朋友工厂里的仪器上测试过,大概在18-30K 正负1DB。满功率输出的时候,由于直流磁饱和的因素,频宽略有减小,属正常现象。任何单端胆机都这样。已经足够覆盖绝大多数喇叭的频率范围了。该机器的主要的问题是在前级。其次是内部原器件用料太差。影响了音色音质。
俺最终听沈老师的意见定了曙光旗舰胆机珍品300B推845(S200MK+S845MK) ,现在试听中,和原本用的胆机效果提升不止一个档次,俺感觉胆机是烧到头了。
确实如兄所言,从电路构架上来说,这个机器确实是做到头了,再要提高无非是内部换更加高级的零件和材料了。比如所有的变压器都用铍镆合金,导线用单结晶无氧铜甚至银,那样做的话,这个机器恐怕要超过10万售价了。可惜很多烧友还是不相信我说的话。万元内国产电子管功率放大器都是严重妥协的结果,只能将就,不能讲究。
发烧友说的所谓的“控制力”说白了,就是2个方面,一个是低频的控制能力,这个其实就是阻尼系数的大小,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信号动态起伏大的时候,声音不乱,不嘈。依然是轻松自如。这其实就是功放的电压转换速率高,瞬态特性好。这2个方面其实主要是取决于电路结构和工作方式。和输出变压器关系不大,输出变压器主要是影响频率响应,解析力,用好的材料可以提高输出变压器的效率,减小损耗,优良的制作工艺可以拓展频率响应。
天朗图贝利搭配金嗓子,基本算合理,我个人不是很推荐用胆机。天朗的中低端喇叭属于个性很强烈的,高频比较暗,线条感和延伸也不是最理想。瞬态特性也不是很好,属于“慢”声音,搭配金嗓子比较合理。高端的喇叭可以搭配胆机。个人觉得购买天朗喇叭至少应该买到GRF的档次,才能有全面的表现。
这个问题我以前其实专门回答过的,是否会烧毁输出变压器其实和本身热插拔喇叭线并无直接关系,而是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胆机是否可以空载?”由于电子管功率放大器本身的电路结构和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使用输出变压器做阻抗转换,这点和晶体管不同。晶体管在开机器状态下,可以空载,但不能短路,空载相当于功放负载无限大,电流无限小,而短路则相反,电流无限大,要烧毁管子,所以一般都接一个防止过电流的保护电路,启动继电器,以便在短路时候,电流太大,防止烧毁功率管。这个是晶体管的原理,但电子管不是如此,电子管放大器,如果没有大环路负反馈的情况下,开机状态下空栽,由于输出变压器相当于一个电感,初级电感量很大,而且是高阻抗输入低阻抗输出,空载会由于输出变压器自感的原因,产生一个很高的反电动势,而初级又是连着功率管子的,就会损坏管子。或者击穿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但这个仅仅是理论上的,实际运用的时候,几乎每个胆机都有大环路的负反馈,这个反馈电阻相当于并联在喇叭上的负载,所以开机器状态,喇叭线从喇叭上或者功放上拔下来,空载也没问题,实际还是接了个负载的。不过有些单端胆机号称没有环路负反馈的话,就不能这么干了。推挽工作的机器,由于非线性失真大,几乎不可能没有大环路负反馈电路,所以更加没关系。
不是假的,805最大实用电压可以吃到1250v,额定最大电压是1500V,从管子使用寿命来说1250v是极限了,功率可以有50-55瓦了。再大,管子寿命有影响。但屏极电压做得高,对屏极电源部分的要求太高了,高耐压的大容量滤波电容价格实在太贵了,多个串联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增加了电源内阻。总之,要做好,成本很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