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HIFI 音响 胆机 老沈 论 胆机
输出变压器的存在,相位失真都比晶体管大,所以一般音场不会太大,双单声道是个好办法,但成本又翻倍提高。噢迪逊211这个机器推推灵敏度在87以上的英国书架喇叭都没什么问题的。但不要追求大作品和大场面的播放。玩玩细腻和味道还是不错的 。
谢谢各位烧友对鄙人的信任,有些问题谈多了,JS们就无利可图了,但输出变压器的问题也确实是重要,不得不谈下,以下论述仅针对初级烧友,胆机老烧可不看。喝口茶,啧啧。。。。
烧友都奇怪,胆机为什么有个输出变压器,他到底是干吗的?输出变压器的作用在胆机里也是起决定性的一个方面,和电路一样重要,甚至超过了功率管。一台胆机有优秀的输出变压器和电路,就是朽木可雕也,孺子可教也,就可以适当的改造和磨改,否则,无论你换什么高级零件,古董胆管,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输出变压器其实就是在喇叭和功放之间做输出功率的阻抗变换,因为喇叭搭配功放,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阻抗匹配。输出变压器还能隔绝直流电,阻止功放的直流成分进入喇叭,这个对喇叭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保护作用,不让音圈受损,所以,从使用的角度来说,胆机具有很高的对喇叭的保护性能,晶体管功放在喇叭阻抗很低的时候,容易过载输出,如果没有启动保护电路的话,功放管很容易击穿,后果将直接损坏喇叭的音圈。而胆机的抗过载能力非常强。即便严重过载输出,失真度也不会陡然上升。就算变压器烧毁了,也不会对喇叭有什么太大伤害,变压器烧毁了,通也不通了,更
匹配的目的是为了让喇叭尽量多的吸收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提高了功率放大的效率。
本谈不上什么损坏喇叭。输出变压器的最后一个作用是让喇叭的低阻抗和和高阻抗的电子管屏极负载阻抗匹配。输出变压器的性能好坏主要体现在频率响应,相位漂移。初级应该有很大的电感量,很小的分布电容,并且尽量减小初级和次级之间的漏感。但实际上,这些性能之间都是矛盾的,所以难就难在这个地方,尽管一个好的输出变压器的制作牵涉到原材料的选用,工艺的合理性。但输出变压器的工艺其实早在60年代就已经非常成熟了。现代高素质的输出变压器一般采用分层分段嵌绕的方式,可以减小高频的相位漂移。所以对工艺要求很高。初级线圈的电感量和低频响应有关,而初次级之间的漏感则决定了高频响应的好坏。在这里,内阻小的三极管要求输出变压器有极小的漏感,而五极管和四极管允许的漏感则要大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单端甲类输出的胆机高频延伸好,华丽而飘逸的原因。但这个牵涉到制作成本,说来说去,三极管的声音好,但制作工艺难度大,成本高,很多厂家不愿意做,并不是声音不好,我一直强调,厂家首先关注的是成本和利润,而不是从你发烧友的角度来考虑对声音的影响。
用三极管做的单端甲类输出的胆机,初级绕组因为有直流通过,所以必须要求铁心有适当的间隙,防止磁饱和。所以势必变压器体积会略大。这个又牵涉到成本的问题。
输出变压器的的饶制线材要求直流电阻要小,可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好在实际电流3倍以上,以减小损耗,所以,初级要用粗的高 N 铜线,国外名厂甚至用纯银饶制,可以大大提高不失真功率。但是代价是大得不可想象的,比如英国的著名AUDIOU NOTE的机器,后级都卖到20多万到60多万。
国产胆机的输出变压器素质。这个大家肯定最关心了,哈哈,上面的看不懂也就算了,下面的一定要看懂。
很多发烧友一说到输出变压器,就会说,进口胆机的输出变压器如何如何的好,而国产是如何如何的劣等。
输出变压器的工艺我上面说过了,经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就音频领域的应用而言,早在60-70年代就已经相当成熟了,更何况现在呢?美国人发明的分层分段嵌绕,正反绕等制作工艺如今更本不是什么秘密,各大胆机厂家都很清楚,可以大大降低分布电感,减小漏感,拓宽频率响,降低高频的相位漂移,有的烧友认为国外的厂家肯定有什么特殊的饶制秘密,其实这些都是广告宣传的商业需要,连鄙人都知道了,你说还有什么秘密可言。至于采用这个工艺牵涉到的成本,和厂家是否认真的去制作,那是另外一回事情,换句话说,只要厂家认真的选材和制作,不偷工减料,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厂家,都可以做出完全满足音乐频率重播要求的变压器。
那么国内胆机厂家的输出变压器到底怎么样呢,就我个人长期的实践而言,国内几个大厂的产品素质上是相当不错的,甚至超过了国外同档次的产品。但一些小厂为了降低成本,也确实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造成输出变压器常烧毁。高频沉闷灰暗。延伸不佳。我自己的国产DIY胆机,曾经请朋友测试过,近50瓦的单端甲类 输出功率,输出变压器的频率响应是18-30KHZ(-1DB) ,如此大的功率下,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有人要问,够么?我说足够了,你的喇叭频率响应才多少啊,cd唱片本身的频率也就20-22K HZ。如果是小功率的胆机,频响还能做得更宽。功率越大,高频特性越不容易做好。国外除了极少数厂家采用纯银饶制输出变压器外,绝大多数还是用铜来饶制,要说差异,有一点是要承认的,由于我们国家的基础工业落后,冶金水平低下,在铜线的纯度和浸漆工艺上差距不小。但现在很多国内大厂采用的都是进口的漆包铜线和铁芯材料,所以品质上并不比国外产品差,但价格能便宜很多。
有朋友曾经大肆的取笑鄙人的胆机:说输出变压器素质不佳,但声音倒不错,呵呵,输出变压器素质不佳,怎么会声音不错呢,逻辑混乱,自相矛盾,可见其对胆机基础知识一窍不通。一台国产的胆机只要有不错的输出变压器,就有磨改的价值。否则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理论上来讲,目前,输出变压器用高 N的纯银和铍镆合金来饶制,是最理想的方式了,但恐怕只有富豪和贪官才能买得起了。俺们工薪阶层是想都不用想了。
KT90是四极管,素质比KT88好些,不是单端甲类的,束射四极管虽然可以接成三极管的方式,但功率大大降低,意义不大。还不如直接用三极管了。单端甲类输出一般只采用直热式三极管。其他管子也可以,但似乎是脱了裤子放屁。
国产胆机,说句实话,因为成本的原因,都只做到了60-70%的水平,换句话说还有30-40%的提高余地。适当的磨改可以完全提升1-2个档次,前提是输出变压器的素质要好。否则没什么磨改的意义。你既要便宜,还要好声,除了磨机,没有其他路可走。
呵呵,鄙人讲的都是些粗浅的原理,更本谈不上什么专业,胆艺轩里的一些老烧比俺专业多了,很多资深老烧更本不上网的。
JBL的喇叭我借回来玩过很多,包括很多4系列的,总的来说,JBL不难驱动,很多灵敏度都在90以上。只要控制好就可以了,JBL的监听喇叭,声音还是属于比较直接的,音色也比较准确,少修饰,有的人听来可能觉得不好听,其实4系列本来就是小型录音室的监听喇叭,不求好听,但求真实准确。大名鼎鼎的4344就不用说了。我觉得兄弟如果要上胆机的话,可以考虑20瓦-30之间的单端甲类输出的类型,比如211和845,都很不错的,功率也足够。300B么功率确实有限,局限性大点,但会细腻点。我不太建议搞个胆前级接400后级,一则太麻烦,2则匹配不太容易。推挽工作的胆机,我依然不太推荐,使用的时候有很多麻烦,而且后期把玩的成本比单端的还高,没有经验的还容易损坏机器。比如要定期调节偏流什么的,没有经验的烧友操作不当,容易烧毁机器,但单端则省了很多麻烦,音色也好很多 ,和JBL比较搭配。以上只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一切最后以耳朵为准,你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
6p14和6p3p是个国产自己命名的电子管,前者是旁热式五极管。后者是束射四极管。6p14在欧美就是EL84,EL34的小弟弟。凡是EL系列的五极管,素质最优秀的还是50年代PHILIPS MINIWATT生产的,6p3p就是6L6 。该管子各个品牌生产太多,音色各有特点,50年代英国和荷兰生产的略好些。这个区别么,因该说不管什么电子管,国产的和50年代PHILIPS生产的,在音乐感上区别很大。市场价格就说明一切了。当然现在的国产功率管子,做得也很不错,
有的个别型号的功率管子甚至和古董管子各有千秋,但电压放大管,似乎现在还没有能超过古董管的。特别是PHILIPS和大盾的古董管子,在音色上有一种的特殊乐感,温暖醇厚,丰润,细腻而不失甜美。另人着迷。
兄弟说出了俺的心声啊,呵呵,2A3、300B小功率单端不是说声音不好,实在是功率太小,搭配的喇叭局限性太大。必须是90 DB 以上的喇叭才行,而现代喇叭为了降低失真,灵敏度都高不到哪里去。推挽机器绝大多数都用四极管和五极管,内阻大,阻尼系数都做不高,只有三极管的1/10左右。低频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这个是硬伤,先天性的,即便加深度负反馈,低频有了改善,但瞬态特性又不理想了,所以作为初烧预算有限的发烧友,可以选择三极管推挽工作的甲类胆机,2A3、300B推挽工作也能获得10几瓦的甲类功率,推挽也可以做甲类的,相对来说在成本和音质之间取得一个折中的方法。211、845、805做推挽甲类就没必要了。功率太大了,频响做不好。但其实现在国产的一些211、845、805的单端输出的机器,价格也还可以,基本都在万元左右把,音质虽然离开理想的还有差距,但总比多级管推挽工作的要理想。至于现在热门的MELODY等单端甲类输出的胆机,个人觉得价格偏高,一半成本都花在了外观上,对发烧友的现实意义不大。性价比不高。
我自己家里后级有好几套,2A3一套,借来一套300B,6L6有2套,EL84一套。针对我的系统而言,推JBL4343最好听的还是2A3那套,推LS3/5A最好听的是6L6。2A3推JBL,把JBL的恶气都给收住了,出来的高频特别甜美醇厚,中频瓷实,低频干净。而300B推JBL4343高频稍微硬一些,低频就比较没了,想比2A3,300B推4343,声音比较没2A3那么甜美圆润结实。但是2A3推LS3/5A就声音比较闷暗了,LS3/5A用6L6推声音非常的甜美自然平衡。EL84推什么都可以,但是都不是最理想,就是比较干净清透。
呵呵,厂家的成品机器,因为成本原因,不可能给你做的很到位,都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所以就存在了某台功放推这个喇叭很好,推那个喇叭就不怎么样,其实我的理念是,一台真正优秀的胆机,包括有强劲的推动力和优秀的音质,在他可以驱动的范围里,推绝大多数喇叭都应该很出色,而不存在只能推某个喇叭的现象。好的功放还会暴露喇叭的缺点。但往往多数发烧友却认为自己的喇叭不错,是功放的缺点。
一台优秀的胆机必须具备:1. 强大的驱动能力和控制能力 2. 良好的音色和音质
当“米”不够,两者不能同时具备的时候,我的观点是宁可选择驱动力好的,也不要选择音色好的,因为道理很简单,没有力气,何谈音色,推都推不动,音色何来?音色你还可以通过换管子,和其他手段来弥补,驱动力没有的话,在你不具备DIY磨机能力的前提下,真是一点办法都没,只能换个机器了。
朱利达的JD300B我没有听过,没有办法评价,其实大家都对300B有个误区,由于媒体和商家不断抄作,在亚洲市场追捧的人日益增加 :
1. 功率太小,搭配的喇叭太有限,灵敏度必须超过90DB ,否则无法获得良好的动态表现,在300B诞生的年代,喇叭的灵敏度都在100DB左右,所以搭配不成问题,但现代喇叭灵敏度都在90以下,
2. 300B虽然中高频音色美伦美幻,但低频始终是他的致命伤,整个声音要做到平衡不太容易。这个是他管子特性决定的,在世界上所有的300B里,只有WE 300B的低频表现是如此的宽厚松润。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你不会相信其他厂家的300 B都相差甚远。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去买对2万元的WE 300B来插在几千元的国产胆机上。没有现实意义。
3. 有人为了追求增大输出功率,把300B的屏极高压吃到400V甚至更加高,已经接近极限了,其实这种做法使音质变差的同时,还大大缩短了管子的寿命。多几瓦又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
4. 对于任何一个厂家来说,要制作一台优秀的 300 B,其工艺难度远比做其他多极管大多了,300B只有在屏极电压300-350V的时候,负载阻抗在2.5-3K欧姆的时候,输出功率在6.5-8.5瓦的时候,音质最好。最后对于单端甲类输出的胆机的输出变压器来说,分布电容和漏感的要求比多极管高多了,初级绕组要有足够大的电感量,还要有很大的直流
工作电流。所以,很多厂家都是只看到做300B机器能赚钱,就一哄而上,大家都去大量的生产。其品质可想而知了。 比300B综合性能好的直热三极管多了,不要去跟风。有机会去听听天进新出的分体211机器。
兄弟说的问题我在前面的帖子已经论述得很透彻了,EL84是五极管。从理论上来说,五极管的线性是不能和三极管比的,内阻也高。非线性失真也大多了。但实际制作时候,由于受到材料,工艺水平,成本等很多因素的左右,出现EL84比300B好声也是可能的。但在相同的工艺水平和材料,以及相同的输出功率下,一般五极管想要超过三极管的音色是不太可能的。我们评价某个管子和其他管子的音色表现,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来比较,否则毫无意义。一台发动机有故障的奔驰完全有可能开不过桑塔纳。
管子功率越小,想对来说,变压器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高频响应,因为分布电感和电容都小,但不是说功率大,高频就一定做不好,具体还要看材料和工艺水平。每个电子管都有理想的功率范围,并不是说越小越好,太小了,有时候反而不能工作在线性范围里。比如我前面说的300B,你做2瓦也可以,但最佳表现是在6.5-8.5瓦之间。
国产胆机2万以下的都存在着显著的缺陷,成本放在那里,也不能怪厂家。进口的5-6万以下的也一样。换句话说:进口的胆机的实际水平也就1/3其价格国产胆机的素质。
添油加醋:ZT
金伟杰------电子管屏红是工作状态不正常的一种现象,不光是发烧友DIY制作,包括一些所谓国外名牌胆机也有。屏红系屏极电流过大所致,造成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还是工作点状态发生变化。由于屏极电流取决于栅负压或电子管自给偏压,而自给偏压又由阴极电阻产生,因此阴极电阻发生质变或栅极固定电压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屏流异常。
同理,如果电路产生了振荡,如高低频自激、电源内阻增大、滤波不良等,也极易引起电源退耦不良继而连锁造成电子管屏流增大。传统解决方法中,针对低频自激主要是加强退耦,减少电源内阻。如高频自激,则采用串并联或在屏极上串连电感,或在电子管阴极上采取相应措施等等。 但上述简单举措,并不能根本解决电子管的屏红问题,特别是推挽式胆机。一些电子管会在正常工作时无缘无故突然出现屏红症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说到底还是胆机输出牛的问题,而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特别是那些缺乏完善测量手段的个人业余DIY制作变压器,发烧友认定它的20Hz-20KHz频响曲线是平直的,但实际上它在30KH和50KH会突然出现急剧的峰和谷。由于变压器内部存在着极间电容、电感,而一个振荡电路只要满足了LC或RC条件就会产生谐振,这个谐振有可能落在高频也有可能落在低频,如果它们和管子发生了寄生耦合便会产生急剧的屏流振荡,从而严重时会损坏管,所以输出变压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很讲究。
有人以为通过一台信号发生器、一个毫伏表加一台示波器,就能测出输出变压器的准确数据。其实并不这么简单,输出变压器的正确测量是在额定电压、电流并在额定负载下,观察不同频率的反映,其测出来的值才较为准确。比如说一台300B的输出变压器,当它没有电流通过的时候,初级电感量达到80H或100H,有人会觉得很成功认为满足低频20Hz一点问题没有了。但当它通电后,这只变压器的电感量一下子就跌到8H、10H了,相差的很远。很多发烧友以为只要整来个电桥或电感表,就能马上知道它的电感量,但这样会测不准,特别是当电感量很大而超过100H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