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学校《语文》新教材的特点与教学呼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职业学校《语文》新教材的特点与教学呼唤
作者:沈彬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03期
摘要: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是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统一使用的新教材。新教材编写遵循科学性、基础性、适应性、职业性、实践性、生活性原则。新教材具有基于文体的组元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语文基础、体现实践活动性、注重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的整体协调性、选文注重经典性和语言质量、创设了选择空间等基本特点。新教材呼唤新观念、新应用、新教法。新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灵活应用教材,采取正确性、匹配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新教材;职业学校;特点;教学呼唤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1-0013-06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是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编写的,并通过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审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统一使用的新教材。 一、新教材编写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新教材以《大纲》的理念统率编者的学术观点,根据语文课程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材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具有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
基础性原则。从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角度出发,新教材克服了学科知识本位倾向,高度关注学习者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适应性原则。新教材充分考虑使用者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同区域文化基础、教育资源,学生学习基础、个性爱好、所学专业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材使用等方面留有适度空间,为学生、教师、学校实际需要进行再设计和再选择创造条件,最终目的是适应学习者的不同需要。
职业性原则。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职业性。新教材从三方面体现职业性核心内涵:一是职业思想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及职业综合心理素质;二是职业认知水平,如职业的综合文化素养、职业的通识知识水平等;三是职业实践能力,如一般职业中语文的应用能力、与具体职业相关的语文创新能力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