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综述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刘茹 专业班级 2012级会计电算化本科2班 学 号 2012029201 院 (系) 会计系 指导教师(职称) 王燕(讲师) 完成时间 2016年1月25日
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税制面临着同国际惯例接轨、同世界税制协调的任务,改革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已势在必行。企业所得税作为我国税收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税种,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影响重大。企业所得税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参与企业分配,调整企业间收入的一个重要税种,在整个税制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适应了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于理顺国家和企业之间分配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企业所得税的发展历史和国外税收的研究现状,分析他们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国内外文献研究;改革
1
一、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发展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参与企业分配,调整企业间收入的一个重要税种,在整个税制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贯彻和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实践逐步建立起来,并在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经过改革逐步完善。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20多年间,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中,为了适应中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需要,建立涉外企业所得税制度是作为中国对外的一项重要措施先行出台的,它标志着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的起步。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制定的第一部企业所得税法。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在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中,开征国营企业所得税是作为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出台的,它标志着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同时完善了集体企业所得税制度,建立了私营企业所得税制度。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条例(草案)》和《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1985年4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中,企业所得税的改革适应了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体现了统一税法,简化税制,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步骤上,分为两步走,先后完成了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和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标志着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向着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步伐。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和利用外资的发展,为了解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时废止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外国企业所得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公平税负,促进竞争,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国营
1
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
二、 国内研究情况
田文山认为建立科学、严密、高效合理的税收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所得税相对其他税种来说,具有政策性强、计算过程复杂、不易操作等几个特点,它贯穿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几乎都与所得税密切相关。如何抓住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契机,进一步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更好地实现企业所得税组织收入、调节经济和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功能,成为摆在广大税务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
皮科兵指出了各国企业所得税税制对我国的经验启示,论述了目前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税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内外资企业两套税制并存、税收优惠措施过多过滥、税率偏高、税权划分混乱,企业集团所得税税制存在盲点等,分析了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制中所存问题产生的一系列负效应。造成市场不公平竞争,损害企业集团的发展,使税收征管效率低下,造成巨额税收流失;指出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制的改革方向应当是,统一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税法、明确纳税义务人,确定适当的税率,统一的税基,建立相对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建立中央与地方同源共享、分率计征的分税制度。
夏秀丽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各国的税制改革与完善,出现越来越多的相关性和协调性。企业所得税作为我国第二大税种,在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形成前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所得税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的所得税制度、改革开放后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新企业所得税实施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度。现行企业所得税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将企业所得税上升到法律级次,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重新界定了纳税人,规范了税收优惠等,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我国企业所得税制进入全新的阶段。但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过程中,新的税收问题也渐渐出现,新企业所得税法还存在诸多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不匹配和不尽人意的地方。
林素敏提出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所得税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的企业所得税管理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企业所得税管理机构不完善、纳税评估体系不完善以及税收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不足。对这些问题的完善,正确的对策是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