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参考题

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参考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8:32:31

9、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全面性与整体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社会性与时代性;辩证统一性。

10、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11、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明确散步的概念;明确散步的目的;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12、“做中学”的基本环节是什么?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环节。

13、简述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14、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哪些特点?家庭科学教育的潜移默化性(2)家庭科学教育的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

15、请谈谈你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理解?《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教育目标可以归类为三个方面,即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科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和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一)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1)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三)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1)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2)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

16、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特点: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17、举例说明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 科

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原则:(1)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2)遵循地方性的要求,就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 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季节性原则:(1)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遵循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18、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19、什么是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范围包括哪几个方面?.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社会资源的范围可分为下列四个方面:(1)自然资源,(2)物力资源,(3)组织资源,(4)人力资源。

20、简述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

(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

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

(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

选择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6.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

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8.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9.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11.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12.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5.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6.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搜索更多关于: 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参考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9、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全面性与整体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社会性与时代性;辩证统一性。 10、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11、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明确散步的概念;明确散步的目的;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12、“做中学”的基本环节是什么?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环节。 13、简述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3)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