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考生答题分析
四、第Ⅱ卷非选择题必考分析
1.第Ⅱ卷 必做非选择题整体评价
主观必考题按照实验题、化工流程题、反应原理题的考查顺序进行设置。以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考查为核心,分别涉及元素化合物和实验化学等内容,突出学科内综合,体现“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的考纲修改原则。
26题以陌生的凯氏定氨法为考查背景,要求考生在陌生情境中能选择性的学习题示新信息,合理利用中学所学知识完成对实验装置的作用、目的、仪器的名称、试剂的作用、定量实验计算的解答,对考生自学能力、信息素养等有较高考察要求。
27题化工工艺流程题有“化学与技术”的影子,相对2016年的试卷顺序提前到“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的前面,考查核心是化学反应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涉及实验条件选择、反应转化关系、图像和图表分析、反应方程式书写、物质结构分析、Ksp计算等。
28题围绕H2S考查了酸性强弱的比较的多种方式、焓变计算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平衡转化率和平衡常数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考查的是近年常考的热点问题,综合性不强。
主观必做题注重能力立意:试题情景陌生化、信息呈现文字叙述、图表(图像)化学语言混搭化、定性问题定量化、化学问题综合化、化学问题数学化。
计算比重大幅提升;加大考查方程式(特别是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考查学生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提升知识迁移能力。注重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与“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注重化学问题分析过程和思维深度。
第Ⅱ卷 非选择题必考难度
年份 题号 题总分 平均分 难度 26 15 6.85 0.457 2017全国卷(43分)P=0.427 27 14 3.6 0.257 28 14 7.46 0.533 26 14 6.26 0.447 2016全国卷(43分)P=0.427 27 15 6.84 0.456 28 14 5.25 0.375 说明:难度值P=平均分/满分值,难度值P越大,表明题目越容易。 统计结果分析:难度以P>0?7为容易,P<0.4为难, 0.7>P>0.4为中等难度
5
2.化学Ⅱ卷必做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26.(15分)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
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 NH3+H3BO3= NH3·H3BO3;NH3·H3BO3+HCl=NH4Cl+ 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__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
c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____%。
【答案】
(1)使容器内与外界大气压相同 (2)防暴沸 直形冷凝管
(3)c中温度下降,水蒸气变为液态,装置内压强减小 (4)①液封,防漏气 ②(5)
NH?4?OH?↑?H2O===NH3△;保温使氨完全蒸出;
1.4cVm7.5cV;
m
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