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蜘蛛毒腺的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蜡带,左手持毛笔将蜡带提起,摇转速度不可太急,通常以40-50r/min。
(7)切成的蜡带到20-30cm长时,右手用另一支毛笔轻轻将蜡带挑起,以免卷曲,并牵引成带,平放在蜡带盒(用一张A4纸取代)上,靠刀面的一面较光滑,朝下,较皱的一面朝上。
(8)用单面刀片切取蜡片一小段,放在载玻片上加水一滴,置于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切片是否良好。
(9)切片工作结束后,应将切片取下用氯仿擦去刀片上沾有的石蜡,把切片机擦干净妥善保管。 (七)贴片
1.取一片清洁的载玻片,滴1滴粘片剂于玻片中央,然后用洗净的手指加以涂抹,便成均匀薄层。
2.滴1—2滴的蒸馏水于涂粘片剂的载玻片上。
3.用小镊子夹取预先用刀片割开的蜡带,放在水面上,注意蜡片光亮平整的一面贴于玻片上,并使之处于稍偏玻片的一端,另一端便于贴标签。
4.把玻片摆好位置,在酒精灯火焰上方适度加热至蜡片舒展。或者放置于预先加热的展开台上(温度保持在40—50℃)。此时蜡片因受热而伸展摊平。
5.展开后把载玻片放在平盘上编好记号置于37℃的温箱烘干,一昼夜干燥后即可取出存放于切片盒待染。 (八)脱蜡复水
5
石蜡切片经二甲苯Ⅰ(等量的石蜡和二甲苯)、Ⅱ(纯二甲苯)脱蜡各10—15min,然后放入100﹪、95﹪、90﹪、80﹪、70﹪等各级酒精溶液中各3-5min,再放入蒸馏水中3min。注:染色液多数为水溶液,因此,染色前必须将蜡脱去,使切片中的材料由有机相进入到水相。一般采用二甲苯脱蜡,逐级复水与脱水浸蜡过程正好相反,但是由于蜡片较薄,所需时间比脱水浸蜡要短的多。
(十一)苏木素—亚甲蓝染色、脱水、复染、脱水和透明 染色步骤如下: 复水 染色 脱水 复染 脱水 透明 100﹪Alc.Ⅰ 100﹪Alc. Ⅱ 95﹪Alc. Ⅰ 95﹪Alc. Ⅱ 90﹪Alc. 85﹪Alc. 80﹪Alc. 70﹪Alc. 自来水冲洗 苏木精染液 70﹪Alc. 80﹪Alc. 85﹪Alc. 90﹪Alc. 0.5﹪亚甲蓝(95﹪Alc.溶液) 95﹪Alc. Ⅰ 95﹪Alc. Ⅱ 100﹪Alc. Ⅰ 100﹪Alc. Ⅱ 1/2二甲苯+1/2Alc 二甲苯Ⅰ 二甲苯Ⅱ 5m 5 m 5 m 3 m 10 m 10 m 10 m 10 m 2次(10 m) 10 m 3 m 3 m 5 m 5 m 5 m 20 m 10 m 10 m 10 m 10 m 15 m 15 m (十二)封藏:切片经染色、脱水、透明后,即可用封藏剂将其封藏
6
藏起来,目的是永久保存切片,便于镜检。材料透明后,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封藏,在桌上放一张洁净的吸水纸将含材料的载玻片从二甲苯中取出放在纸上(切面的一面向上),迅速地在切片的中央滴一滴树胶(千万不能待二甲苯干燥后在进行),用右手持小镊子轻轻地夹住盖玻片的右侧,稍微倾斜使其左侧于封藏剂接触,然后再缓慢地将盖玻片放下,这样就可以减少或避免产生气泡。如胶液过多,可在干燥以后用刀刮去,并用纱布蘸二甲苯拭去残留的树胶。 五、 实验结果
1、 我们小组做了12个装片,其中在显微镜下能明显看到毒腺细胞
组织的有4片,有1片毒腺组织较完好,其余3片组织不完整,中间有断裂的现象,但轮廓较清晰。
2、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毒腺细胞组织成水滴状,其中毒腺细胞呈椭
圆或圆形,能看见细胞核并呈蓝色(苏木素染成),而细胞质呈浅蓝色(亚甲基染成)。 3、 以下是在镜下观察拍的照片:
7
六、实验结果分析
1、我们小组的装片只有几张有毒腺细胞组织,可能原因是我们再选取蜡条的时候,没有选择出具有毒腺的蜡条,还有原因是毒腺组织在切片过程中断裂。
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毒腺组织并不是很完整,可能原因是,第一,固定时酒精浓度过高,组织有破损;第二,我们对毒腺脱水的酒精起始浓度过高,使毒腺过度脱水,组织较脆,在切片过程中容易断裂,所以细胞组织不完整,毒腺轮廓也不完整。
3、装片上还观察到许多白色状物质,这可能是残留在载玻片上的蜡,
8
说明在脱蜡过程中没有把蜡完全脱掉,因注意时间和二甲苯的使用。 4、在切片过程中,切出的蜡带连续的较少,而且不平滑完整,有的有破裂处。原因可能是,第一在修蜡时,没有把蜡块修整平整;第二是没有调整好蜡块和刀片的角度和位置;第三可能是切片中速度过急。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