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第三版)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施志平
设计意图: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先是讲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被水滴穿,接着讲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来列举三位名人因着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最后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
考虑到课文的这一脉络,我分几步设计了教学程序:开始先让学生谈谈各自的理想,引导到对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意在让学生理解“滴水穿石”的意思,了解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这是知识的基础部分;接下来通过学习文中的三个例子,让学生们懂得具有这种精神便会取得成功,为了让他们对此有更深的体会,课中我安排了“小小交流会”,并出示了自己搜集的资料,意在把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最后让学生在自悟中得到启示,积累相关成语,强化情感体验。
本设计以培养语感为核心,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运用、迁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自读感悟和适时点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通过交流资料,增强对文中所说明的道理的认识,培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实现课内外融合;通过读背名言,增加文化底蕴,实现文本向超文本的跨越;通过练说练写,强化积累,进行情感熏陶,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设计注意对教材内容的提炼、重组,并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阅读感悟,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评价、品词提高阅读感悟能力,积累语言材料。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搜集到的事例,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3、初步了解课文运用事例、正反结合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读书感悟明白课文说明的道理,提高阅读感悟能力,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理解事例中人物的“滴水穿石”的精神,理解他们击穿的“顽石”是什么,从而强化对文章说明的道理的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通读全文,搜集能说明“滴水穿石”这个道理的事例,写在纸条上夹在书里。 教师――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
一、漫谈理想,引入课题
1、同学们,当一名学生喜欢、家长尊敬的好老师,一直是我梦里的追求,心中的理想。那么,你的理想又是什么呢?说说看!(3人)
2、同学们的理想真伟大,但打开理想之门还得有一把金钥匙。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将这把钥匙送给大家,想要吗?(出示图片),请看屏幕!见过它吗? 简介:这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一块很特别的石头。
3、(出示一句话):“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 (1)、读读这句话,告诉同学们,这块石头有什么与众不同?
(2)、那么,是哪位大力士把它变成这个样子的呢?(水滴!)学贵有疑,善于提问也是会学习的一种表现,现在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名回答)
同学们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寻找答案!
二、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打开课本,默读寻找水滴为什么能滴穿石块?(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画一画关键语句。)
2、学生回答后老师相机出示(课件): (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 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3、专心读书,你一定会找到答案。在同学们刚才找的这几句话(出示)中,哪两个词最能概括小水滴的精神?
(根据回答红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4、读读第一段话,那句话告诉你,这是“目标专一”的小水滴?(出示课件)
哪些地方告诉你小水滴是“持之以恒”的?(根据回答绿化一些词)(出示) 5、谁来当一当小水滴,读出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出示(指名读,评议)
同学们愿意成为这种小水滴吗?齐读
6、让我们一起见证那水滴给我们带来的奇观吧!(出示课件动画)此
时此刻你想对小水滴说些什么?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
复着一个动作:滴呀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终
于令人惊讶地滴穿了石块,出现了这一世间奇观!这一奇观,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生答,板书课题:滴水穿石)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板书!
7、水滴的力量微不足道,可是它——,(出示第二段话),!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小小水滴能滴穿顽石,而倾盆大雨,多么猛烈,却连一片树叶也穿不了,这是为什么呢?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吧! 2、出示句子:
2
“雨水,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所以……。”
4、作者介绍滴水能穿石是从正面来讲的,那么这里写雨水不能穿石就是从――(反面)来叙述的!这就是正反结合的叙述方法。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水是至轻至柔,石至刚至硬,却禁不住水滴这样持之以恒、目标专一地滴呀、滴呀。在作者眼里这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它还是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由小水滴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作者顿生感慨,他说(出示句子)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指读这个句子。
对于成就事业的人来说,他们滴穿的“顽石“指的是什么呢?(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还指——?还指——?
2、课文用举例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三位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名人,他们分别是——大声读出他们的名字(出示课件)
4、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事例,仔细地读一读,想想事例中的人哪里让你感受到小水滴的精神?(圈画重点词句)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5、汇报交流: (教师提示句式):
我读的是 的事例,我从 等词句中感受到了小水滴的精神。 (相机理解“不懈努力、迷恋、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几个............词)读着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教师穿插资料)(出示)
李时珍
①是啊,为了完成巨著,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努力,人生有几个二十几年啊! 想象一下,在这二十几年里,他会遇到哪些困难?
也许他攀登过令人毛骨悚然的悬崖绝壁;也许他顶风冒雨,不远万里寻访名医;也许他因误食有毒药草而命悬一线;也许……有太多的也许.
2.访名医、尝草药,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许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才使他坚持到最后 爱迪生
①是的,功夫不负有心人。②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③爱迪生孜孜不倦的结果怎样呢?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每一项都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那么爱迪生是如何“孜孜不倦”钻研的?举例子 ....
3
如果说李时珍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充满艰辛,爱迪生孜孜不倦的一生让我们感受的则是(苦中有乐,乐此不疲),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齐白石 ①的确,时间就是生命! ④哪个词更能反映齐白石老人的深厚功底?
炉火纯青这个词与炼丹有关,但齐白石炼的是什么? ⑤故事里哪些词语能表现他的画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通过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⑥对啊,齐白石老人用一辈子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画画。春天,他在和煦的春风里?描画犁田的老牛;夏天,他在阴凉的树阴下?观察小溪里的鱼虾;秋天,他在习习的凉风里?观赏各式各样的菊花;冬天,即使毛笔冻硬了,墨水冻成块了,——他还是坚持着作画……
所以他的画享誉世界。 ⑦老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刚才学习三个故事的时候也做到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像这样下去,我们还有什么书读不成呢?
读着这些词(出示课件),老师的眼前也出现了一个人,大家请看!(课件出示贝多芬头像及《命运交响曲》背景音乐)。这是谁?贝多芬从28岁开始听力逐渐减退,到50岁双耳全聋。这对一位作曲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创造出最美的音乐。他说:呃住命运的喉咙,绝不能向它屈服。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无声的世界里谱写最美的乐章。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曲子在世界乐坛掀起狂澜,他的作品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珍品。(音乐渐响再渐弱)
你的眼前还出现了哪些人的身影?(仿照课文介绍一位名人事迹,修改自己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能用上学过的词语就更好了,过会儿交流。)
(张海迪:身残志坚,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田中角荣:矢志不渝,最终化用成蝶;汤展:用脚书写灿烂的人生;高斯:持之以恒,最终攀上成功的顶峰;富兰克林:努力奋发,使一切皆有可能;罗蒙诺索夫:苦尽甘来,希望你能以他为榜样)
6、小结:同学们,当你因困难而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如何选择,(出示
课件)
7、当你因挫折而伤痕累累的时候,希望你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滴穿”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块块?顽石,实现自己的理想(板:实现理想)
4
8、想到这些人,作者十分激动,他情不自禁地想对所有人说??(出示)再读!
五、总结课文
1、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一定也深有感触吧?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2、学生交流,同学们感慨万千,本文的作者更要我们牢记滴水穿石的启示(板书:的启示)。一起读!(课件出示):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板书:的启示)。一起读!
3、其实,在课内外阅读中,我们学过许多这方面的内容,比如(课件出示): 愚公( ) 绳锯( ) 精卫( ) 聚沙( ) 只要工夫深,( )
这些成语,你会填吗?(出示填好的课件,一起读)
4、这些成语的意思,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出示,指答)
目标专一而不 ,持之以恒而不 ,就一定能够 。 5、(出示完整的句子)
同学们,谁都想收获成功的快乐,谁都想拥有实现理想的辉煌。但只有在学习和生活中持之以恒的去履行“滴水穿石”的精神,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充实而又价值,让我们高举这把金钥匙踏上理想的征程吧,一起读!
6、出示作业:
(1)、搜集有关滴水穿石的事例、成语和名言等。 (2)、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优秀教师、艺术家、先进劳动者等,然后写一篇报道,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不知不觉,四十分钟从我们的指尖划过,同学们的表现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感谢大家给我的配合,我将珍藏你们的一张张笑脸。谢谢你们,下课! 附: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