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秋期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与“云南、两颗门齿化石、一
些粗糙的石器、炭屑和烧骨”这些描述吻合的原始人类是( ) A.山顶洞人 C.丁村人
B.元谋人 D.大汶口人
2.与“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天然火”“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相关的远古人
类是( ) A.元谋人 C.半坡人
B.北京人 D.河姆渡人
3.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
区域。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 A.北京人会人工取火
B.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D.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4.“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
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北京市 C.浙江省
B.陕西省 D.云南省
5.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
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 A.两颗门齿化石 B.大量炭屑 C.古鱼类化石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D.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
6.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下面关于几种原始人用火情况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元谋人知道使用火
B.北京人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 C.北京人学会人工取火 D.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7.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根骨针。这说明山顶洞人( )
①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能够缝制衣物 ③有了爱美观念 ④产生了宗教观念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纺轮”“彩陶”等信息都相符的古人类遗址,
其发现地点是( ) A.浙江余姚 C.陕西西安
B.北京周口店 D.云南元谋县
9.下图是万小晨同学参加深圳市自制教具活动比赛的作品——原始居民居住的
干栏式房屋,请问该房屋可以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 )
A.黄河流域,温暖湿润 B.长江流域,寒冷干燥 C.黄河流域,寒冷干燥 D.长江流域,温暖湿润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0.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习惯 C.自然环境
B.生产工具 D.生产力水平
1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中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
成长,夏日里稻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半坡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元谋人
12.下列关于原始农耕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畜 B.人们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13.下列古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4.在半坡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开垦耕地用的石斧、石铲,收割庄稼用
的石镰、石刀等;在河姆渡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骨耜,可以用来翻地。这些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 ) A.早期人类进化的重要依据 C.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依据
B.原始农业状况的重要依据 D.早期文字形成的重要依据
15.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代表当时最高生产
力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铁制农具
D.曲辕犁
16.“战争十分激烈,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黄
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材料描写的是涿鹿之战
②这次战争的交战双方是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 ③材料的叙述带有神话色彩 ④材料的叙述是真实的历史写照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17.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神农湖、神农阁、神农坛等景观,这些景观的
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 ) A.炎帝
B.黄帝
C.禹
D.舜
18.“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9年4月5日,万余名海
内外中华儿女共祭黄帝。下列属于传说中黄帝的发明的是( ) A.文字 C.舟船
B.陶器 D.算盘
19.传说中的尧、舜、禹受到百姓爱戴的共同原因是( )
①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②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③事业为主,与民共甘苦 ④实行民主 ⑤建立王朝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0.它是中国上古“五帝时代”的一种“非血统继承制”,即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
贤德之人。它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等级制
D.分封制
二、非选择题(21题16分,22题12分,23题12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