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复习专练:《论语》选读
段对话回答。(2分)
答案:孔子认为人的言谈举止必须有一个原则,即“礼”,只有约束才能使行为合乎礼,才能真正为仁。
(2)你认为这四句话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是否合适?为什么?(3分)
答案:示例一:合适。言行举止是一个人内心修养的表现,如彬彬有礼、重德内修、孝悌尊长等,无不是礼在行为中的体现。礼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虽然它有固守等级不合现代社会的消极方面,但我们只要批判地继承就是合适的。
示例二:不合适。礼作为当时的行为准则很好地稳固了统治者的统治,比如人际关系、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但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思想越来越多元化,行为准则也趋于多元化,以礼作为唯一僵化的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
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1)①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1分) 答案:犯上作乱
②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联系实际加以评析。(3分)
孔子认为真正的孝不仅仅表现在行动上,更要表现在心中。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当今社会日趋老龄化,子女对父母尽孝,不仅应体现在物质上,更应讲究“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常与老人交流,关心老人心理,尊重老人权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