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
(2)做复习第13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 (3)做复习第14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 ④提问:还可以提哪些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4)做复习第15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弄清楚图中基础地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③学生尝试解答。 ④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图中指一指,画一画。 ⑤独立解答:这时张华离烈士陵园还有多少米? 思考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 指出:在填数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观察以及乘法竖式计算步骤,一步一步思考得出答案。 复习 板书设计 习题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复习估算 补充习题第16、17、18、19页。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材第20~21页及“想想做做”。 1.会用速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乘11。 2.会用速算方法计算“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重点 1.两位数乘11的速算方法。 2.“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速算方法。 难点 如何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11,“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速算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准备:米尺、卷尺、秒表。 学生准备:记录本。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一、提问导入,引起悬念。 1.教师出示:□□×11= ,让学生确定另一个因数(两位数),成为一道两位数与11相乘的算式,教师很快地说出这道乘法算式的积。(板书:□□×11= )如: 生:18乘11。 师:18×11=198。 生:23乘11。 师:23×11=253。 ?? 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太快了,这结果不会是错的吧?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速算,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胃口吊的足足的,为下面学生自己探索速算方法做好铺垫。 2.学生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结果。 3.学生产生疑惑: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呢? 教学过程 二、教学新知 1.教师板演: 18 23 ×11 ×11 18 23 18 23 198 253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道式子的计算过程: (1)积是怎么得来的? (2)积与第一个因数的两个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3)你发现什么规律? 3.师生共同小结:积的百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同,积的十位上的数字是第一个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的和。
4深化学习,巩固提高。 (1)及时反馈。(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3×11= 32×11= 52×11= 71×11= 63×11= 45×11= 81×11= 5×11= a.让学生通过实践,再次发现问题:在57×11这个式子中,5+7=12,应该怎么办? b.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交流心得体会。 c.得出结论:满十进一。 (2)深化发展,发散思维。 67×11= 78×11= 48×11= 69×11= 22×28= 35×35= 56×54= 问题出现: 32×28和35×35、56×54=的因数变化了,又怎么办? 设计意图:前4题巩固刚刚探索出的两位数乘11的速算方法,后3道题让学生产生冲突,发现不能用刚才的速算方法去解决,引导其探索接下来“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速算方法。 5.引导学生找出这三个式子的特点: (1)这三个式子乘数的十位有什么特点? (2)这三个式子离得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同头尾合十” 又有什么特点呢? 6.师生共同小结:这三个式子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 10。我们把这样的式子称为:“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 7.引导学生探索“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1)学生先算一算、 填一填, 再和同学交流。 (2)教师板演三道算式并写出得数。 22 × 28 = □1 6 35 × 35 = □□2 5 56 × 54 = □□2 4 (3)积的末两位是怎样算出来的? 末两位前面的数呢? 8.师生共同小结:对于“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乘比它大一的数。 9.计算验证。 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 × 15 = 43 × 47 = 69 × 61 = 三、巩固应用 完成教科书第19页题目。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 说说有什么发现, 和同学交流。 24 × 26 = 44 × 46 = 74 × 76 = 25 × 25 = 45 × 45 = 75 × 75 = 四、总结提升 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 说说你的体会。
师生共同小结:1.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 2.发现规律后,要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3.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 有趣的乘法计算 □□×11= “同头尾合十” 18 23 ×11 ×11 22 × 28 = □1 6 18 23 35 × 35 = □□2 5 18 23 56 × 54 = □□2 4 198 253 补充习题第18、19页。 板书设计 习题 教学反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