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
①出示笔算题目。 ②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2.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一第7题。 ①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 ②学生独立完成,列出估算式和计算式。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估算的时候,怎么估算?为什么? (2)做练习一第8题 ①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出示第一个问题。 ②明确要看5辆这样的车够不够,可以先进行估算,大家自己先去估算一下。 ③反馈评议,出示第二个问题。 ④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校对答案。 (3)做练习一第9题。 ①出示情境,学生齐读题目,出示第一个问题。 ②引导学生认知,要想快速地知道买的是哪种瓷砖,可以进行估算。 ③学生估算,确定答案,教师教对。 ④出示第二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教对。 3.简单的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一第10题。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指出要求“一共收获苹果多少筐”,首先要知道“运走了多少”。 ④拓展深化: 一共收获的苹果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运走的,另外一部分是剩下的。 (2)做练习一第11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12幢这样的小高层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③反馈评议。 明确要求“12幢这样的小高层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必须先知道1幢可以住多少户,所以先求出一幢小高层可以住多少户。 (3)做练习一第12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独立解答。 ③反馈评议。
④总结:每一盒的支数×盒数=总支数 单价×数量=总价钱。 练习一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12×10= 120 30×40=120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4×53=1272 板书设计 2 4 × 5 3 7 2 1 2 0 1 2 7 2 补充习题第6、7、8、9页。 习题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 教材第9、10页,例5,“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7题。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2.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 理解、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难点 理解先算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其实是两位数乘几个十,得数是若干个十,应该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 教法:练习指导。 教学方法 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 学生准备: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喜欢足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超市买足球,好吗?(出示主题图) 2.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3.在交流中提出问题:“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多少元?”让学生说出算式后板书: 32×30= 二、讲授新课 1.探讨算法。 ⑴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 ⑵谈话: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⑶汇报算法。 2.掌握方法。 ⑴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 口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口算的呢? 生:先算出32乘3的积,再在后面添一个“0”。 那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学过程 (板书) 对于这个竖式,第一步都为0,只相当于算了一下第二步,然后在后面添一个“0”。所以可以对这个竖式简化一下。 ⑵介绍简便方法:
(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 ⑶问: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列竖式计算?为什么?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集体评讲做法,并让做错题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 32×30=960(元) 板书设计 习题 答: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960元。 补充习题第10、11页。 教学反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