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年级数学下册之克和千克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克和千克》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按排:第1课时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弹簧秤、盘秤、盐、硬币、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情感目标:
1、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2、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实际观念) 八、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导入。
师:大家喜欢吃水果吗?我们买水果一般去哪里买呢?挑好水果后又应该干什么呢?(要先知道水果有多重)
2、出示问题,师:要知道物体的轻重,该怎么办呢?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二)操作探究,感悟新知。 1、认识秤。
师:要想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怎么办?(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采用秤称的方法。)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秤,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磅秤、电子秤、弹簧秤、盘秤、杆秤、天平)
2、认识“克”
(1)怎样表示物品有多重呢?
生自由说后师小结:“公斤、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重量单位,除了斤和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克和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 (2)了解克与千克的来历。师介绍克可以用字母“g”来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来表示。
(3)掂一掂,建立“克”的观念。 1克有多重呢?
出示一枚2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师先示范),让学生说说感觉怎样?(很轻)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大约就是1克重。
再次感受。学生活动:每个同学拿一个2分硬币闭上眼睛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的实际重量。
举例:你能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回形针、瓜子、开心果、纽扣、药片等等)
师课件举例,让学生再次感知“克”的概念。
(4)学习使用盘秤。出示钩码、砝码,让学生们掂一掂,估一估,然后再称一称,称之前教师先给学生指导如何使用盘秤。
陆续出示5个200克的砝码,让学生算一算,有多少克?然后集体称一称。(板书1000克)
3、认识“千克”
(1)出示重1千克的秤砣,让学生先掂一掂,猜一猜有多重? (2)用弹簧秤称出秤砣的重量(板书1千克)
(3)这个秤砣和这5个砝码哪个重呢?我们用天平试一试。天平演示1千克=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质量约为1千克的物品,如: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等。再掂一掂,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
(三)巩固深化、训练提升。 1、填空:
2千克 = ( ) 克 3000 克 = ( ) 千克 ( )千克 = 5000 克 ( )克 = 7 千克 2、在方格里填上>、<或=
1200克〇1000克 1300克 〇2千克 600克〇1千克 3000克〇3千克 3、在( )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4、用手势判断 5、深化练习:
改错题:下面是小明写的日记你认为 对吗你应该 如何改正? 1. 我到超市买来10个苹果共重1克.还买来一条鱼重400千克.一共用了20元.
2. 我又到了动物园看到了我喜欢的重达5000克的大象和漂亮的净重3000千克的孔雀。
是真是假:
明明今年10岁,重30克。今天,他去超市买了一枝长7克的铅笔,买了一袋重200千克的果冻。还去了动物园看见了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它的体重约2克;还看见世界上最大的鸟——鸵鸟,它的体重约100千克重.它的一个蛋就重1500克。
(四)回顾全课,畅谈感受。
请同学们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十八
2、找磅秤或体重秤,称出自己的体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