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都河南岸城区段防洪堤工程03标施工组织设计
焉耆县开都河南岸城区段(桩号:75+001.008~76+000)防洪堤工程03标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工程说明及施工条件
1.1工程说明 1.1.1工程概况
焉耆县开都河南岸城区段防洪堤工程位于开都河焉耆县境内,具体位置:开都河铁路桥至团结渠龙口上游300m处南岸堤防护岸工程,防护总长度为4.7km,第三标段长为 1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113°36′,北纬42°03′~42°01′,海拔高程1055~1065m。焉耆县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约50km,工程区穿焉耆县城而过。根据现场条件,按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新疆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都河南岸城区段防洪堤工程03标项目部
=5=
焉耆县开都河南岸城区段(桩号:75+001.008~76+000)防洪堤工程03标施工组织设计
1.1.2气象条件
焉耆县属典型的中温带赶赶干旱荒漠气候,具有南北疆过渡的特征,空气透明度较大、日照时间均匀、寒暑悬殊、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干燥而多风。1月平均气温-12~13℃,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风速2.3m/s,年平均最大风速20m/s,风向为西北风。最大冻土深0.95m。
1.1.3水文 1.1.3.1地表径流
开都河发源于天山中部的艾尔宾、伊连哈比尔尕、那拉提、科克拉克等山脉,河道全长560km。该流域集水面积22516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焉耆站为25.59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81.15m3/s。
1.1.3.2洪水
影响开都河流域洪水的三大因素是:气候、自然地理及人类活动。 受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开都河具有以下三种不同特征的洪水类型: 即:消融型洪水、暴雨型洪水、雨雪混合型洪水。
本工程区位于开都河铁路桥~团结渠龙口上游300m之间,根据《新疆开都河防洪规划洪水水文分析计算》(新疆水利厅巴音郭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4年2月)、《开都河第二分水枢水文分析计算补充材料》(新疆水利厅巴音郭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11年3月)报告,此段河道不同频率下的设计洪水洪峰流量见下表。
工程区不同频率最大洪峰流量 表1-1 单位:m3/s 频率P% 开都河铁路桥 团结渠龙口处 50 368 365 20 588 584 10 743 738 5 895 889 3.3 1000 997 2 1085 1080 1 1241 1230 0.5 1383 1370 0.2 1576 1560 0.1 1718 1700 1.1.4工程地质 1.1.4.1区域地质 (1)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开都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区与湖滨沼泽湿地区的过渡带上,地形平坦开阔,开都河自西向东最终流入博斯腾湖。纵观工程区外围地形,其北面40km以外为近东西向延伸的天山山脉,西侧约100km为霍拉山,南面约40km为库鲁克山,东面为平坦开阔的湖积和冲积平原。工程区内,地形总趋势是北高南低,地形起伏不大,纵坡较小,海拔高程一般为1055~1065m。工程区主要地貌单元有冲积平原区和湖滨沼泽湿地区。
拟建的防洪堤位于开都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区,地形总趋势是北高南低,地形起伏不大,纵坡较水,地面海拔高程1055~1065m,河道宽300~600m不等。
(2)地层岩性
工程区位于开都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区与湖深沼泽湿地区的过渡带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Q4)。
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广泛分布于工程区内, 主要有:冲积(Q4al)粘性土、粉土、粉细
新疆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都河南岸城区段防洪堤工程03标项目部
=6=
焉耆县开都河南岸城区段(桩号:75+001.008~76+000)防洪堤工程03标施工组织设计
砂、中粗砂层、沼泽堆积(Q4f)的淤泥及盐类物质等。
(3)水文地质
在勘探深度18.40m内,堤防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微承压水。堤防区第四系孔隙微承压水埋深3.67~4.86m,对应的微承压水水位高程一1053.81~1055.72m。其含水层岩性多为含粉质粘土、淤泥层,局部为细砂层,含水层厚3.10~5.30m。开都河河水矿化度为172~256mg/L,PH值为7.7~8.3,河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SO4-Ca-Mg;地下水矿化度1034~1226mg/L,PH 值为7.5~7.7,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 SO4-Ca -Mg- HCO3- SO4-Ca。
堤防工程的测量地下水位日期是为枯水期月份,加之开都河河水流量小,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在灌溉用水期地下水位将抬升,水位变幅为0.5~1.5m,
1.1.4.2堤防工程地质
本段堤防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国0.40s,相应的地震烈度为Ⅶ度,属于区域构造相对稳定地区。
由于本次勘察的防洪堤所在位置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基本相同,分为一段。据钻孔揭露,在本次最大18.4m勘探深度内,沿堤线地层为第四系堆积物,发其成因可分为以下两种:
(1)全新统人工压实填土著(Qr4):主要分布于开都河两岸防洪堤上,厚度一般为1.5~3.6m,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与粉土。
(2)全新统冲积物(Q4al):本次勘探深度未揭穿全新统冲积层。从勘探深度18.4m的结果来看,冲积物主要由粉质粘土、粉砂、细砂、中砂组成,结构松散-密实。
1.1.4.3天然建筑材料
由于工程区无天然混凝土粗、细骨料料场,此次选择和静县河山砂石料场作为本次工程的混凝土骨料料场。和静县河山砂石料场位于和静县城以西,和静县至巴润哈尔莫镇公路的黄水沟东支河道内,该料场属于和静县成品料场,料场距本标段约 40 km。
块石料场采用库尔勒市成品料场,位于穆斯林墓地西北部的霍拉尔山山前,表层大多覆盖有第四系坡积物,其厚度约0.5~1.0m,山体岩性主要为花岗岩、石灰岩为主。料场距本标段约 50 km。
填筑土料场T1料场位于团结渠扬排站附近,为荒地,该料场地形比较平坦,宽约240m,长440~500m,产地面积平均约110000m2,据探坑揭露:上覆无用层厚0.5m,岩性以粉土为主,松散,含盐量较多,肉眼可见易溶盐颗粒,含腐殖质;有用层平均厚度1.00m,为低液限粘土,地下水埋深一般1.40~1.70m,有用层基本都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开采条件较好,交通较方便。料场距本标段约5.5 km。
砂料场T2位于的防洪堤工程74+300段开都河河床内,该料场为开都河砂子料场,属于焉耆县成品料料场。经过现场调查,该料场储量可满足设计用量2倍的要求,T2砂子料场中成品料岩 性为细砂,其平均天然密度为1.56g/cm3,天然含水量为3.6%,易溶盐含量为0.05%,最大干密度为1.68g/cm3,最小干密度为1.28g/cm3。料场距本标段约1.4 km。
新疆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都河南岸城区段防洪堤工程03标项目部
=7=
焉耆县开都河南岸城区段(桩号:75+001.008~76+000)防洪堤工程03标施工组织设计
1.2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
1.2.1工作范围:城区段防洪堤(桩号75+001.008~76+000)总长999m。
1.2.2工作内容:导流、截流与施工围堰、堤前铅丝石笼拆除、清基、防洪堤加宽填筑与开挖、堤前坡脚重力式防冲墙C20砼浇筑、堤前C20砼块(拱门形)浇筑、堤前苯板铺设、堤前预制板铺筑、堤前C20现浇砼板浇筑、堤前水平段软体排、堤前水平段铅丝石筑、堤前水平段软排预制钢筋砼板铺筑、堤顶砂砾料路面及路沿石等组成。
1.3施工条件 1.3.1对外交通
开都河南岸城区段防洪堤工程03标段背水侧有拦河路穿焉耆县城而过,与库乌高速相连,交通方便,距库尔勒市约50km。 1.3.2施工场地
施工场地选择在防洪堤背水侧(桩号:75+610~75+875)右侧焉耆县局建部门管辖的空地上,生产和生活相结合。 1.3.3材料来源
(1) 水泥、钢筋、柴油、汽油及苯板等原材料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并运至施工现场。
(2) 天然建筑材料:由于工程区无天然混凝土粗、细骨料料场,此次选择和静县河山砂石料场作为本次工程的混凝土骨料料场。和静县河山砂石料场位于和静县城以西,和静县至巴润哈尔莫镇公路的黄水沟东支河道内,该料场属于和静县成品料场,料场距本标段约40 km。块石料场采用库尔勒市成品料场,位于穆斯林墓地西北部的霍拉尔山山前,表层大多覆盖有第四系坡积物,其厚度约0.5~1.0m,山体岩性主要为花岗岩、石灰岩为主。料场距本标段约50 km。
(3) 水: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从施工管理区附近打井解决。
(4) 电:生活及施工用电采用拦河路一侧的10kV系统电源,拌和站配备1台50kW发电机备用;根据工程区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配备2台14kW发电机作为砼浇筑施工电源。
第二章 施工现场规划与总平面布置
2.1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2.1.1 总体原则
以既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又符合创建文明建设工地为前提,充分利用现有对外交通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主坝工程规模、施工方案、工期、造价等因素,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标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施工、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规划生产生活区、对内对外交通、供电供水、停车场、备料场等。
新疆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都河南岸城区段防洪堤工程03标项目部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