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离散数学(第三版)》方世昌 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复习进程
二、考核说明
本课程的考核实行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形式。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0%,以课程作业的形式进行(共三次,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总成绩为100分,60分及格。
期末考试实行全国统一闭卷考核,试卷满分为100。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1、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有填空题(分数约占20%)、单项选择题(分数约占14%)、计算题(分数约占50%)和证明题(分数约占16%)。
填空题和单项选择题主要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性质和结论、公式及其简单计算。计算题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运算技能,要求书写计算、推论过程或理由。证明题主要考查应用概念、性质、定理及主要结论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要求写出推理过程。
2、考核试卷题量分配
试卷题量在各部分的分配是:集合论约占40%,数理逻辑约占40%,图论约占20%。
具体课程考核情况见课程考核说明。
附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填空题] 1. 设R
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关系R同时具有 性、对称性和
性,则称R是等价关系。
2. 命题公式G=(P?Q)?R,则G共有 个不同的解释;把G在其所有
解释下所取真值列成一个表,称为G的 ;解释(?P,Q,?R)或(0,1,0)使G的真值为 。
3. 设G=(P,L)是图,如果G是连通的,并且 ,则G是树。如果根
树T的每个点v最多有两棵子树,则称T为 。 [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中) 1. 由集合运算定义,下列各式正确的有( )。
A.
X?X?Y B.X?X?Y C.X?X?Y D.Y?X?Y
2. 设R1,R2是集合A={a,b,c,d}上的两个关系,其中R1={(a,a),
(b,b),(b,c),(d,d)},R2={(a,a),(b,b),(b,c),(c,b),(d,d)},则R2是R1的( )闭包。 A.自反 B.对称 C.传递 D.以上都不是
3. 设G是由5个顶点组成的完全图,则从G中删去( )条边可以得到
树。
A.4 B.5 C.6 D.10 [计算题] 1. 化简下式:
(A?B?C)?((A?B)?C)?(A?B?C)?(A?B?C) 2. 通过求主析取范式判断下列命题公式是否等值。
(1)(P?Q)?(?P?Q?R);
(2)(P?(Q?R))?(Q?(?P?R));
3. 求图中A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并写出它们的权。
B 7 C 1 2
6
A 2 5 3 D 4 E 1 F [证明题]
1. 利用基本等价式证明下面命题公式为恒真公式。
((P?Q)?(Q?R))?(P?R)
2. 用形式演绎法证明:{P?Q, R?S,P?R }蕴涵Q?S。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填空题] 1、 2、 3、
自反;传递 8;真值表;1 无回路;二叉树
[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中) 1、 A 2、 B 3、C [计算题] 1. 解:
(A?B?C)?((A?B)?C)?(A?B?C)?(A?B?C) =(A?~B?~C)?(A?~B?C)?(A?B?~C)?(A?B?C) =((A?~B)?(~C?C))?((A?B)?(~C?C))
=((A?~B)?E)?((A?B)?E) E为全集 =(A?~B)?(A?B) = A?(~B?B) = A?E = A 2. 解:
(P?Q)?(?P?Q?R)
?(P?Q?(?R?R))?(?P?Q?R) ?(P?Q??R)?(P?Q?R)?(?P?Q?R) ? m6?m7?m3 ? m3?m6?m7
(P?(Q?R))?(Q?(?P?R))
?(P?Q) ?(Q?R)?(P??P?R)?(?P? Q ?R) (分配律) ?(P?Q?(?R?R)) ?((?P?P)?Q?R)?(?P? Q ?R) ?(P?Q??R) ?(P?Q?R) ?(?P?Q?R)?(P?Q?R)?(?P? Q ?R)
? m6?m7?m3?m7?m3 ? m3?m6?m7
由此可见 (P?Q)?(?P?Q?R)? (P?(Q?R))?(Q?(?P?R)) 3. 解:
A到B的最短路径为AB,权为1; A到E的最短路径为ABE,权为3; A到F的最短路径为ABEF,权为4; A到C的最短路径为ABEFC,权为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