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版
兰州一中2017-2018-1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地理(理科)
一、单项选择题。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右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地形 B. 气候、水文 C. 土壤、植被 D. 植被、自然带
2. 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 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3.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A. 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减小
1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 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D.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答案】1. A 2. D 3. A 【解析】试题分析:
1.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地形,A对。 气候条件决定着水文、土壤、植被、自然带类型差异,B、C、D错。 2. 我国自然地理 要素的分布规律,地形复杂多样,从西向东表现为三级阶梯,A错。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冬季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夏季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等,B错。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C对。河流水量整体上从西北向东南依次增大,D错。 3. 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三大自然区域中,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A正确。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B正确。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C正确。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的变化基础不同,D错误,选D。
4.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中,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减小,A错。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少,三大区域中影响最微弱的是青藏高寒区,B错。青藏地区现在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C正确。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畜牧业为主,D错。 【考点定位】区域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基础。
【名师点睛】了解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人统一的整体,了解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区域内部不仅是一致性,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了解差异的基础。一致性是相对的,差异是绝对的。
4. 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主要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雷达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 D. 遥感 【答案】D
【解析】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事物进行遥远的感知,属于遥感。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主要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雷达技术不是现代信息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和导航,选择D。
5. 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的数据在GIS技术程序中属于
2
A. 数据处理 B. 信息源 C. 数据库 D. 表达 【答案】B
【解析】GIS技术程序包括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和表达,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是属于信息源。
6.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比较适宜的基准图件是
①城市等高线地图 ②城市气温分布图 ③城市行政区划图 ④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比较适宜的基准图件是城市等高线地图,城市地形影响道路选线,①对。城市气温分布图不影响城市规划,②错。城市行政区划图对道路规划影响不大,③错。交通条件对商业影响大,需要考虑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④对。D对,A、B、C错。 7. 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 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 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C.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D. 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答案】B
【解析】土地荒漠化指的是土地退化,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造成的危害有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B对。不会导致地质灾害频次增多,A错。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C错。臭氧层破坏,与土地荒漠化无关,D错。 读我国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其他 省 区 新疆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北 省区 占全国 40 比例(%)
8. 该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A. 大气污染 B. 荒漠化 C. 酸雨危害 D. 森林破坏
9. 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3
24 16 8 7 1 1 1 1 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