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细胞渗透性实验 - 图文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 2011年9月23日
姓名 系年级 组别 同组者
科目 细胞生物学实验 题目 细胞渗透性实验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2.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3. 掌握估测、比较各类物质进入细胞速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通透性屏障,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透到细胞内,可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溶液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由于溶质渗透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溶血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现象所用的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影响物质穿膜能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物质脂溶性的大小,因为膜骨架是有脂双层分子构成的,所以脂溶性物质易于穿过细胞膜;二是分子体积大小,较小的分子易穿过细胞膜;三是物质带电状况,因为细胞表面一般带电,不带电的物质易进入细胞。
判定细胞溶血不溶血的方法:溶血的溶液红的程度更高,且溶液发亮,透明度也更高。二是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细胞破裂后细胞形态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是膜结构上有一个小口,膜还是有结构的,只不过体积变小了。
需要说明的等渗溶液中细胞也会是破裂的,因为生活状态下膜两侧不断交换物质,代谢产物的积累使细胞渗透压的平衡破坏,同时有些代谢物质对细胞是有毒性的,所以长时间放置会使细胞破裂,所以做等渗实验时间不宜超过1h。
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入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
三、实验材料
试剂:鸡血,0.85%氯化钠溶液,0.0085%氯化钠溶液,0.8mol/L甲醇,0.8mol/L
丙三醇,6%葡萄糖溶液,2%Triton X-100
1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 2011年9月23日
姓名 系年级 组别 同组者
科目 细胞生物学实验 题目 细胞渗透性实验 学号
用具:显微镜、粗天平、载破片、盖玻片、滴管2支、离心管2支、离心机、
9试管、磁力搅拌器。
四、实验步骤
1、 取鸡血2-3ml,加0.85%氯化钠溶液4ml,在1000r/min条件下离心5min(RBC压积量应不少于0.3ml,否则应补加鸡血)
2、 将上述离心的红细胞按沉淀量配成50%浓度,总体积量应不少于0.6ml 3、 每组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如下溶液各3ml (1)0.85%氯化钠溶液 (2)0.0085%氯化钠溶液 (3)0.8mol/L甲醇 (4)0.8mol/L丙三醇 (5)6%葡萄糖溶液 (6)2%Triton X-100
4、向上述6试管中分别加入50%红细胞悬液1滴,用吸管吸打均匀。观察各管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观察时间一小时)。记录溶血时间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各溶液中细胞。
五、实验结果
1. 实验结果记录表
试管编号 1、3ml0.85%氯化钠溶液+1滴稀释鸡血 2、3ml0.0085%氯化钠溶液+1滴稀释鸡血 是否溶血 否 时间 结果分析 因为是等渗溶液,细胞失水吸水达到平衡,所以未发生溶血作用 0.0085%是极低的低渗溶液,显著低于鸡是 28s 2 红细胞细胞液的浓度,使大量的水进入鸡红细胞,从而使鸡红细胞溶血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 2011年9月23日
由于甲醇是脂溶性物质,且浓度高,所是 15s 以甲醇分子迅速扩散进入鸡红细胞内,从而使红细胞迅速胀破 由于丙三醇水溶性高,又加分子量相对
姓名 系年级 组别 同组者
科目 细胞生物学实验 题目 细胞渗透性实验 学号 3、3ml0.8mol/L甲醇+1滴稀释鸡血 4、3ml0.8mol/L丙三醇+1滴稀释鸡血 部分溶血 18min 甲醇更大,所以丙三醇分子进入细胞的速度较慢,发生溶血所需时间久,甚至有细胞不发生溶血 葡萄糖易溶于水,且分子量比丙三醇更5、3ml6%葡萄糖溶液+1滴稀释鸡血 部分溶血 21min 加大,所以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的速度比丙三醇更慢,溶血时间也更久,或不发生溶血 Triton X-100虽然是高聚物,但是由于它6、3ml2%Triton X-100+1滴稀释鸡血 是非离子分子,且它有溶解部分膜蛋白是 30s 的功能,使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加,所以也导致水迅速进入鸡红细胞,使红细胞发生溶血 表一 不同低渗溶液下的溶血现象
2.实验显微图像:
3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 2011年9月23日
姓名 系年级 组别 同组者
科目 细胞生物学实验 题目 细胞渗透性实验 学号
0.85%的氯化钠溶液 Triton
0.0085%的氯化钠溶液
丙三醇溶液
溶液
葡萄糖溶液
甲醇溶液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