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练习(必修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 图文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结合下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
A.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B.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
C.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D.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2.汉字的结构特点和它形成完整体系的时间分别是 A.图画文字和夏朝 B.方块表意文字和商朝 C.象形文字和夏朝 D.方块表意文字和周朝 3.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A.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B.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 4.下列有关我国汉字形体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汉字形体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B.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C.商代的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 D.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5.汉字形体演变在古文字阶段,其演变的序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C.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 D.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
6.如果按照汉字字体演变发展的脉络来排列,正确的排列应该是①篆书②隶书③楷书④草书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7.在上列作品中最为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的是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8.楷书显示了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的特点。下列书法家中不属于这方面的大家的是
A.颜真卿 B.欧阳询 C.怀素 D.柳公权 9.汉字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A.汉字自身的特点 B.书写工具的改进 C.知识群体的形成 D.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 10.关于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觉阶段②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发阶段③魏晋以前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少有追求审美功能④魏晋以后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被称这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 A.《兰亭序》 B.《九成宫醴泉铭》 C.《宣示表》 D.《乐毅论》12.下列行书大家生活在元朝的是
[
1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A.赵孟頫 B.颜真卿 C.文征明 D.苏轼 13.自东汉至今一直在通用的字体是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甲骨文
14.下列四幅图的表述,代表了当时(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绘画艺术最高成就的是
A B C D
15.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是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隋唐五代时期
16.属于隋唐时期杰出画家与作品的是①顾恺之与《女史箴图》②杨子华与《北齐校书图》③吴道子与《送子天王图》④阎立本与《步辇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风俗画是宋代画坛的最大的亮点,《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产生这种画作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提倡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18.下列著名的绘画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女史箴图》②《清明上河图》③《游春图》④《墨梅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9.元明清时期成就最突出的是
A.山水画 B.宫廷画 C.宗教画 D.文人画 20.春秋战国时期的艺人被称为
A.小丑 B.弄臣 C.优伶 D.戏子
21.关于中国戏曲在元代以前的发展历程,正确的是
A.原始歌舞→春秋战国杂剧、诸宫调→宋代、金代的优伶→元杂剧 B.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优伶→宋代诸宫调、金代杂剧→元杂剧 C.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优伶→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元杂剧 D.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诸宫调→宋代杂剧、金代优伶→元杂剧 22.明传奇由以下哪种艺术发展而来的
A.杂剧 B.南戏 C.昆曲 D.诸宫调
2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23.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生 ②净 ③旦 ④丑 B.①净 ②生 ③旦 ④丑 C.①旦 ②生 ③丑 ④净 D.①生 ②净 ③丑 ④旦
24.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鼎盛期 C.京剧是古代戏剧的杰出代表作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25.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于清朝时期 B.是北京地区的地方戏
C.同光十三绝是京剧的著名艺人
D.是徽剧和汉剧相互融会并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的新剧种 26.除京剧外,我国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如①秦腔②越剧③杂剧④黄梅戏⑤川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3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材料二:
材料三: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闲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请回答:
(1)汉字发展成为自觉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以上图文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朝代的书法成就?
(2)试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代表的那个时期的书法艺术特点。 (3)材料三是书法理论,它和材料一、二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鹳鱼石斧图》、《洛神赋图》和敦煌壁画(局部)
材料二:徐渭在画上自题诗:“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为春。”郑板桥赞美巩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回答:
(1)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说明《鹳鱼石斧图》的艺术价值和《洛神赋图》体现出的作者的绘画理念。
(2)材料二的两首题画诗,体现了怎样的文人画的精髓。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原始社会绘画作品选(图一、图二、图三)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