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学年上海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物理试卷
径为R,则卫星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星球的质量为_________。(万有引力恒量为G)
22B.如图所示,将两根完全相同的磁铁分别固定在质量相等的长木板甲和乙上,然后放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开始时使甲获得水平向右、大小为3m/s的速度,乙同时获得水平向左、大小为2m/s的速度。当乙的速度减为零时,甲的速度为____m/s,方向_______。
23.如图所示(a)所示,在x轴上有一个点电荷Q(图中未画出)。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2m和0.5m。放在A,B两点的检验电荷q1,q2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跟检验电荷所带电量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N/C,点电荷Q的位置坐标为x=____m。
24.如图所示,一轻绳一端悬于墙面上C点,另一端拴一重为1003 N的光滑小球,小球搁置于轻质斜面板上,斜面板斜向搁置于光滑竖直墙面上,斜面板长度为AB=L,图中θ角均为30°。则AD=_________,墙面受到斜面板的压力为___________N。(不计地面摩擦)
25.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均为0.4m处的P、Q两处分别 P Q 固定两光滑小定滑轮,细绳跨过滑轮,一端系一质量为mA= A 2.75kg的小物块A,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B=1kg的小球B。半 C 径R=0.3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 在P点的正下方,且与两滑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小球B套在B O 轨道上,静止起释放该系统,则小球B被拉到离地__________m
高时滑块A与小球B的速度大小相等,小球B从地面运动到半圆形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五.实验题(每题6分,共24分)
2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为_ _N。
(2)(单选)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5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27.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1)如图是平抛运动演示仪,当用小锤敲击弹簧片时,A球和B球同时开始运动。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 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在做“描绘平抛运动轨迹”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
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 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8.DIS实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实验。学生实验“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如图(a)所示,某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选择DIS以图像方式显示实验的结果,所显示的图像如图(b)所示。图像的横轴表示小球距D点的高度h,纵轴表示摆球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或机械能E。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b)的图像中,表示小球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机械能E随小球距D点的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填写相应图线所对应的文字)。 (2)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小球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传感器K的名称是__________。
(3)根据图(b)所示的实验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将力传感器安装在置于光滑水平轨道的小车上,通过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悬挂钩码。开始实验后,依次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6
安装了力传感器的小车 ①同时打开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滑轮 ②释放小车;
③关闭传感器,根据F-t,v-t图像记录下绳
水平导轨 钩码 子拉力F和小车加速度a。
F/N ④重复上述步骤。
0.981 (1)某次释放小车后得到的F-t,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0.815 此次操作应记录下的外力F大小为 N,加速度a 为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0.80 0 (2)(单选题)利用上述器材和过程得到多组数据数据作出a-F
v/m·s-1 图像,为一直线,则( )
1.64 (A)理论上直线斜率应等于小车质量
(B)直线不过原点可能是因为轨道没有调整到水平
(C)如果小车受到来自水平轨道的恒定阻力,直线斜率会变小 0.80 0 (D)若实验中钩码质量较大,图象可能会呈现一条曲线
位移传感器
1.80 t/s 1.80 t/s 六.计算题(30题、31题、32题各12分,33题14分,共50分) 30.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环在F=200N的拉力作用下,沿粗糙直杆由静止开始运动,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拉力F与杆的夹角也为θ=37°。力F作用0.5s后撤去,环在杆上继续上滑了0.4s后,速度减为零。求: (1)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环沿杆向上运动的总距离。
31.竖直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的左极板上,用长为l的轻质绝缘细线悬挂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将平行金属板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当滑动变阻器R在a位置时,绝缘线与左极板的夹角为θ1=30°,当将滑片缓慢地移动到b位置时,夹角为θ2=60°。两板间的距离大于l,重力加速度为g。问: (1)小球在上述两个平衡位置时,平行金属板上电势差之比U1:U2=?
(2)若保持变阻器滑片位置在a处不变,对小球再施加一个拉力,使绝缘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从θ1=300缓慢地增大到θ2=600,则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32.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质量为m=1kg,在左侧平台上水平抛出,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湍,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O为轨道的最低点,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对应圆心角为θ=106°,平台与AB连线的高度差为h=0.8m。(sin53°=0.8,cos53°=0.6)
(1)物体平抛的初速度;
(2)物体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时对轨道的压力。
7
3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长直水平面上,用水平细线紧绕在半径为R、质量为2m的薄壁圆筒上.t=0时刻,圆筒在电动机带动下由静止开始绕竖直中心轴转动,转动中角速度满足ω=β1t(β1为已知常数),物块和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块做何种运动?请说明理由.
(2)物块运动中受到的拉力.
(3)从开始运动至t=t1时刻,电动机做了多少
2m功? m(4)若当圆筒角速度达到ω0时,使其减速转动,并以此时刻为t=0,且角速度满足ω=ω0-β2t(式中ω0、β2均为已知),则减速多长时间后小物块停止运动?
8
R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