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Fsin?=100?sin300=50(N)
17.F=?G=10?0.2=2N 18.(1)6N (此时是静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三个力的合力为0, 摩擦力 F=F1-F2=6N(2)6N(撤去F1,物体仍处于静状态,F=F2=6N) (3)根据F=?FN=8N 知,此时物体开始运动故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8N
第三章 相互作用测试题B答案
1.B 2.C 3.AC 4.D(F开始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的下滑力mgsin? ,所以随着角度增大, 摩擦力增大,滑动后成为滑动摩擦力,大小是?mgcos?,其大小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故B对)5.C (后
脚
相对地面有向后滑的趋势,前脚相对地有向前滑的趋势,所以前脚受到向后的摩擦力,后脚受到向前的
摩
擦力)6.BC 7.C 8.D 9.C(三种情况下,绳中的拉力均等于物体的重力,处于位置1时,滑轮受的压力最 大,是2mg,处于位置3时,受压力最小是2mg) 10.B 11.135° 12.?mg 13.230cm(?x1?2mg2mg??0.2,?x2??0.1,所以总长度等于原长加上伸长量之和, k10k100cm+100cm+20cm+10cm=230cm) 14.将橡皮筋拉长相同的长度。 15.(1)实验步骤排列:C B D A E
F
弹力(F/N) 弹簧伸长量(x/cm) 0.5 1.2 1.0 2.3 1.5 3.5 2.0 4.6 2.5 5.8 曲线的函数式。(x用cm作单位)。 F = 0.43x 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表示使弹簧每伸长或压缩0.01m(1cm)所需的拉力,大小为0.43N。 16.两分力大小分别为346.4N 和200N,其中346.4N的分力使小学向回摆动,200N的分力使小学生压紧秋千板
17.解析:如图-9,AO、OC绳中张力是处处相等的,故绳与水平方平方向的夹角总是相等,?1与?2也总是相等的,则有:2Tcos?1=mg ,又OAsin?1+OCsin?1=4,OA+OC=5 得出si?n1=0.8,cos?1=0.6,得出绳中的拉力 T=
mg=20N
2?0.6 18.解析:跟该力平衡的其它力的合力F=50N,方向向
正
西。将该力转为沿正南方向,则这个力跟F合成,是图-9
互
成直角的两个力的合成:F合=50?50=502(N)
22 2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