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全册_共23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全册_共23页)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4:57:52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3、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可以说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性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磷酸头部亲水,脂肪酸尾部疏水。

罗伯特森→暗亮暗→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统一结构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糖蛋白(糖被)。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

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第 13 页 共 23 页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

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

方向 载体 能量 举例

自由扩散 高→低. 不需要 不需要 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 (水,气体小分子,脂溶性有机小分子,脂肪酸,胆固醇,性激素,维D) 协助扩散 高→低 需要 不需要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 低→高 需要 需要 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胞吞、胞吐(如蛋白质,体现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

第五章 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细胞代谢与酶

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最适温度,最适pH)

4、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机理:降低活化能。实质: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 底物浓度。2、 酶浓度。3、 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4、 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

1、 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

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高得多

3+

第 14 页 共 23 页

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2、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 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 2、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缩写,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集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可以水解(高能磷酸键水解),远离A的~易断裂(释放能量);易形成(储存能量)。

3、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酶的作用) ADP + Pi+ 能量 ATP ATP ADP + Pi+ 能量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时刻不停的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4、ATP水解时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 动物和人: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5、 ATP的利用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有关。

第三节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呼吸作用的实质: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塘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a. 细胞呼吸的方式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材料:新鲜的食用酵母菌(生殖快,细胞代谢旺盛,实验效果明显。)

第 15 页 共 23 页

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b.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少量的DNA。

一般地说,线粒体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肌质体是由大量变性的线粒体组成的。 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反应方程式可以简写成: 总反应式:C6H12O6 +6O2 6CO2 +6H2O +大量能量(38ATP)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6H2O 6CO2+大量[H] +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24[H]+6O2 12H2O+大量能量(34ATP)

概括的说,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c.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需要不同酶的催化,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 产生乳酸:C6H12O6 2乳酸+少量能量 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注意: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

1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

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无氧呼吸:能量小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储存于乳酸或酒精中 2 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氧气用于和[H]生成水

第 16 页 共 23 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3、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可以说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性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磷酸头部亲水,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