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 - 2018年高考真题解答题专项训练:数列(文科)学生版

2017 - 2018年高考真题解答题专项训练:数列(文科)学生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8:03:36

4.(1)

22n;(2)

2n?12n?1【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3卷精编版) 【解析】试题分析:

(1)由题意结合递推公式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2n?N?;

2n?1??2n?a?(2)裂项求和可得求数列?n?的前n项和是 .

2n?1?2n?1?试题解析:

(1)当

时,

,当

时,由

,②

,①

①②得,即,验证符合上式,所以

.

(2).,

.

5.(1)an???2?;(2)见解析.

【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1卷精编版)

【解析】试题分析:(1)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解得q??2, a1??2即可求解;(2)利用等差中项证明Sn+1,Sn,Sn+2成等差数列.

试题解析:(1)设{an}的公比为q.由题设可得{na1?1?q??2a11?q?q2??6?? ,解得q??2,

a1??2.

故{an}的通项公式为an???2?.

答案第3页,总8页

n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由(1)可得Sn?a11?qn1?q????2???1?3n2n?1. 3n?3n?1?2?4?2n?2n2n2由于Sn?2?Sn?1?????1??2?????1???2Sn,

333??3故Sn?1, Sn, Sn?2成等差数列.

点睛: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是两种数列基本规律的深刻体现,是解决等差、等比数列问题既快捷又方便的工具,应有意识地去应用.但在应用性质时要注意性质的前提条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变形.在解决等差、等比数列的运算问题时,经常采用“巧用性质、整体考虑、减少运算量”的方法. 6.(Ⅰ)

(Ⅱ)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浙江卷)

【解析】分析:(Ⅰ)根据条件、等差数列的性质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公比,(Ⅱ)先根据数列 前n项和求通项,解得 ,再通过叠加法以及错位相减法求 .

详解:(Ⅰ)由 是 的等差中项得 , 所以 , 解得 .

由 得 ,

因为 ,所以 .

(Ⅱ)设 ,数列 前n项和为 . 解得 . 由

由(Ⅰ)可知 ,

所以 , 故 ,

.

答案第4页,总8页

设 ,

所以 , 因此 ,

又 ,所以 .

点睛: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应注意的问题:(1)要善于识别题目类型,特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负数的情形;(2)在写出“ ”与“ ”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 ”的表达式;(3)在应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参数,应分公比等于1和不等于1两种情况求解. 7.(Ⅰ)

, ;(Ⅱ)4.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天津卷) 【解析】分析:(I)由题意得到关于q的方程,解方程可得 ,则 合题意可得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为 ,则其前n项和

.结

.

(II)由(I),知 据此可得 解得 (舍),或 .则n的值为4.

详解:(I)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q,由b1=1,b3=b2+2,可得 . 因为 ,可得 ,故

.所以,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由 ,可得 .由 ,可得 从而 ,故 ,所以,

(II)由(I),有 由 可得

整理得 解得 (舍),或 .所以n的值为4.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运算求解能力. 8.(I) (II)

答案第5页,总8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北京卷)

【解析】分析:(1)设公差为 ,根据题意可列关于 的方程组,求解 ,代入通项公式可得;(2)由(1)可得 ,进而可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进行求解. 详解:(I)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 ∵ , ∴ , 又 ,∴ . ∴ . (II)由(I)知 , ∵ ,

∴ 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

点睛: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项和共涉及五个基本量 ,知道其中三个可求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思想. 9.(1) b1=1,b2=2,b3=4.

(2) {bn}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理由见解析. (3) an=n·2n1.

-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I卷)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条件所给的数列 的递推公式 ,将其化为an+1=

,分别令n=1和n=2,代入上式求得a2=4和a3=12,再利用

,从而求得b1=1,b2=2,b3=4.

(2)利用条件可以得到

,从而 可以得出bn+1=2bn,这样就可以得到数列{bn}是首项

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3)借助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 ,从而求得an=n·2n1.

-

详解:(1)由条件可得an+1=

答案第6页,总8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4.(1)22n;(2) 2n?12n?1【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3卷精编版) 【解析】试题分析: (1)由题意结合递推公式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2n?N?; 2n?1??2n?a?(2)裂项求和可得求数列?n?的前n项和是 . 2n?1?2n?1?试题解析: (1)当时, ,当时,由,② ,① ①②得,即,验证符合上式,所以 . (2)., . 5.(1)an???2?;(2)见解析. 【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1卷精编版) 【解析】试题分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