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 - 2018年高考真题解答题专项训练:数列(文科)学生版
2017---2018年高考真题解答题专项训练:数列(文科)学生版
(1—5题2017年)
1.已知等差数列 和等比数列 满足a1=b1=1,a2+a4=10,b2b4=a5. (Ⅰ)求 的通项公式;
(Ⅱ)求和: .
2.已知 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 , 是首项为2的等比数列,且公比大于0,
. (Ⅰ)求 和 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 的前n项和 .
3.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
(1)若 ,求 的通项公式; (2)若 ,求 . 4.设数列?an?满足a1?3a2?(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2n?1?an?2n.
?an??的前n项和.
?2n?1?5.记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S2=2,S3=-6.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Sn,并判断Sn+1,Sn,Sn+2是否成等差数列。 (6---11题2018年)
6.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q>1,且a3+a4+a5=28,a4+2是a3,a5的等差中项.数列 {bn}满足b1=1,数列{(bn+1?bn)an}的前n项和为2n2+n. (Ⅰ)求q的值;
(Ⅱ)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7.设{an}是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n∈N*);{bn}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其前n项和为Tn(n∈N*).已知b1=1,b3=b2+2,b4=a3+a5,b5=a4+2a6. (Ⅰ)求Sn和Tn;
(Ⅱ)若Sn+(T1+T2+…+Tn)=an+4bn,求正整数n的值. 8.设 是等差数列,且 .
试卷第1页,总2页
(Ⅰ)求 的通项公式; (Ⅱ)求 .
9.已知数列 满足 , ,设 (1)求 , , ;
(2)判断数列 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 (3)求 的通项公式.
10.等比数列 中, , . (1)求 的通项公式;
(2)记 为 的前 项和.若 ,求 .
11.记 为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已知 , . (1)求 的通项公式; (2)求 ,并求 的最小值.
.
试卷第2页,总2页
2017---2018年高考真题解答题专项训练:数列(文科)学生版
参考答案
1.(1)an=2n?1.(2)
【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北京卷精编版)
【解析】试题分析:(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代入建立方程进行求解;(Ⅱ)由 是等比数列,知 依然是等比数列,并且公比是 ,再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解. 试题解析:(Ⅰ)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 因为a2+a4=10,所以2a1+4d=10. 解得d=2. 所以an=2n?1.
(Ⅱ)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因为b2b4=a5,所以b1qb1q=9. 解得q=3.
所以 .
从而
2
3
.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求和,一般数列求和的方法:(1)分组转化法,一般适用于等
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形式;(2)裂项相消法求和,一般适用于,
,等的形式;(3)错位相减法求和,一般适用于等
差数列 等比数列的形式;(4)倒序相加法求和,一般适用于首末两项的和是一个常数,这样可以正着写和与倒着写和,两式相加除以2即可得到数列求和. 2.(Ⅰ) . .(Ⅱ) .
【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天津卷精编版)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前 项和公式列方程求出等差数列首项 和公差 及等比数列的公比 ,写出等差数列和等比孰劣的通项公式,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数列的和,要求计算要准确.
试题解析:(Ⅰ)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由已知 ,得 ,而 ,所以 .又因为 ,解得 .所以, .
答案第1页,总8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由 ,可得 .由 ,可得 ,联立①②,解得 ,由此可得 .
所以, 的通项公式为 , 的通项公式为 . (Ⅱ)解: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由 ,有 ,
, 上述两式相减,得
.
得 .
所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考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
【名师点睛】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前 项和公式列方程组求数列的首项和公差或公比,进而写出通项公式及前 项和公式,这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要求,数列求和方法有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和分组求和法等,本题考查错位相减法求和.
3.(1) ;(2)21或 .
【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2卷精编版)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设等差数列 公差为 ,等比数列 公比为 ,由已知条件求出 ,再写出通项公式;(2)由 ,求出 的值,再求出 的值,求出 。
试题解析:设等差数列 公差为 ,等比数列 公比为 有 ,即 .
(1)∵ ,结合 得 , ∴ .
(2)∵ ,解得 或3, 当 时, ,此时 当 时, ,此时 .
;
答案第2页,总8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