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低频电磁波的屏蔽 - 图文

低频电磁波的屏蔽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3:57:28

短波远距离通信传播路径设计: 1)短波一跳传输距离一般可考虑在3000km以内,电离层反射层一般考虑在E、F层,路径损耗要靠实验获得,同时接收地点的无线电噪声电平,如城市通常有20~35μV/m,农村5~15μV/m。如北京到广州2450公里,白天路径损耗约280W,夜间损耗约180~200W。这样才能保证接收方有10dBSINAD。 S?NF?DSINAD? NF?D

2)短波的多跳传输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远程通信都是以短波为主.在洲际短波通信上就要考虑多跳传输。为减少损耗,地面反射点应选择在海面或湖泊。 如:

电离层

发射 接收

北京 太湖 上海

C)电离层反射中的最佳频率传输

在过去短波通信中,只规定了2~3个白天或夜间的工作频率,由于电离层经常在变化(浓度、高低),短波通信的可靠性非常低。近年来自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自动寻找最佳频率工作,使短波可通率有很大的提高。 由于电离层不断的“运动”——电荷变化,使得某一频率传播路径中的吸收、散射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某些时候,就会存在某段频率集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上损耗最小,散射最小的情况,这一频率集就是这一传输路径的最佳信道。如天津到上海最佳频率上通信,只需10瓦功率,天津到乌鲁木齐最佳频率上通信只需60瓦功率。

d)电离层变化对电波传输的影响和对策 电离层变化对电波传输的影响主要有:

——衰落---几次~上百次/秒,变化100dB以上; ——散射---造成衰落;

——多径延时---造成码元模糊±2ms~4ms; ——多普勒效应---频率偏移±4Hz~8Hz; ——大气噪声干扰---降低信噪比。 对策:1)针对衰落、散射

——加强接收机AGC设计(控制特性大于120dB以上,不同通信方式具

17

有不同的放电常数);

——不用或少用调幅方式;

——采用交织、分集等资料纠错。 2)针对多径时延、多普勒效应 ——降低传输波特率;

——调制器增加多普勒频偏纠正。 3)降低大气噪声干扰影响 ——采用功率自适应技术; ——提高天线方向性;

——提高接收机选择性和倒易混频等与抗干扰有关指针。 3 超短波的电波传输

超短波段的波长已经在10m以下,电离层已不在进行反射。而大地、建筑物对它有很大的吸收,所以超短波的电波只能直线或称视线传播。由于地球表面是一球面,因此当发射台站以50m高天线发射时,他传播距离应在半径50km左右圆周内。城市里的建筑物对它产生吸收和反射。对于30MHz~100MHz频段,除视线传播外,在地球表面C层电离层比较浓密时,地面和电离层之间视为“波导”,这时电波将会绕射传播,电波将会传输100多公里远。超短波亦常用于散射通信,即利用流星在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反射进行通信。

18

搜索更多关于: 低频电磁波的屏蔽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短波远距离通信传播路径设计: 1)短波一跳传输距离一般可考虑在3000km以内,电离层反射层一般考虑在E、F层,路径损耗要靠实验获得,同时接收地点的无线电噪声电平,如城市通常有20~35μV/m,农村5~15μV/m。如北京到广州2450公里,白天路径损耗约280W,夜间损耗约180~200W。这样才能保证接收方有10dBSINAD。 S?NF?DSINAD? NF?D 2)短波的多跳传输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远程通信都是以短波为主.在洲际短波通信上就要考虑多跳传输。为减少损耗,地面反射点应选择在海面或湖泊。 如: 电离层 发射 接收 北京 太湖 上海 C)电离层反射中的最佳频率传输 在过去短波通信中,只规定了2~3个白天或夜间的工作频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