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岩石描述
岩 石 描 述
1
一、常见岩浆岩的简要描述
花岗岩:酸性深成侵入岩;常呈肉红色、灰白色或灰色;全晶质中----粗粒等粒结构或不
等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含量在25%以上)和长石(含量约为60%)为主,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白云母等。
花岗斑岩:酸性浅成侵入岩;灰白色或肉红色;全晶质斑状结构,斑晶(钾长石和石英,
有时为黑云母和角闪石)的成分与基质相同,基质呈隐晶质或微晶;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似。具有似斑状结构(基质为细粒、中粒或粗粒)、成分与花岗岩相似的岩石称为斑状花岗岩。
流纹岩:酸性喷出岩;呈浅灰色、粉红色或砖红色,少见紫色、灰黑色、绿色;具斑状
结构(斑晶为钾长石和石英)、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块状构造或流纹构造;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的相似。
松脂岩:玻璃质结构的流纹岩(酸性喷出岩);红色、褐色、浅绿色、黄白色或黑色;
具有发暗的松脂光泽,含水量8%左右。
黑曜岩:玻璃质结构的流纹岩(酸性喷出岩);黑色或黑灰色;具有明显的玻璃光泽及贝壳状断口;含水量小于1%。
珍珠岩:玻璃质结构的流纹岩(酸性喷出岩);特点是酸性火山玻璃基质中含有球粒或
大量珍珠状裂纹。球粒呈棕色到褐色;基质具有流纹构造,是由颜色(黑色、紫色、棕色、绿色或灰色等)不同的玻璃组成的。
花岗闪长岩:酸性侵入岩;花岗闪长岩比花岗岩含有较多的斜长石和暗色矿物,暗色矿
物以角闪石为主,可以同时含有辉石和黑云母,所以岩石的颜色一般比花岗岩深一些,呈灰绿色或暗灰色;结构构造特征基本与花岗岩的相同。 花岗闪长斑岩:酸性浅成侵入岩;矿物成分与花岗闪长岩的相似,全晶质结构;斑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
英安岩:酸性喷出岩;矿物成分相当于花岗闪长岩;呈灰红色、浅紫红色或灰色;斑状
结构,斑晶为斜长石、石英、正长石,基质为玻璃质结构或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或流纹构造。
正长岩:中性深成侵入岩;呈浅灰绿色、灰色或肉红色;全晶质粗粒等粒结构;块状构
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含量在60%以上),次要矿物为角闪石(含量在20%左右),含少量斜长石、辉石和黑云母。
正长斑岩:中性浅成侵入岩;灰白色、棕灰色或淡红色;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钾长
石(板状自形晶),其次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基质为细粒或隐晶质;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与正长岩的相似。
2
粗面岩:中性喷出岩;粉红色、淡红色或浅灰色;斑状结构或似斑状,斑晶主要为钾长
石,呈长条形微晶,基质成分与斑晶相同,微晶或玻璃质;块状构造、气孔构造或杏仁构造,偶见流纹构造;矿物成分以长石为主,含少量黑云母、角闪石。
闪长岩:中性深成侵入岩;浅灰色、灰色或灰绿色;全晶质中----粗粒等粒结构;块状构
造;矿物成分以斜长石(含量在50%以上,白色、灰白色,版柱状)和角闪石(含量约为30%,棕褐色、绿色,长柱状或针状)为主,次要矿物为辉石和黑云母。
闪长玢岩:中性浅成侵入岩;灰绿色或灰色;斑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
石和角闪石,偶见黑云母,基质为斜长石,呈细粒或隐晶质;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与闪长岩的相似。
安山岩:中性喷出岩;紫色、深灰色、红褐色或淡黄色;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基
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块状构造,有时为气孔或杏仁构造;浅色矿物斜长石,暗色矿物为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
辉长岩:基性深成侵入岩;灰色、灰黑色或暗绿色;全晶质中----粗粒等粒结构;块状构
造;主要矿物为斜长石(灰白色、深灰色,长条形板状晶体)和辉石(黑色、暗绿色、暗褐色,短柱状),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橄榄石等。
辉绿岩:基性浅成侵入岩;暗绿色、黑绿色或深灰色;全晶质细粒等粒结构或致密隐晶
质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呈气孔或杏仁构造;矿物成分与辉长岩的相似。
玄武岩:基性喷出岩;常呈深灰色、红褐色、灰绿色或黑色;多为隐晶质结构或全晶质细粒等粒结构,偶见斑状结构;块状、气孔、杏仁构造;矿物成分与辉长岩相似。 浮岩:玄武岩的一种,最大特征是具有大小接近相等、数量极多的气孔,气孔呈椭圆形。
因气孔多,以致毗连,岩石只剩下一些薄层隔膜,所以比重很小。
橄榄岩:超基性深成侵入岩;黑色、暗绿色或绿色;全晶质粗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
比重较大;主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辉石,以及由它们蚀变而成的蛇纹石、绿泥石、滑石,次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
煌斑岩:暗绿色、黑褐色或黑色;细粒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暗色矿物,基质的成分与
斑晶相同或为斜长石,细粒或隐晶质;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暗色矿物为主,包括黑云母、角闪石、辉石。
细晶岩:白色、灰白色、黄白色或肉红色;全晶质细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常见类型
包括花岗细晶岩、闪长细晶岩、辉长细晶岩,它们的矿物成分分别与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的相似。
伟晶岩:常呈肉红色或灰白色;伟晶结构(矿物晶体粗大,一般数厘米以上)或文象结
构(石英颗粒有规律地镶嵌在钾长石的晶体中);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石和石英为主,次要矿物为斜长石和白云母。
3
二、常见沉积岩的简要描述
火山集块岩:大于2mm的火山碎屑占50%以上,其中以大于64mm的为主,集块结构,
斑杂构造(由于火山碎屑物在成分、粒度上分布的不均一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构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极差,不具层理。
火山角砾岩:大于2mm的火山碎屑占50%以上,其中以2—64mm的为主,火山角砾
结构,斑杂构造。火山碎屑以棱角状、次棱角状为主,分选性差,粒度变化大。
火山凝灰岩:小于2mm的火山碎屑占70%以上,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色杂且浅(灰
白、绿灰、灰绿、浅褐等色),腊状光泽,多孔疏松,有粗糙感。
角砾岩:砾状结构;宏观上具层理构造;由矿物碎屑(以石英为主)和各种岩石碎屑经胶
结而成;碎屑颗粒含量大于50%,大小混杂,分选性差,棱角状或次棱角状。
砾岩:砾状结构;宏观上具层理构造;由矿物碎屑(以石英为主)和各种岩石碎屑经胶结
而成;碎屑颗粒含量大于50%,分选性较好,球状或次球状。 砂岩:砂状结构(包括粗砂、中砂、细砂等);宏观上具层理构造;主要由石英(石英砂岩)和长石(长石砂岩)经胶结而成;碎屑颗粒含量大于50%,分选性好,磨圆度高。胶结物、颜色变化大。
粉砂岩:粉砂状结构;宏观上具层理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白云母;
碎屑颗粒含量大于50%,分选性极好,磨圆度高。颜色和胶结特性随形成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泥质岩(粘土岩):泥质结构(或粘土结构);宏观上具层理构造;主要由粘土矿
物组成;含量大于50%,分选性好。颜色随形成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页岩:泥质结构;页理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有少量石英(硅质页岩)、长石、
绢云母、碳酸钙(钙质页岩)、有机质(炭质页岩)、赤铁矿、海绿石、黄铁矿(铁质页岩);分选性好。颜色随成分和形成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普通石灰岩: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宏观上具层理构造;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常含有
少量白云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浅灰色或灰色,含有杂质时呈浅黄色、浅红色、灰黑色、黑色。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白云石:细粒或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宏观上具层理构造;主要矿物为白云石,常含有
少量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浅灰白色或白色、灰色,偶见黑色。遇稀盐酸起泡。
泥灰岩:隐晶质至微粒结构;块状构造,宏观上具层理构造;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常含
有高量粘土矿物(25%--50%)外观颜色均一,具致密感,灰红色或淡黄色、暗紫色。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燧石岩(硅质岩):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宏观上具层理构造;主要由蛋白石、玉髓和石英组成(70%--90%),常含有少量碳酸岩、粘土矿物、铁的氧化物等;深灰色或黑色红色、黄色、白色。岩石致密坚硬,锤击可见火星,具贝壳状断口。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