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浙江省台州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
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深度相同而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 三点处液体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 , 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 , P甲
C.ρ甲>ρ乙>ρ丙 , 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 , P甲
3.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镜片 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4.用凸透镜、光屏、蜡烛做成像实验,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 ) A.一定是倒立的实像 B.一定是倒立的虚像 C.一定是正立的实像 D.一定是正立的虚像
5.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使用时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 C.烤火炉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D.以上说法是错误的
6.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7.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中,时间足够长,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用超声波查看胎儿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能检测胎儿的血型 B.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C.利用超声波能查看胎儿的手脚是否发育正常 D.准妈妈听不到超声波,主要是因为它的振幅较小
9.同学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关于教室里的声现象,正确的观点是
A.有的教室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反射声音的响度 B.一个同学在上课时小声唱歌,但是老师没有发现,主要是因为响度小 C.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墙离老师太近声音没有发生反射 D.有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会发出“吱吱”的刺耳的超声 10.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从冷藏室拿出的白色易拉罐外面出现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C.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D.永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了,这是熔化现象 二、填空题
11.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____cm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_____像(选填:实或虚)。
13.图中现象叫做_____,它表明太阳光是由_____混合而成的,该实验最早是牛顿进行的,他还将分解得到的各种色光混合还原为_____。_____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也能得到这种光。
14.朝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实验时烧杯中加入的水是______(热水/温水/冷水).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晶体/非晶体”).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______态,实验中冰块从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所用的时间为______min.
15.某歌手在市兴中体育场举办个人演唱会。演唱会上,观众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该歌星在唱歌,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来判断的:吉他手在演奏过程中不停地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观众进场后把手机调成静音,这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 16.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铝块进行实验.
(1)如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铝块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________g/cm3. 三、计算题
17.一只容积为450mL某品牌矿泉水空瓶,如图所示,将其装满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等全部凝固时,发现矿泉水瓶胀得鼓鼓得,变粗了,请完成下列问题:
(1)450mL水的质量是多少?
(2)450mL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为多少?(ρ冰=0.9×103kg/m3) (3)分析矿泉水瓶变粗的原因。
18.百米赛跑时,发令员在起点处使用发令枪发出起跑指令,终点计时员看到“白烟”时开始计时。发令员与计时员相距100米,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的实际用时要少多少秒?(保留两位小数) 四、实验题
19.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_____(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把适量的固体颗粒放在天平左盘内,增减右盘的砝码,调节______使横梁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_____g。
(3)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____cm。 (4)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kg/m3。
(5)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______(填“大”或“小”)。
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3
(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道倒立、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_(左/右)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_________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落上一只小虫,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____(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 21.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
(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 大小关系.
(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 ,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 (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ρ乙>ρ丙 , 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