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汇报之双联双创工作情况汇报
双联双创工作情况汇报
【篇一:深化提升“双联双增”工程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深化提升“双联双增”工程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自2015年7月“双联双增”工程深化提升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责任联村、精准联户、信息收集、“双线”收办诉求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区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双提升”。
一、工作成效
1、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成为常态。全区665个村(社区)全部成立了由联村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担任组长的“双联双增”驻村工作组,确定每月第一个周五为“群众工作日”,先后组织7次主题不同的活动,各驻村工作组集中到联系村“零距离”听取民意民愿,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了驻村联户常态化。对5789名机关干部联系的21.87万户群众进行划片调整,结合村干部“户户访”活动,为每名联户干部固定配备1名村级联络员,实现了集中化片、“捆绑式”联户。2015年7月和12月,组织开展2次集中入户走访,入户走访率达到99.7%,逐户健全完善“户情台账”,做到了“三个知晓”和“四个关心”。在集中走访中,联户干部向每户群众发放了“干群连心卡”,方便了群众联系;在平时,联户联络员不定期入户走访,动态掌握联系户的情况,全区干 。
集和信息完备率工作,通过与全区平均水平对比衡量有关工作成效,考核方式更加科学。结合督导组平时督导、专项督办,引进第三方考核,组织开展了全区“双联双增”工程专项电话调查,各村(社区)召开了民主评议会,调查和评议结果作为评价驻村工作组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民评官”的考核方式,极大调动了联村部门和联户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在全区和谐岱岳建设大会上,区委、区政府隆重表彰了42个联系群众工作先进单位和80名先进个人,激励了先进,树立了榜样。
5、为民办实事项目覆盖更加全面。各单位、各“双联双增”驻村工作组始终把为基层谋发展、为群众办实事放在首位,各联村部门落实“五包”责任,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帮助村里协调新上项目1015个;强化村级班子建设,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2246人次,培养后备干部1412人;送服务助民生,协调完成农民培训3.99万人次,帮助农村
劳动力转移就业10927人,促进农民增收;精准化联户帮扶,筹集发放困难群众救助金550万元,帮扶贫困户10664户,举办义诊288次。
6、干部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广大机关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了解基层,亲身体验农民之苦,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群众路线教育。干部在与群众同甘共苦中感知了艰辛,在帮助群众办事解难中进一步锤炼了党性,转变了作风,增强了工作责任感,提升了政策水平、依法办事能力以及化解复杂矛盾、理顺群众情绪等方面的本领,接通了“地气”,增添了“底气”、焕发了“生气”。 二、存在问题
2015年,全区“双联双增”工程深化提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央和省市区委驰而不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基层群众的期盼相比,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各单位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单位把“双联双增”工程当作临时性工作,思想松懈,工作缺少韧劲。少数单位片面强调工作忙,人员不足等客观原因,对工作组、联户干部的培训不到位,没有严格按要求组织开展“群众工作日”、入户走访等活动。个别单位“一把手”没有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个别乡镇(街道)“双联双增”办公室工作人员更换频繁,联络员经常联系不上。个别村(社区)对干部入户走访不支持、不配合,有的甚至故意遮挡公开栏内的民生热线,给群众反映问题制造障碍。
二是部分干部与群众联系不到位。有的联户干部在入户走访中仅与长期在家的群众建立了联
系,与白天外出务工、长期外出务工等类型的群众没有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建立有效的沟通,没有与联系户所有家庭成员建立联系。个别联户干部与所联系群众的沟通不经常、方式不正确,导致部分群众对联户干部印象不深刻。在“双联双增”工程专项电话抽查中,每个单位抽取5户群众进行调查,共有96户群众反映联户干部未入户,其中3户以上群众反映联户干部未入户的单位有5个。 三是群众信息及诉求收集不全面。有的单位收集的群众基本信息不全面,个别单位仅收集了20%左右的群众信息,极大的低于全区群众信息的平均水平。少数“双联双增”驻村工作组对群众需求诉求收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联户干部没有及时登记、上报群众反映的需求诉求,没有充分发挥工作组、联户干部收集群众需求诉求主
渠道的作用。部分单位在第二次集中入户走访中群众需求诉求收集量为零,3个单位全年群众需求诉求收集量为零。
四是个别单位需求诉求办理效果不理想。有的驻村工作组对群众需求诉求分析不到位,研判不够严谨,诉求转办的解决主体不恰当。有的区直部门将区民生服务中心转办的问题直接转交给乡镇(街道)处理,当“二传手”。有的单位责任不明确,未认真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科学,跟踪处理不及时,诉求解决的效果不明显。个别单位对解决群众需求诉求存在畏难情绪,主动协调不够。截至目前,第一次集中入户走访收集的2088件需求诉求中,仍有4件群众表示不满意。
【篇二:双联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花寨乡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区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4月21日,全区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后,我乡严格按照区委统一部署,进一步宣传动员,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加快落实“双联”各项工作任务,全乡“双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近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传达学习,领会精神实质
4月23日和26日,我乡分别召开乡机关干部会议和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组织干部学习了区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重点学习了区委张书记的讲话。并对全乡双联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全乡广大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活动当作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次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和加强自身锻炼的有利契机,迅速投入联系帮扶工作,认真落实“六项任务”,加快落实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确保全乡“双联”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月28日,由乡党委牵头,召开了由区人大卢主任、市林业局、区委农办、文化委、房管局、经适房、商务局等联村单位负责人、乡领导班子成员和各村支部书记参加的“双联”工作座谈会。乡党委和联系村单位分别通报了 “双联”工作进展情况,各帮扶部门就“双联”工作出现和存在的问
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并提出了今后推进“双联”工作的意见建议。会议要求帮扶部门要结合联系村实际,因地制宜,按照区委“联村联户联项目、抓两头促中间”的要求,对在联系村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再
筛选,再明确,进一步完善扶贫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按照年度推进计划和脱贫措施,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使广大特困户在“双联”行动中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二、完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目标
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批实施。帮扶干部针对联系户生产生活和收支情况,在帮助联系户深入查找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帮助联系户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脱贫办法,形成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使特困户按照脱贫办法,充分利用“双联”行动的好政策,力争3到5年实现脱贫的目的,带领全乡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 三、落实工作任务,典型示范带动
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针对联系村、联系户产业规模不
大、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渠、路、文化、畜牧等基础设施落后,缺技术、缺资金、缺技术,因学、因病致贫等原因,紧抓热点难点问题,及早动手,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活动。至目前,市、区、乡帮扶部门和干部帮助联系村、联系户落实马铃薯种植面积2157亩,旱地谷子种植面积2563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978亩,蔬菜制种4023亩。联系外出务工570多人,排查出各类矛盾6起,调处5起。提供尿素383袋,磷二胺56袋,太阳灶120台,塑料薄膜1.5吨,小麦种子1000斤,小鸡350只,饲料600斤,慰问金11500元,助学金13000元,项目建设资金40万元。在联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滚家城村绿化村社道路5公里,栽植云杉、榆叶梅等苗木600株;已完成文化广场、360米村社道路土建、路基铺垫工作;40座暖棚圈舍的养殖小区项目补助资金已到位,即将开工修建。新城村文化广场已完成土建、围墙修建工作。花寨村规模养鸡、西阳村规模养羊基地已完成规划、审批工作。余家城村2公里渠道建设已进入招标阶段,全乡扶贫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四、完善档案资料,做好信息反馈
按照乡上有台账,村上有表册,农户有卡片,干部有日志的要求,乡村对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形成的入户调查表、贫困户申请书、村五年发展规划和扶贫计划、贫困户脱贫计划、各类活动文件等软件资料和影像资料安排专人进行整理归档,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我们按照干部工作日志填写要规范,年度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
工作完成情况要具体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干部工作日志和联系单位、联系干部进村入户进度台账,使全乡“双联”工作成效有据可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