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发性骨髓瘤常识问题解答

多发性骨髓瘤常识问题解答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9:57:42

种球蛋白血症。

【分型】

1.一般分型,可分为5型:(1)孤立型;(2)多发型;(3)弥漫型;(4)髓外型;(5)白血病型。

2.根据免疫球蛋白分型

(1)IgG型:多见,占50%-60%,易感染,高钙血症和淀粉样变较少见。

(2)IgA型:占25%,高钙血症明显,合并淀粉样变,出现凝血异常及出血倾向机会较多,预后较差。

(3)IgD型:很少见,仅占1.5%,瘤细胞分化较差,易并发浆细胞性白血病,几乎100%合并肾功能损害,生存期短。

(4)IgM型:少见,易发生高粘滞血症或雷诺氏现象。

(5)轻链型:占20%,80%-100%有本周氏蛋白尿,易合并肾功能衰竭和淀粉样变性,预后很差。

(6)IgE型:很罕见。

(7)非分泌型:占1%以下,血与尿中无异常免疫球蛋白,骨髓中浆细胞增高,有溶骨改变或弥漫性骨质疏松。

【临床表现】

MM起病徐缓,可有数月至十多年无症状期,早期易被误诊。MM的临床表现繁多,主要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 症状:

(一)MM瘤细胞浸润表现

1.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细胞,使骨质溶解、破坏,骨骼疼痛是最常见早期出现的症状,约占70%,多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于瘤细胞对骨质破坏,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处骨折同时存在。

2.贫血和出血 贫血较常见,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症状多见、皮肤粘膜出血较多见,严重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

3.肝、脾、淋巴结和肾脏浸润 肝、脾轻度、中度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骨髓瘤肾。 4.其他症状 部分病人在早期或后期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复视、失明、视力减退。

(二)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M蛋白引起的症状

1.继发感染 感染多见于细菌,亦可见真菌、病毒,最常见为细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病毒性带状庖疹也可见。

2.肾功能损害 50%-70%病人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结石。

3.高粘滞综合征 约为2%-5%发生率,头晕、眼花、视力障碍,并可突发晕厥、意识障碍。多见于IgM型MM。

4.淀粉样变 发生率为5%-10%,常发生于舌、皮肤、心脏、胃肠道等部位。

(三)浆细胞性白血病 符合外周血浆细胞数大于20%,肝脾肿大,白细胞数大于 15×109/L,则为浆细胞白血病。

体征: Ⅱ、Ⅲ期病人见贫血貌,睑结膜苍白,有或无淋巴结肿大,心率增快,肝脾轻、中

度肿大,胸骨、肋骨、腰椎骨等部位压痛,或骨局部触及骨肿块,或有病理性骨折,伴出血可见皮肤瘀点瘀斑,伴肺部感染时,常有湿啰音。

常见并发症: 主要有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肾功能衰竭、病理性骨折。

【诊断标准】

1.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或骨髓活检为浆细胞瘤。为主要的诊断依据。

2.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D>2.0g/L;IgE>2.0g/L;IgM>15g/L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轻链排出>1g/24小时。 3.无其他原因的溶骨病变或广泛性骨质疏松。

【常规治疗】

(一) 化疗 一般采用各种联合化疗方案,初治病人可以选用各方案;在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后,用VCAP、MEPP方案。 MM联合化疗方案 方案名称 药物组成 用量 MP 马法兰 泼尼松 (二) 对症治疗

1.感染 细菌感染,应选用抗生素。

用法 缓解率 口服 50% 0.25mg/(kg·d)d1~4或0.1~0.15mg/(kg·d)d1~7 2mg/(kg·d)d1~4或1mg/(kg·d)d1~7 口服 MM患者多年老体弱,全身情况差,过分化疗并无益处。

2.高钙血症 增加补液量,多饮水使尿量每日>2000ml,促进钙的排泄。 3.高尿酸血症 大量补液,口服或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别呤醇100ml/次。 4.贫血 可运用雄性激素。 5.肾功能衰竭

(三) 放射治疗 能使肿块消失,解除局部疼痛,照射200-300cGy骨痛可以减轻。 (四) 干扰素 大剂量α-干扰素能抑制骨髓细胞瘤的增值。临床应用干扰素联合化疗的方法治疗本病,能提高化疗化疗的完全缓解率。用法:(3~5)×10,单位皮下注射,每周3次,用4-6周。

【预后与转归】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未经治疗的病人中位生存期位6个月,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为3年。经综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可达到5-10年,甚至更长。生存期与年龄,分型,分期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目前影响MM预后的因素有: (1)浆细胞标记指数; (2)β2-浆细胞幼稚程度; (3)微球蛋白水平;

(4)血浆中IL-6效价,可溶性IL-6受体水平;

6

(5)血浆乳酸脱氢酶水平; (6)C反应蛋白水平 (7)患者年龄;

(8)血浆单克隆蛋白含量; (9)胸腺嘧啶核苷激酶水平;

(10)是否能避免多药耐药现象的出现,如“活性植物疗法”的使用及植物药物应用。

【难点与对策】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应用化疗治疗取得缓解后,大多数病人都会复发,且一部分病人对原先的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加大剂量并不能使患者再次获得缓解,反而容易对骨髓产生抑制,并发感染,或出现肝功能损害,疾病终末期的病人,贫血进行性加重,出血,肿瘤细胞增长加快,多部位的溶骨性改变,出现肾功能衰竭,此时患者对化疗反映很差,生存期只有几个月。故关于本病的多药耐药,寻求新的有效药物,延长缓解期,延缓疾病的进展,以及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我们治疗上的难点。

难点之一: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问题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很高,患者就诊时的主诉各不相同,首诊的科室较多,临床医生常常错误的根据单一的症状而诊断为某一病,引起误诊,文献中综合统计2547例MM误诊率高达69.1%。另外实验室检查中,某些特异性检查阳性率不高,这也是一个原因。故临床医生应该对40以上病人出现不明原因腰痛,骨关节疼痛或骨质疏松,不明原因贫血,蛋白尿,以及反复腹部感染,引起高度重视并做相应的检查,如血尿免疫电泳,骨髓穿刺检查,以及头颅,骨盆等部位X线摄片。从而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对延长生存期有很好的作用。

难点之二:关于难治性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问题

多发性骨髓瘤易出现对多种化疗药物耐药即所谓的多药耐药(MDR),一旦出现MDR,增加了治疗难度,MDR是提高骨髓瘤患者治疗效果的最显著障碍。由于MDR的存在,使MM成为难治性或复发性MM,这类患者的治疗非常棘手。治疗对策包括采用积极的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可贯穿于MM治疗的全过程,临床研究表明,活性植物药材对MM的有效治疗是通过多靶点、多层面而达到治疗效果。而对植物药材有效的病例很少出现耐药现象,有些学者认为,对MM的治疗植物药材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康复指导】

(一) 生活调理

①劳逸结合,尤其中老年人,注意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②MM病人易出现病理性骨折,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负重等劳动或运动。 (二)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选用抑制骨髓过度增生的食品,如海带、紫菜、裙带莱、海蛤、杏仁。对症选用抗血栓、补血、壮骨和减轻脾肿大的食品,稳定期可长期服用“康血宁”药茶。

① 抑制骨髓过度增生食疗方 桃花鱼片:青鱼肉适量,桃仁酥10g。鱼肉切丝,共炒熟即可。适用于各型多发性骨髓瘤。

②抗血栓食疗方 山楂甜羹:山楂50g,红花50g。煮羹作点心食。适用于伴有高粘滞血症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③补血、抗消耗食疗方 黄芪银耳汤:黄芪9g,银耳12g,加水300ml,文火煮1小时加冰糖适量,每日服一次。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缓解期,气阴虚,口干,盗汗,失眠者。

【研究进展】

IL-6等细胞因子,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骨髓瘤细胞与多数细胞因子有关。IL-6是骨髓瘤细胞最主要的中心性生长因子,骨髓瘤细胞可分泌IL-6,也可表达IL-6受体。有力刺激骨髓瘤和骨髓基质细胞,作用部位在细胞表面受体IL-6/SIL-6R.IL-3能有力刺激骨髓瘤细胞自分泌IL-6。IL-1可诱导人类MM细胞产生IL-6,进而刺激瘤细胞增殖。在健康人的尿和血中都已检测到IL-6,MM病人中水平明显升高。“国医”血液病科研组多年对生长于太白山的药用植物研究发现,其中“七仙草”系列药材对于抗IL-6的特异性具有很强的识记性,可抑制骨髓瘤细胞分泌IL-6,并且可以有效的破坏其生长的细胞环境,达到双重的遏止肿瘤生长、治疗的目的。

【名医论坛】

黄健教授主张用“活性植物清髓疗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徐缓,多有弥漫性骨质疏松或局限性骨质破坏,与中医学文献中所载的“骨痹”和“骨蚀”相吻合。国医认为“骨痹”的发生不外内因与外因的相互转化,其病因可归为三个方面,一是外邪夹瘀阻络,常见以剧烈骨痛为主的一系列症状。二是肝肾气阴亏虚,常见头痛头晕,面色少华,口干烦渴,乏力浮肿,骨痛酸软等症状。三是热毒炽盛,灼烁营血,流注关节而成痹。根据本病的症候分析,肝肾内伤,气血不足是本,外邪侵袭是标,久而本虚标实,虚实交错,病情复杂,迁延难愈。因此治疗上应该适当掌握扶正与祛邪二法的具体运用。辨证如属肝肾不足气阴耗伤时,当以扶正为主;如属瘀热阻络邪毒炽盛时,当以祛邪为主。灵活使用活性植物理血药材,对红毛七、二色补血草等七仙草类药材,以鲜用较为理想

搜索更多关于: 多发性骨髓瘤常识问题解答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种球蛋白血症。 【分型】 1.一般分型,可分为5型:(1)孤立型;(2)多发型;(3)弥漫型;(4)髓外型;(5)白血病型。 2.根据免疫球蛋白分型 (1)IgG型:多见,占50%-60%,易感染,高钙血症和淀粉样变较少见。 (2)IgA型:占25%,高钙血症明显,合并淀粉样变,出现凝血异常及出血倾向机会较多,预后较差。 (3)IgD型:很少见,仅占1.5%,瘤细胞分化较差,易并发浆细胞性白血病,几乎100%合并肾功能损害,生存期短。 (4)IgM型:少见,易发生高粘滞血症或雷诺氏现象。 (5)轻链型:占20%,80%-100%有本周氏蛋白尿,易合并肾功能衰竭和淀粉样变性,预后很差。 (6)IgE型:很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