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8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达州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
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2.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C 三种 物质的密度 ρ A、 ρB、 ρ C 和水的密度 ρ 水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ρ A>ρ B>ρ C,且ρ A<ρ 水 B.ρ A>ρ B>ρ C,且ρ A>ρ 水 C.ρ A<ρ B<ρ C,且ρ A>ρ 水 D.ρ A<ρ B<ρ C,且ρ A<ρ水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移到离透镜中心16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离透镜中心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14cm
C.8cm
D.6cm
4.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激光束将成为
A.会聚光束
B.发散光束
C.平行光束
D.不能确定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7.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凝固是50℃ B.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点是50℃ C.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8.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9.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是最不合理的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把门窗关好 D.在教室周围植树
10.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A.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B.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 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 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二、填空题
11.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是测量________ 的工具,水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 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 ,将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一半水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 .
1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缩小、_____的实像。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__(“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__(“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13.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由于光经过不同_____时发生了_____现象造成的。
14.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物体处于_____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该物质在BC段_____(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
15.我县寨英古镇被誉为“中国滚龙艺术之乡”,玩滚龙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______传到人耳。
1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的。若双脚站在滑板车上,滑板车受到阻力的缘故而慢慢停下,这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此时滑板车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三、计算题
17.一只容积为450mL某品牌矿泉水空瓶,如图所示,将其装满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等全部凝固时,发现矿泉水瓶胀得鼓鼓得,变粗了,请完成下列问题:
(1)450mL水的质量是多少?
(2)450mL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为多少?(ρ冰=0.9×103kg/m3) (3)分析矿泉水瓶变粗的原因。
18.“十一”假期,小丽乘坐动车去兰州看望奶奶,动车全长300m,在途中动车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大桥,所用时间为100s,这座大桥的长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测量一块玉石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____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___处。
(2)用天平测量玉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玉石的质量为___g;将玉石放入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则玉石的体积是____mL。
(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玉石的密度为____kg/m。
3
20.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蜡烛移到图中a点,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据此可制成_____。把蜡烛现象 结论 逐渐远离透镜,光屏上的像越来越_____(填“大”或“小”),但像始终是_____(填“正立”或“倒立”) ②要让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应将蜡烛放在刻度尺的_____范围内。 方法 ③研究光现象时,将一束光看成一条光线,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21.晓薇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实验中:
(1)晓薇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晓薇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晓薇在实验中,环境光线应______一些(选填“亮”或“暗”),在如图装置中,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A的像始终不能与蜡烛B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22.如图所示,一些小冰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判断0﹣t1、t1﹣t2、t2﹣t3各时间段内物体状态及温度变化情况.
23.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接着打开抽气机抽气,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可猜想将空气完全抽出后的情景,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_____中传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