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2021中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探究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I.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II.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3)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①猜想I:该气体是CO2;猜想II:该气体是_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的装置。
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I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II成立,则:
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 A.苏打水
B.肥皂水
C.食醋
D.氨水
【答案】红色 氢、氧(或H、O) CO(或一氧化碳) 不成立 干燥(CO)气体(或除去水蒸汽) 黑色粉末变红色 CO2+Ca(OH)2= CaCO3↓ + H2O 在D的导管出口点燃一支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蚁酸中含有H、O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3)①由于蚁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一种生成物是水,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所以,小敏提出的猜想Ⅱ:该气体是CO(或一氧化碳);
②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证明不是二氧化碳气体,则猜想Ⅰ不成立,若猜想Ⅱ成立,则: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CO)气体(或除去水蒸汽); ④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CaCO3↓ + H2O;
[讨论交流]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处理方法是:在D的导管出口点燃一支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
[拓展延伸]由于蚁酸是一种酸,能与碳酸氢钠溶液、肥皂水、氨水反应,在叮咬处涂抹上述物质可减轻痛痒,不能与食醋反应,不能选择食醋。故选C。
2.某兴趣小组同学电池中物质的成分,将电池剥开时闻到异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异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网络搜索)干电池成分有二氧化锰、铁粉及铵盐等物质;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Ⅰ.小婧取适量黑色物质与_____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听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
实验Ⅱ.小清用一种物理方法发现黑色物质中不含铁粉,他采用的方法是_____; 实验Ⅲ.小明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静置后过滤,取滤渣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体生成 ②立即向上述试管中_______ 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氧气
上述实验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据此小明认为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
(交流讨论)大家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1)小莹认为若要证明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必须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和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2)小仪认为除了小莹考虑的因素外,另一个原因是氧化铜等黑色物质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结论与反思)(1)干电池中一定含有铵盐,可能含有二氧化锰,一定不含有铁粉。 (2)面对网络信息,我们要去伪存真,不应盲从。
【答案】熟石灰(或氢氧化钙等) 用磁铁吸引 产生大量气泡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2H2O2
MnO22H2O+O2↑ 化学性质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实验结论可以选择试剂为碱,故实验Ⅰ.小婧取适量黑色物质与熟石灰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听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 ;根据金属铁的特性可以确定是否是铁的方法为实验Ⅱ.小清用一种物理方法发现黑色物质中不含铁粉,采用的方法是用磁铁吸引;实验Ⅲ.小明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静置后过滤,取滤渣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实验现象为产生大量的气泡,②立即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是氧气,上述实验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 + O2↑,[交流讨论]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及性质可知(1)小莹认
为若要证明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必须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3.某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回顾)(1)按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_____(填离子符号)。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颜色会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2)图2是该小组对图1装置的改进,和图1相比,其优点有___________(任写一条)。
(提出问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图3装置验证。 (进行实验)步骤1:按图3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
步骤2: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把玻璃管插入烧杯的水中。
步骤3: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______(填具体操作),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实验完毕,向烧瓶内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将其转化为可用作氮肥的(NH4)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实验后请教老师知道,氨水中的NH3大部分与H2O结合成一水合氨H2O),则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H2O、______、______(都填化学式)。 (NH3·
【答案】OH- 变浅 环保(合理即可) 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帽 烧杯中的水被吸入烧瓶中 H2O+H2SO4=(NH4)2SO4+2H2O NH3·H2O NH3 氨气溶于水,烧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2NH3·【解析】 【分析】 【详解】
[实验回顾]:(1)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碱性溶液中存在OH-。按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OH-;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挥发率增加。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溶液颜色会变浅;
(2)图2是该小组对图1装置的改进,和图1相比,其优点有防止氨气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即环保;
[进行实验]:步骤3: 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溶于水后,瓶内气压降低,在大气压作用下,水会倒流到瓶内,形成喷泉。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帽,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被吸入烧瓶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烧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实验完毕,向烧瓶内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将其转化为可用作氮肥的(NH4)2SO4,该反H2O+H2SO4=(NH4)2SO4+2H2O;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H2O),则氨水中含有的[反思拓展]:氨水中的NH3大部分与H2O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NH3。 分子有H2O、NH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