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06年我国制糖行业研究分析报告(一) - 图文

2006年我国制糖行业研究分析报告(一)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0:18:44

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预计2010年全国制糖企业日榨能力有望达到84万吨,并实现年产糖能力1450万吨的规模。

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制糖业相比,我国糖厂生产规模仍较小,其中日处理量超过4000吨以上的糖厂不到30家。与巴西、泰国、澳大利亚等制糖大国相比,我国的单个糖厂的产能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就拿国内产能最大的广西为例,一家糖厂的产量仅4.75万吨(云南1.71吨,广东3.92万吨),而巴西则为7.2万吨,泰国为17.6万吨,澳大利亚最多达24万吨。规模经营是降耗增效的重要途径,制糖企业更是如此。据悉,苏丹一家糖厂的年产量是45万吨,而我国内蒙古自治区10家糖厂的年产量仅有11万吨。我国应尽快组建几家大型糖业集团,向深加工、多元化、规模化方面发展,加强国际间的联系和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糖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制糖企业改制基本完成

以发展规模制糖为重点,以资产为纽带和项目联合为基础,引导大型制糖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糖业大型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兼并联合、股份制改造、中外合资等方式,对蔗糖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改制。经过近几年的改组和改造,海南和广东制糖企业已完成了改制,国有经济全部退出,8家制糖企业(集团)完全控制了占广东产量80%的湛江食糖生产;广西制糖企业由原来单一的国有企业体制变成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多元投资主体的产权结构。已组建成14家大型企业(集团),其中上市公司2家,中外合资企业3家,控股的糖厂68家,占全区糖厂总数的71.6%。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蔗区甘蔗生产稳步发展,农民种蔗收入增加,制糖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明显。

(三) 我国食糖生产发展前景

我国甘蔗生产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应用优良品种,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制糖企业通过体制改革,减员增效,提高管理水平,可望使我国在2010年甘蔗单产达到每公顷75吨以上,产糖率达到13.3-14.0%,吨糖耗蔗量下降到7.5吨,在保持现有栽培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年产蔗糖可达1034万吨,加上甜菜糖150-170万吨,则可满足国内需求。从动态看,我国糖业正处于一个复苏和即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糖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我国糖业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与传统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正着手制定\十一五\规划,预计我国到2010年食糖生产能力有望达到1450万吨,自给率达到85%。甘蔗制糖是我国糖业生产的中坚力量,2004/05榨季甘蔗糖已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95%,主要甘蔗产糖省区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总产量占全国的92%,未来几年甘蔗糖的发展还有广阔的前景。同时,我们还应注意甘蔗糖和甜菜糖的协调发展。由于甜菜榨季开始比较早,可以弥补食糖销售年度末期与甘蔗糖大量上市之间的供求缺口,且除新疆以外的甜菜糖生产企业又基本靠近食糖纯消费地区,运距短,经营费用低,具有比较好的综合优势。从糖料面积、亩产和企业制糖能力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食糖生产增长潜力较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广西区政府已明确提出,通过进一步加大技改力度,提升制糖业工艺装备水平,突出抓好综合利用,延长产业产品链,鼓励采用\两步法\生产方式,继续推进糖业企业重组,提高制糖业的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完善蔗农与糖厂的利益协调机制, 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糖业基地。重点支持南糖、凤糖、贵糖、农垦糖业、东亚糖业等企业集团的发展。计划到2010

年,机制糖年生产能力稳定在600~700万吨,吨糖成本下降到1600元左右,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综合利用产值和效益达到制糖产值和效益的50%。

第四节、 我国食糖生产成本分析

食糖成本和价格是影响我国食糖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决定我国制糖企业生产价格的因素主要有:a.糖料收购价格;b.食糖加工成本;c.各种费用(如财务费用、仓储费、销售费用等);d.各种税(增值税、环保税等)。四项之和通称为企业成本价格或生产成本,为企业保底价,也是企业盈亏平衡点价格。对整个食糖行业而言,一定时期的食糖市场价格水平随供求关系变化而波动。

糖料收购价格直接关系着食糖生产成本。我国糖料收购价格偏高,直接导致食糖生产成本高。目前,糖料方面的成本占食糖加工成本的70%以上,近年来甘蔗收购价格高达200元/吨以上,每吨甜菜的农业成本为160至180元,近年也有大幅度提高(如图九所示)。

图九:1991年以来我国糖料收购成本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郑州商品交易所。

目前我国甘蔗主产区糖料蔗收购价格采取蔗糖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的管理方式。例如广西南宁、柳州、来宾、崇左等市物价局对2005/2006年南宁市糖料蔗的收购价格的规定,普通糖料蔗收购底价为每吨230元,与制糖企业食糖平均含税销售价格3500元/吨实行挂钩联动。糖料蔗收购价格实行挂钩联动后,当食糖销售价格超过3500元/吨时,在糖料蔗收购底价的基础上,按5%的联动系数向制糖企业进行二次结算。我国食糖生产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取得很大发展,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着严重的生产成本高和产业水平不高的问题。

(一)广西食糖生产成本

在国内食糖主产区中,广西和广东湛江地区有潜力参与国际竞争。广西近几年对糖业进行深化改革,提高制糖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国内、国际竞争力,2001/02榨季全区吨糖平均含税成本为2621.45元;2002/03榨季全区平均吨糖含税成本为2650元,比广东低200元,比云南低100元,但与进口糖相比,高出200多元。吨糖管理费220元,吨糖营销费49元。2003/04榨季食糖平均吨糖含税成本2280元/吨,比2002/03榨季每吨降低377元,降幅为14%,制糖行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通过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制糖、推广甘蔗良种、科技投入、科学管理、降低税费等一系列措施配合,广西的吨糖含税成本完全有可能降低到2000元以下,完全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二)广东食糖生产成本

湛江市2001/02榨季平均吨糖含税成本为2783.8元,2002/03榨季通过调低糖料价格、降低税费和管理挖潜等,平均吨糖含税成本降至2300元以下,也是一个具有可参与国际竞争潜力的地区之一。湛江糖业将同广西并驾齐驱,成为国内以至国际的2个低成本、富有竞争力的产糖基地。 (四) 云南食糖生产成本

云南糖业生产成本同广西、湛江比较相差不大,2001/02榨季全省平均吨糖含税出厂成本为2544.8元,2002/03榨季降至2250元/吨。但由于云南糖厂多分布在边远山区,食糖从工厂运到甸尾站平均运杂费为160元/吨。从甸尾运到国内主销区平均运杂费为250元/吨,总运杂费为410元/吨,比广西、湛江要高200~300元/吨。云南的运输条件、运输成本严重地削弱其竞争力。因此,若云南糖业想要改变这种不利的竞争局面,必须在压缩生产成本,实现规模化经营等方面下苦功夫,而这不仅是云南糖业应对竞争挑战的方法,同时也是整个国内制糖业应对市场竞争压力所必需的手段。

(五) 甜菜糖生产成本

我国甜菜糖主要集中在新疆、黑龙江和内蒙古三省区,近年来由于种植甜菜的比较经济效益下降,甜菜糖的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也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甜菜的收购价格上涨,甜菜糖的生产成本也大幅提高。近年来,三大甜菜糖产区的政府对甜菜价格实行放开政策,三省区的甜菜收购价在市场规律作用下由制糖企业和农民协商议定,三省区的甜菜糖价格呈上涨趋势(如表3所示)。

表3:2003-2004年三大产区甜菜收购价格对照表 单位:元/吨

省区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2005年 250 300 275 2004年 220 280 255 增幅 13.64% 7.14% 7.84%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郑州商品交易所。

以新疆为例,按每吨甜菜的收购价230元的收购价来计算,1吨糖的成本在1980元,比甘蔗糖高出250-300元/吨,近两个榨季新疆甜菜糖平均吨糖含税成本约为2540元/吨。甜菜糖的成本高导致其在国内食糖业的竞争力下降。

表4:2005-2006年三大产区甜菜糖产量估计表(单位:万吨) 省区 预计甜菜产量 2004/05榨季产糖量 预计产糖量 新疆 385 34.5 45 黑龙江 130 13.4 18

内蒙古 110

第二章、 我国食糖消费情况

第一节、我国食糖消费的总体特点

产糖量增幅(%)

30.43% 34.33%

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食糖仅仅是调味品,很难达到西方国家食糖消费的水平。我国是世界第四大食糖消费国,多年来我国年消费食糖约8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食糖消费量的6.2%。2003年和2004年我国食糖消费量有较大的增长,分别达到1030万吨和1140万吨(见图十),人均年消费食糖量(包括各种加工食品用糖)约8.4公斤,是世界人均食糖消费最少的国家之一,远远低于全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23.65公斤的水平,也低于同期台湾人均23.9公斤、香港人均31.0公斤的水平,为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食糖消费 \低下水平\的行列。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一般人均年消费食糖35-40公斤,高的达到50-70公斤。

我国食糖消费与人民生活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我国食糖主要消费区分布在华东、京津、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其中华东和京津地区的消费量最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的食糖消费市场还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由于糖的需求对价格的忍耐力较大,食糖价格常常对大量上升的消费量影响并不大。

食糖消费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糖精超量超范围的滥用。据统计,我国糖精每年销量达到1万吨左右,按400-500倍的甜度当量计算,相当于400-500万吨食糖。因此,今后十年如能有效禁止糖精的使用,则我国食糖生产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外,由于2005年较高的食糖价格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食糖消费,同时刺激了淀粉糖的快速发展,挤占了一部分食糖消费空间。2005年全国淀粉糖产量达到430万吨,比上年增长22.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预计2010年全国制糖企业日榨能力有望达到84万吨,并实现年产糖能力1450万吨的规模。 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制糖业相比,我国糖厂生产规模仍较小,其中日处理量超过4000吨以上的糖厂不到30家。与巴西、泰国、澳大利亚等制糖大国相比,我国的单个糖厂的产能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就拿国内产能最大的广西为例,一家糖厂的产量仅4.75万吨(云南1.71吨,广东3.92万吨),而巴西则为7.2万吨,泰国为17.6万吨,澳大利亚最多达24万吨。规模经营是降耗增效的重要途径,制糖企业更是如此。据悉,苏丹一家糖厂的年产量是45万吨,而我国内蒙古自治区10家糖厂的年产量仅有11万吨。我国应尽快组建几家大型糖业集团,向深加工、多元化、规模化方面发展,加强国际间的联系和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糖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