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6年我国制糖行业研究分析报告(一) - 图文
2006年我国制糖行业研究分析报告(一)
目 录
引 言?????????????????????????????????????????????????????????????????3 第一章、我国制糖业概况??????????????????????????????????????????????????????3 第一节、我国糖料的生产发展情况???????????????????????????????????????????3 第二节、我国食糖产量分布????????????????????????????????????????????????????7 第三节、我国食糖生产行业基本情况?????????????????????????????????????????11 第四节、我国食糖生产成本分析??????????????????????????????????????????????13 第二章、我国食糖消费情况???????????????????????????????????????????????????14 第一节、我国食糖消费的总体特点???????????????????????????????????????????15 第二节、我国食糖的消费特点????????????????????????????????????????????????15 第三节、我国食糖的消费构成????????????????????????????????????????????????16 第四节、我国食糖的走势及前景展望????????????????????????????????????????17 第五节、国内食糖市场与国际食糖市场的联动性??????????????????????????18 第三章、2006年食糖供求情????????????????????????????????????????????????19 第一节、2006年世界食糖供求情况???????????????????????????????????????????19 第二节、2006年我国国内食糖供求情况?????????????????????????????????????22 第四章、国内制糖业上市公司分析???????????????????????????????????????????24 附录:我国糖精出口现状分????????????????????????????????????????????????27
引 言
食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糕点等含糖食品和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食糖作为一种甜味食料,是人体所必须的三大养分(糖、蛋白质、脂肪)之一,食用后能供给人体较高的热量(一公斤食糖可产生3900大卡的热量)。
食糖的种类很多。根据加工环节不同、深加工程度不同、加工工艺不同、专用性不同,食糖可以分为原糖或粗糖、绵白糖、白砂糖、冰糖、方糖、赤砂糖、土红糖等。白砂糖、绵白糖俗称白糖。食品、饮料工业和民用消费量最大的食品糖为白砂糖。
根据制糖工艺的不同,白砂糖可分为硫化糖和碳化糖。碳化糖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价格较为昂贵。目前我国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
白糖几乎是由蔗糖这种单一成份组成的,白糖的蔗糖分含量一般在95%上。因此,凡含蔗糖成份较高的植物,均可成为制糖的原料。目前世界上白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我国是世界是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用甜菜制糖是近几十年才开始的。尽管原料不同,但甘蔗糖和甜菜糖在品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甘蔗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需大量及经常性雨水来生产糖分,干旱会严重影响单位产量。一般甘蔗种植一次,可再长
芽每年收割,收获期3-4年。我国蔗糖生产期为每年的4月-10月,榨季为11月至次年的4月。甜菜生长于温和气候带,每年10月份开榨,次年2月份结束。我国甜菜糖主要产地是新疆、东北、内蒙。与蔗糖相比,甜菜糖生产成本偏高。
白糖是国民生活中重要的副食品,也是饮料、食品和制药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世界上食糖主要生产国家或地区是巴西、印度、欧盟、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菲律宾、古巴、南非等。我国白糖产地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南方是甘蔗糖,北方为甜菜糖。甘蔗糖占全国白糖产量的80%以上,广西近年跃居全国蔗糖产量的第一位,占全国糖产量40%以上,广西、云南、广东、黑龙江四省区白糖调出量占全国总量的95%。
我国因人口众多,是世界白糖消费大国之一,年均消费白糖量760万吨以上,约占世界白糖消费量的6.2%。白糖主要消费区分布在华东、京津、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其中华东和京津地区的消费量最大。
食糖的国际贸易以原糖为主,年世界贸易量约为370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世界上主要出口国是巴西、欧盟、澳大利亚、泰国、古巴,这五个国家(地区)的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5%;主要进口国是俄罗斯、美国、印度、欧盟、日本、韩国、埃及、伊朗、马来西亚、加拿大,这十个国家(地区)的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50%。为了稳定供应,出口国和进口国一般都签订了长期双边贸易协定。我国与古巴签订有长期进口原糖协议(有对外援助的政治意义),每年从古巴进口原糖40万吨。由于原糖便于保存,进口原糖大都直接转入国家储备,白糖多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只有靠进口来弥补缺口,因而成为世界白糖市场进口大国。鉴于我国白糖消费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白糖实行高关税保护,而我国为加入WTO不得不承诺偏低的白糖进口关税,所以未来我国的白糖出口将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相反,白糖的进口将会稳步增加。
第一章、 我国制糖业概况
第一节、 我国糖料的生产发展情况
一、我国甘蔗的生产及分布情况
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甘蔗种植纪录。1991年我国食糖市场放开以来,中国的甘蔗糖业重现生机。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糖料生产国,南方甘蔗已经形成了比较集中的优势产区,近年来引进、培育了一批高产高糖品种;随着国有糖厂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食糖产业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 (一) 我国糖料发展目标
根据我国农业部发布的有关文件,我国糖料种植的发展规划包括:一是以发展甘蔗良种为重点,大力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率;因地制宜地推广甘蔗机械化播种、收割技术,加快国有糖厂技术改造步伐,降低生产成本;推广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二是建设优势区域:重点建设桂中南、滇西南、粤西3个“双高”甘蔗优势产区。三是到2007年,3个“双高”甘蔗
优势区平均亩产由目前的4吨提高到5吨;含糖率由13.3%提高到14.5%,达到甘蔗生产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甘蔗种植面积、总产量和食糖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4%、60%和65%。 (二) 中国甘蔗生产发展历程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广东及沿海蔗糖业逐步发展,到了40年代以后取代四川发展为中国新的产糖区,一直到1992年以前六十多年中,广东成为中国的糖料和食糖生产中心;从1992年开始到现在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蔗糖产量已连续13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如表1所示)。在广西蔗糖业发展的同时,云南糖料蔗生产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云南糖料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1998超过广东,跃居中国第二大甘蔗种植面积、产糖大省,随后稳定发展,并一直保持全国第二的位置。 2003/2004榨季,全国甘蔗种植面积发展到1760万亩,产糖943.6万吨。其中广西植蔗面积1026万亩,产糖量588万吨,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58.5%;云南植蔗面积390万亩,产糖量195万吨,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19.4%;广东植蔗面积190万亩,产糖量98.5万吨,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9.8%;海南植蔗面积95万亩,产糖量40.5万吨,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4.0%。以上四省区植蔗面积、蔗糖产量分别占全国植蔗总面积、蔗糖总产量的96.7%和97.7%(如图一所示)
(三) 我国甘蔗生产区域分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生产逐渐向西转移,区域布局得到优化。2004年全国有359家糖厂,制糖能力1100多万吨,其中甘蔗糖厂340家、制糖能力近1000万吨,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按照气候条件适宜、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制糖产业布局合理等原则,我国选择桂中南、滇西南和粤西为全国甘蔗优势区,包括48个县(市)。
表1:1994/95-2004/05榨季全国糖料种植面积统计
(单位:万亩)
040
榨季 94/95 95/96 96/97 97/98 98/99 99/00 00/01 01/02 02/03 03/04 04/05 全国合计 2237.89 2358.8 2387.3 2425 2477.8 2068 1923 2073 2167.6 2080 2043.82 甘蔗糖小计 1313.09 1455.1 1493.03 1587 1723 1518 1462 1543.6 1638.6 1760 1806.95 广东 304 300 298 310 294 245 210 224 214 190 203 其中:湛江 198 200 202.65 215 201 150 140 162 165 142.6 155 广西 540 636 680 690 810 700 700 762 860 1026 1026 云南 230 263 280 350 400 370 375 400 410 390 430 海南 98 107 101 102 100 100 100 90 90 95 105 福建 40 39 40 35 28.85 19.2 12 8.6 13 15.8 11.2 其它 101.09 110.1 94.3 100 90.12 83.8 65 59 51.6 43.9 31.75 甜菜糖小计 942 903 894 838 754 550 461 529.4 529 320 236.87 黑龙江 430 430 388 337 293.44 200 175 240 223 137 82 新疆 131 110 140 160 160 135 100 130 127 101 95.37 内蒙 160 160 179 150 150 95 90 81.4 89 34 36.5 其它 203.8 203 187 191 151.25 120 96 78 90 48 23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郑州期货交易所。
二、我国甜菜的生产及分布情况
20世纪初,我国开始种植糖料甜菜。中国的甜菜糖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近年来,经过全国制糖行业结构调整,形成了新疆、黑龙江、内蒙古三大甜菜产区的布局。
(一)甜菜的种植期和收获期
由于我国各甜菜种植区自然条件不同,甜菜的播种期也不完全一样。甜菜的适宜播种期,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为4月中、下旬,内蒙古中西部为4月上、中旬,新疆大部分地区在4月上、中旬。适时早播,可延长甜菜生育期,是甜菜获得丰产高糖的重要措施。
甜菜是二年生作物,第一年只是营养生长阶段,不能开花结实,不同种植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块,由于气候、土壤、品种、栽培技术等条件的不同,甜菜的成熟期也不尽一致。根据每块地甜菜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收获期,安排收获顺序,可以获得较高的产糖量。收获过早不仅产量低,块根含糖也低,而且非糖物质多、品质差。相反,收获过晚,甜菜易受冻害,造成转化糖含量增加,降低蔗糖产糖率,而且块根不耐储藏。东北种植区甜菜适宜收获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