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题型4 历史结论型选择题
系改善的原因,可以判断C项正确。 答案 C
11.(2013·滨州一模)“XX Style”“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热词作为一
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网络热词真实地折射出大众
的社会心理,应该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创造出的文化。故B项正确。 答案 B
12.(2013·湖州调研)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
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 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 )。
A.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 C.不平等的思想才是古代希腊、罗马正常的思想 D.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材料“??要求
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可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史实或与材料不符。 答案 C
13.(2013·吉林模拟)“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在1759年指出:“如果一个社
会的经济发展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不得人心,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他这样说主要是意识到( )。 A.城乡差别的扩大 B.社会矛盾的激化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垄断组织的形成
解析 工业革命前,亚当·斯密就意识到社会矛盾的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故B项正确。A项材料体现不出;从时间上可排除C、D两项。 答案 B
14.(2013·永州一模)英国议会进行社会调查,以下是对丝绸工厂约翰·赖特的访
谈记录:
“你受雇于丝绸工厂多长时间?”——“30多年。”
“你是否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进来了?”——“是的,5到6岁之间。” “那你一天工作多长时间?——“30年前和现在都是一样的。”
[来源:学科网ZXXK]
“到底工作时间多长呢?——“一天11小时,还有两个小时加班,加班时
间是从晚上6点工作到晚上8点??”
一系列调查最终导致1833年《工厂法》等法律的颁布。上述材料说明当时
的英国( )。
A.1832年议会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B.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了严重社会危机 C.马克思主义已经广泛传播 D.议会通过立法干预社会经济和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对工业革命的理解。英国议会通过对工人工作时间的调查,
导致1833年《工厂法》等法律的颁布,说明议会通过立法干预社会经济和 生活,故选D项。 答案 D
15.(2013·浙江六校联盟联考)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
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这一发现( )。
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量子论的理解。根据题干材料“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
的基础” “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 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可知题干所述为量子论,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选C项。A、B两项属于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D项属于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答案 C
16.(2013·葫芦岛模拟)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 而
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列宁主张( )。
A.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建立无产阶级专制的政权 C.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
解析 “议会制共和国”是资产阶级政权,而“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
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是指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即《四月提纲》提出了由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故D项正确;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故A项说法错误;列宁主张建立的是共和国,而非政权,排除B项;C项是片面理解,没有实现整体上的认识。 答案 D
17.(2013·成都测试)到1935年初,美国失业人数从1933年初的最高点减少了
400万人,农民的收入从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美元。这些变化说明美国( )。
A.已找到解决出口下降的办法 B.已经安全渡过金融危机 C.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失业问题得到完全解决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作用。A项内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1935年
美国逐渐走出危机低谷,B项错误;题干中美国失业人数下降,农民收入增加,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故C项正确;D项说法太绝对。 答案 C
18.(2013·永州一模)1955年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他
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其观点核心是( )。
A.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 C.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D.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分析判断能力。从材料“安全成为恐怖的
健壮的孩子”说明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 A
[来源:Zxxk.Com]
19.(2013·浙江名校联考)美国前任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
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解析 本题考查大危机对世界的影响。经济危机期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 提高关税,引发关税大战、贸易大战,造成资本主义各国矛盾日趋尖锐,故
A项正确。B、C、D三项属于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自身的影响,可排除。 答案 A
20.(2013·合肥二模)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
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 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 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 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互联网的理解。从材料信息可知,互联网能够使许多人迅
速了解信息,这反映了互联网受众面广,渗透性强。故选A项。其他三项均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 A
21.(2013·济宁一模)1963年,法国政府拒绝接受由苏联、英国、美国签署的《部
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此后,法国又连续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法国政府的 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B.法国已成为对苏“冷战”的领导者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多极化趋势的理解。从题干的时间信息来看,两极格局并
未瓦解,而法国拒绝这一行为反映了美苏两极外政治力量的崛起,说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故C项正确;A项“丧失”说法与史实不符;B项“领导者”说法错误,当时依然是两极格局下;D项本身表述正确,但题干并没有反映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的特点,排除D项。 答案 C
22.(2013·赣州模拟)1990年世界上超过90%的穷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地方,
但是2012年生活在每天1.25美元贫困线以下的逾13亿人中,有近四分之三的人生活在中等收入的国家,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最贫穷的国家(主要在非洲)。上述情形出现表明( )。 A.低收入国家的贫困问题得到缓解 B.新的科技革命减少了穷人数量 C.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贫富分化加剧 D.两极格局终结有利于多极化进程
解析 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最贫穷的国家”,分
析可知,低收入国家的贫困问题得到缓解,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材料 体现不出;D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 A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