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1:33:44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一、选择题与填空 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科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一门介于教育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良好的观察所具有的品质: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精确性 (3)、观察的敏锐性 (4)、观察的系统性。 3、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1)有意想象占主导;(2)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3)想象中创造性成分增加。 4、思维的种类 :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5)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5想象的种类包括: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6、个性的结构:

a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b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7、自我意识的结构:

包括知、情、意三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8、初中生、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成人感,自我评价能力,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封闭性,社会性;

综上所述,中学阶段自我意识处于分化、矛盾、转化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影响个性形成的关键期。

9、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学习过程的核心。 10、考试焦虑的基本特征: 以担忧为基本特征。 11、试焦虑的成分: 焦虑性和情绪性

1、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桑代克在书中提出:

效果率、联系率、准备率及个别差异理论。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

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教育心理学的双重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为实践服务,进行理论研究。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

5、时代对中学教师的要求有:科学育人,按教育规律施教

6、学习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有:帮助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7、教师的根本在于立德,教师职业特点决定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8、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新的教学系统包括四个因素:教师、教材、学生和教学媒体。

9、 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模仿阶段、探索阶段、创造性阶段、独特风格阶段。

10、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两者缺一不可。

11、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12、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手段;观察力的 强弱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基础。

13、良好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精确性,观察的敏锐性,观察的系统性。 14、根据内容分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根据记忆有无意识性可以分为:內隐记忆(无意识)和外显记忆(有意识) 15、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16、思维的种类:直观动作思维(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形象思维(利用头脑中的表象解决问题)、逻辑思维(通过 概念进行推断、推理的过程); 经验思维、理论思维(通过科学的概念和论断解决问题);知觉思维(迅速理解并解决问题)、分析思维(按照逻辑规则逐步推导解决问题);辐合思维、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已有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常规思维、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用新方法和程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

17、思维的品质是: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锐性,思维的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智力品质的最高表现)

18、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过程中。

19、中学生思维品质的矛盾性表现在:思维的深刻性和表面性共存,思维的批判性和片面性共存。

20、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没有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和有意想象(有目的,自觉努力进行的想象)

21、中学生情感逐渐稳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增强,逐步带有文饰性、內隐性、曲折的性质,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 22、情感的概念与特征: 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动机、组织和信号等功能。情感和情绪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是一种体验和感受,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23、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觉性方面有所提高,坚持性方面有所发展,果断性方面有所发展,在自制力方面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 24、信念和价值观是动机系统里最核心的部分。

25、个性的特点有:倾向性,复杂性,独特性和共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完整性。

26、个性的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人们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等,其中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源泉);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

的心理特点,比较稳定,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27、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a不平衡性,b极端性或偏执性

28、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自我意识高涨,反抗心理,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人际交往的新特点,初中生的消极心境。

29、初中生情绪表现的矛盾性主要有:强烈、狂暴与温柔、细腻共存;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30、中学生消极心境包括:

(1)烦恼突然增多(2)孤独(3)压抑。 31、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a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b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的相对稳定 c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32、自我概念包括三个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

33、自我意识的分析:从形式上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34、自我意识的特点:意识性、能动性、社会性、同一性、独特性。 35、价值观的基本成分是:价值目标(核心成分),价值手段,价值评价。

36、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创造力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 37、创造力的构成(成分):

(1)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2)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

(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38、创造力的特征:

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39、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是创造性的两种基本形式。

40、中学生创造力发展障碍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主要表现为: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和方式,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41、影响中学生智能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42、对中学生智能的培养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43、学校教育主要从教师的期望和教育训练两方面来促进学生智能的培养。

44、教育训练对学生智能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以思维品质来培养智能,用结构—定向教学理论来培养智能,以动脑筋练习来培养学生的智能,以工具性强化训练法(费厄斯坦提出)来培养学生的智能。

45、品德的心理结构(成分)有四个方面: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处于核心地位。 46、个体的道德感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种 a直觉道德感 b 象性的道德感 c 理论性的道德感

47、奥苏波尔认为学校中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三个内驱力成分: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48、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个体因素(包括年龄、智力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定势)和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特征,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有效指

导)

49、影响中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环境因素; 教师指导。

50、优化教学程序是使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5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迁移?: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程序,教授有效学习策略。

52、影响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因素有哪些?: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理解学习的心理准备,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教师的教学方法 53、中学生知识的应用形式有:课堂应用和实际应用两种形式。

54、影响中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有: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程度,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课题的性质。

55、中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学习情境(这是培养动作技能的必要条件和内在原因),示范和讲解,练习和反馈。

56、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心智技能: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成,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科学地进行练习。 57、通用典型的学习策略有哪些?

(1)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地监控和控制,包括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和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学习努力管理,他人支持的利用。 58、影响考试焦虑的内源性因素?遗传素质,认知评价能力,知识准备,应试技能。 59、影响考试焦虑的外源性因素? (1)期望

(2)教师的评估 (3)考试情境的知觉

60、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往好处想不计较最后结果,考前注意调节情绪

61、班集体对其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就其内容而言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过程。 62、中学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特征是:内隐性与外显性,稳定性与易变性。 63、班集体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1)班集体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2)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3)班集体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中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班集体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深刻的。 64、班集体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作用具体表现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和荣誉动机,有助于学生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有助于将近景学习动机转化为远景学习动机。 65、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分为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 66、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因素有:教学效能感,教学能力,课堂调控,管理方式,教育思维的转变。 学生因素有: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方式。

环境因素有:班级文化,班级规模和座次编排方式,师生关系。

搜索更多关于: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一、选择题与填空 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科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一门介于教育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良好的观察所具有的品质: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精确性 (3)、观察的敏锐性 (4)、观察的系统性。 3、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1)有意想象占主导;(2)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3)想象中创造性成分增加。 4、思维的种类 :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5)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5想象的种类包括: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6、个性的结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